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我們中國的國球,在過去以及現在都一直是我們引以爲傲,力爭金牌的運動,在諸如奧運會、世乒賽等國際大賽裏,我們對中國隊拿冠軍這件事情早習以爲常,甚至食之無味。

時至今日,不知道大家是否很好奇爲什麼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但似乎又沒有籃球、足球關注度那麼高;是否好奇爲什麼一到奧運會乒乓球能不斷地衝擊熱搜;又是否好奇爲什麼乒乓球沒有看到像NBA、英超、西甲那樣的大聯賽。

在這裏,想和大家討論幾個問題,分別是:

1、爲什麼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2、爲什麼中國的職業乒乓球賽事發展不好?3、中國究竟有多少人在打乒乓球?4、如今的中國乒乓球究竟面臨着哪些困境?5、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第一部分)

1、爲什麼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

爲什麼我們會將乒乓球,而不是羽毛球、籃球或排球等運動列爲我們的國球呢?這必須要追溯到新中國剛成立時。

新中國剛剛成立之時,百廢待興,在當時的國家領導人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成爲體育界的綱領性口號。乒乓球、排球等各項運動在中國大力推廣開來,在中小學開設體育課程,增設相關球類的教學內容等。

但是,由於新中國成立不久,生產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較低,排球、籃球等大型球類的價格昂貴且對場地的要求較爲嚴苛,我們對於此類大型球類的場地建設嚴重不足。 但乒乓球由於其器材價格低廉,對於運動場地的要求較低,一躍成爲此階段我國體育建設中的主要發展對象。

另外,由於乒乓球運動的受衆面很廣,從小學生至老年人都可以享受乒乓球帶來的樂趣,運動量的控制掌握在每個人手中,又不容易受傷,以上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國的乒乓球運動在此時間段內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隨着我國經濟水平慢慢提升,一方面國家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投入到中國乒乓球隊伍的建設和發展之中。另一方面, 新中國需要靠體育地位的突破在世界舞臺擁有自己的地位。而得獎可能性最高的,在當時來看就是已經打下一定基礎的乒乓球了。

通過嚴格的訓練篩選,最終中國乒乓球運動員 容國團在 1959年的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拿下中國歷史上第一枚世界級別賽事的金牌,這次的勝利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隨着中國乒乓球隊獲得冠軍的消息傳開,振奮了更多的國人,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中國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政府將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我國乒乓球隊伍的建設之中。某種意義上,訓練出一支優秀的乒乓球隊伍,在此階段已經上升成爲一項真知任務,一項全民參與的任務。

容國團

1966年中國經歷了聞格,體育運動在當時一度被認爲是資產階級的代名詞,因此當時的整個乒乓球運動處於停滯甚至倒退狀態。我們的乒乓球隊悉數解散、運動員無法正常訓練,被遣散回家,因此我們也錯過了第二十九、第三十屆世乒賽。

在聞格後期,乒乓球再次登上世界舞臺,"小球轉動大球"的口號十分生動的傳達了當時乒乓球運動在外交上的傑出貢獻,"乒乓外交"成爲了中國運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自1979年中美建交開始,中國乒乓球隊一直爲外交事業做貢獻,中國乒乓球隊挺過了最艱難的歲月,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嶄新的、蓬勃發展的時代。

莊則棟與美國隊

1976年之後,伴隨聞格的結束以及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各項社會主義事業開始逐走上正軌。

1979年,我國成功加入國際奧林匹克的大家庭,再一次激勵了廣大的體育人,運動員們紛紛摩拳擦掌想走出國門,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創造好的成績,爲國爭光。

1995年天津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是中國男子乒壇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國乒經過前期的創新和積累,底蘊深厚,培養了王濤、丁松、孔令輝、劉國樑等一批乒壇名將,中國男乒在綜合實力上擁有可以與歐洲各個強國一爭高下的實力。

孔令輝

在1995年舉辦的第4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中國隊包攬了全部七項金牌。此後,中國乒乓球代表隊繼續保持着高昂的鬥志和水平,繼續在各大乒乓球賽事中摘金奪銀。中國乒乓球運動的發展與成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國人,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中國乒乓是我們永遠的中流砥柱。

丁松

隨着新中國歷史的發展,運動員們取得的驕人成績以及中國乒乓球隊爲中國外交事業上帶來的卓越貢獻,乒乓球也因此徹底奠定了國球的地位。

乒乓球是第一個帶來 體育成績的突破+政治地位的提高的運動,所以乒乓球是國球;而正因爲乒乓球是國球,我們國家大力發展,所以才能屢戰屢勝,不斷奠定我們乒乓王國的地位。

(第二部分)

爲什麼中國乒乓球職業賽事發展不好呢?

首先我認爲應該是體制原因,也就是從宏觀方面來看。

什麼叫作職業賽事?就比如足球的五大聯賽,英超、西甲、法甲等,籃球的NBA、網球的ATP聯賽以及國外的一些乒乓球聯賽像是日本的T聯賽,德國的乒乓球德甲聯賽等。而國內的乒超聯賽則是大家比較熟悉的。

日本T聯賽

我們雖然內心爲中國乒乓球取得驕人的成績感到自豪,但捫心自問, 我們又有誰真正去過現場,花錢買門票看球呢?或者說,乒超又給了我們多少機會去現場支持喜歡的球星呢?

