蒟蒻、乳酸菌果凍折射出零食健康消費需求
本文轉自:消費日報網
從追求包裝、口味到注重功能、健康,消費者對零食需求的轉變正賦能果凍產品與時俱進。
市場上,果凍產品多以袋裝和散裝爲主。走進超市,在一堆口味、成分、包裝等十分相似的“果凍山”裏,小角落的乳酸菌果凍卻極爲醒目,非塑料杯的包裝,再加上乳酸菌、蒟蒻等顯著文字,果凍產品正在從“童年零食”向健康、高端的大衆休閒食品轉變,促使產品不斷與消費羣體相貼合,滿足各年齡層次的需求。
零食巨頭億滋國際日前發佈的《2022年全球零食現狀報告》顯示,個性化零食將成爲時代趨勢,包括營養定製、口味定製、包裝定製等。90%的受訪者認爲,每個人的營養需求都有所差異,因此零食也應該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報告指出,如今約有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追求個性化的營養零食,其中亞太地區的消費者高達77%。
消費者對個性化營養零食的需求可在各企業推出的創新產品中找到回應。在傳統零食基礎上添加有益成分、使用新原料等方式成爲零食生產企業的發展新路徑,果凍也不例外。
事實上,果凍主要是以水、食糖或澱粉糖等爲主要原料,輔以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添加或不添加果蔬製品、乳及乳製品等原料,經溶膠、調配、灌裝、殺菌、冷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膠凍食品。這樣的產品對當下諸多追求健康飲食的消費者來說並不是優選。從喜之郎到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旺旺、親親、徐福記等品牌相繼入局果凍賽道,果凍行業曾一路輝煌,但也在時代發展中放緩腳步,產品同質化、不健康等標籤也隨之而來。如何創新成爲衆多企業的關注焦點。
走健康化路線顯然是果凍行業轉型的首選。近年來,蒟蒻果凍在各大社交平臺火了起來,目前市場上主打“0糖0脂0卡”等賣點的果凍產品多數是蒟蒻果凍,比如鹽津鋪子的0卡蒟蒻果凍、薄荷健康的0卡蒟蒻果凍、“ZUO一下”旗下的蒟蒻果凍等,而喜之郎、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旺旺等品牌也都推出了蒟蒻果凍。
看似生僻的“蒟蒻”,其實就是常見的魔芋。有研究稱,魔芋本身有豐富的保健功能,可以預防和治療便祕、調節脂質代謝、改善糖代謝,而其“減肥”功能,其實是膳食纖維在胃內的充盈作用,增加了飽腹感,同時可減少產熱營養素的吸收。
此外,添加乳酸菌、益生元、酵素等成分也讓果凍憑藉健康化、功能化屬性脫穎而出。
消費觀念的轉變往往會促使行業產品不斷更新換代,對於果凍這一零食而言,在傳統的情懷之外,豐富的健康屬性是吸引消費者持續選購的原因之一。
《2022年全球零食現狀報告》中就提出,人們通過喫“放縱性的零食”來尋求一些滿足感,除了對零食風味、健康的基礎需求,也包括自我獎勵、安慰等心理層面的需求。不過,在享受放縱零食的同時,消費者也變得更加專注與謹慎。其中,61%的人會選擇調整零食的分量,即在喫零食之前花時間把它們分好量,特別是“千禧一代”;68%的消費者在購買零食之前,還會檢查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億滋統計了不同國家的數據,其中,中國消費者中有檢查標籤習慣的佔到了80%。這麼做會讓他們覺得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具備一種對食物的“掌控感”。
隨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購買零食前先看食品標籤,消費者追求個性化、健康化的產品是大勢所趨,果凍行業仍在不斷突破傳統限制,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
文|攝 本報實習記者 閆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