拋開奧運會、世乒賽這樣四年或兩年舉辦一次的大賽不談,我們日常能去現場看球的機會確實少之又少。一方面除了其他多種因素制約了我們前往現場看球,我認爲與乒超聯賽自身的定位與宣傳也密不可分。

乒超 王楚欽與方博進行雙打比賽

目前我們的乒乓球多采用 俱樂部與省市隊並存的雙軌制度,其經費來源主要是政府與企業贊助。運動員一方面代表省市隊參加國家的全錦賽、全運會等大型賽事,一方面也代表各個不同的俱樂部參加例如乒超這樣的職業聯賽,具有雙重身份。

我國在乒乓球俱樂部的設立和運營中大多存在一定的誤區, 俱樂部的出發點是爲了擴展乒乓球隊伍發展資金的渠道,邀請企業參與俱樂部的建設,與企業形成共贏的結局。

多數的乒乓球俱樂部只是片面的追求短期的效果和回報,這也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乒乓球俱樂部消耗了贊助商資金的同時企業無法實際掌控乒乓球俱樂部的權力,降低了企業對於組建乒乓球俱樂部的興趣,使得乒乓球的職業化道路發展異常緩慢和艱難。

林高遠

其實不止是乒乓球聯賽如此,羽毛球的羽超聯賽、足球的中超、籃球的CBA都是類似的體制,也都面臨着類似的問題。小球運動由於參與,從業人數較少,因此更容易面臨着企業撤資、球員欠薪、球隊解散等問題。

相比於我們的體育賽事職業化,歐美的運動俱樂部則擁有更爲完善的俱樂部經營模式。

他們在俱樂部經營中廣泛融入了商業元素,在日常經營中使用 出售門票、製造球星、銷售配套產品、商業比賽等措施獲得鉅額收入。

皇馬俱樂部

隨着歐洲俱樂部文化的滲入,吸引大批的國人對歐美體育俱樂部的品牌更加青睞,企業也更加青睞投資歐美體育俱樂部的品牌, 失去企業支持的乒乓球俱樂部只能日漸衰落,這從側面限制了中國乒乓球俱樂部的發展。

上座率方面、觀感方面的原因

體育社會學界普遍認爲,體育賽事觀衆的上座率受到內因與外因兩大因素的影響:

" 內因"是 個人產生體育賽事休閒需求的前提和首要基本條件。觀衆在任意給定的時間內會有多種不同的需求,它受個人性格、興趣和態度等方面的影響。結合觀衆動機與體育賽事之間的關係認爲,影響賽事上座率的內在因素主要有:

體育賽事的吸引力,即項目本身的觀賞性、比賽結果的不確定性和參賽雙方的實力情況;

比賽的競賽水平,主要表現爲在比賽技戰術、身體心理和競賽風格的表現,乒超的水平一定高過甲級聯賽,而甲級聯賽的水平一定高過乙級聯賽,大家都更願意去現場觀看更高水平的比賽;

國家隊取得的成績,國家隊的勝利容易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中國乒乓球隊在國際賽場屢創佳績,所以許多人就算平時不關注乒乓球,但如果遇到乒乓球大賽在家附近舉辦的話,還是願意到現場去看球的。

是否有自己支持的球隊。如果某位自己喜歡的球星所在的球隊要開賽,相信球迷不遠萬里都想要去現場支持那支隊伍,就像今年的世界盃總決賽,阿根廷許多瘋狂粉絲賣車賣房都要飛往卡塔爾支持國家隊。

現場觀賽的感知質量,即體育場設施是否齊全、比賽場館所在位置、交通是否便利、衛生清潔狀況、座位是否舒適、看臺距離是否合適等。

"外因"主要包括:

可替代品因素。休閒動機和需求的不同使人們在休閒的時候,會根據自身意願選擇滿足休閒需求的不同休閒產品。

營銷推廣因素。營銷推廣策略是連接賽事與觀衆的橋樑,主要在於信息的傳播,這一過程包括信息發出、信息的內容、信息的傳播方式、信息接收者的態度,每個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到觀衆消費體育賽事的最終行爲,這必然會影響賽事上座率。具體包括 : 門票銷售、賽事宣傳、明星包裝、現場活動、賽程賽制安排、媒體關係、電視直播、轉播等。

其他因素: 時間安排、經濟能力、交通情況、天氣狀況等以及其他不確定因素。各個因素都會對觀衆是否去現場觀賽產生直接、間接或多或少的影響,從而影響賽事的上座率情況。

主要客觀因素:

1、乒乓球項目觀賞性稍弱

乒乓球球體小、技巧複雜、運行速度快,導致了乒乓球回合數的減少, 許多球只一兩個回合零點幾秒就結束了,激烈程度不夠,吸引的觀衆數量自然無法與足球、籃球相提並論。

乒乓球與網球同爲小球項目,但在比賽中,網球發球時觀衆能夠看到運動員明顯的展臂和揮拍動作,球的運行軌跡比乒乓球長几倍,很容易看清,而且網球擊球時的聲音十分響亮。

而乒乓球,只需選手的手腕輕輕一抖,就會各種旋轉,加之擊球力度的大小也會使打出去的球千變萬化,乒乓球比賽這樣運動特點很難吸引觀衆對乒乓球運動的欣賞。

2、聯賽結果懸念與激烈程度不夠

乒超各個俱樂部的運營由於資金的投入不等,所簽下的運動員實力分佈不均,並不像 NBA 聯盟一樣去均衡每個俱樂部的實力。 乒超各隊實力強隊太強、弱隊太弱,一看排兵佈陣就就基本可以判斷比賽結果,毫無懸念可言,吸引力大打折扣。

比如今年乒超的山東魯能與上海地產這兩個俱樂部,山東魯能坐擁馬龍、徐瑛彬、袁勵岑;上海地產則有樊振東、許昕、周愷,其他的俱樂部相比於這兩隊的陣容厚度可謂差之甚遠,所以冠亞軍的歸屬毫無懸念可言。

在激烈程度方面,首先,乒乓球屬於隔網對抗運動項目,球員之間沒有身體的對抗和接觸, 場地小,運動範圍固定在球桌的兩端;其次乒乓球比賽間斷太頻繁,運動員總是在發球撿球,真正激烈的對抗時間不多。

3、聯賽賽程和主場不固定、容易讓球迷流失

乒乓球是"國球", 在"奧運爭光計劃"中起着重要作用, 聯賽自開展以來,每逢奧運會、世錦賽、亞錦賽等國際賽事,乒超聯賽無一不作出改期或取消比賽的決定,觀衆已經對聯賽形成了可有可無的印象。

由可以看出,乒超聯賽沒有固定規範的賽程,找不出特定的規律,無法確定乒超聯賽的賽季是哪幾個月。乒超聯賽的球員也是國家隊隊員,國家隊每年有很多規定的參賽任務,乒超必須讓路,乒超賽程只能以大局爲重一再的作調整。

2003至2004賽季,一季乒超聯賽甚至打了兩年。比賽時間只能見縫插針,賽程被衝的七零八落,好不容易積攢的人氣又被吹散。 作爲擁有廣泛羣衆基礎的國球不是沒人捧場,而是聯賽賽程惹得禍。

在2009-2013年5年內,男團七個俱樂部無一不更名,上海龍騰甚至一年一換;而主場城市最高達19個,最少也有6個;女團除了山西大土河俱樂部沒有更名,其他也無一例外;主場城市也不固定,最高者達13個,最少2個。 沒有自己始終如一固定的主場,沒有一個觀衆能夠口口相傳的俱樂部名稱,球迷的熱情無處安放,很難真正去做到對某一支球隊忠誠。乒超聯賽的主場遍佈大江南北,像在打游擊,傷害了球迷的感情,流失了大量的球迷。

4、可替代產品因素的競爭

隨着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生活日趨多元化,娛樂形式、種類也越來越豐富, 比如各類電影電視劇、各種電子遊戲像王者榮耀、喫雞,各大綜藝節目,男女團選秀,不同性質的娛樂活動都對兵兵球比賽現場觀看的觀衆產生一定的影響 。這些可替代產品與乒乓球比賽上座率的競爭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間接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其他賽事對於市場份額的競爭

隨着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有了越來越多的閒暇時間,則有更多的精力關注體育賽事,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精彩的賽事也映入眼簾, 同爲球類項目的賽事有賺足眼球的頂級足球賽事、精彩奪目的 NBA、CBA 以及對抗性激烈的ATP、羽毛球;也湧現瞭如電競、滑板、冰雪運動等新興賽事,這些賽事吸引力國內很多體育愛好者的注意力。

乒乓球項目的競技水平已經達到登峯造極的境界,從比賽懸念和比賽結果不確定性的角度來講,已經無法跟其他賽事相比,激烈程度受自身項目特點的限制也很難有所超越。

其他娛樂休閒活動的競爭

同一時間內不可能同時進行多項休閒活動,人們會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休閒活動人們觀看體育比賽是爲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享受,而其他休閒活動也同樣能使人們獲得愉悅感受, 所以其他相關休閒行業將成爲體育賽事休閒的競爭者。

除了觀看電視節目,其他休閒活動如健身、舞蹈、閱讀、旅遊等也是人們的休閒方式, 那些同樣能夠滿足人們休閒需求的休閒活動就會對另一種休閒活動產生競爭。

其他觀看方式的競爭

如今互聯網的普及與轉播技術的發達,人們更願意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精彩的賽事,騰訊體育、咪咕體育、甚至抖音也都有精彩賽事的轉播權,比起去現場花幾百上千看一場球,人們更願意在家裏,打開電腦或者電視,無數可選擇的體育比賽在眼前,想看哪個看哪個。因此, 其他觀看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到現場觀看體育比賽的積極性

5、沒有充分發揮明星效應

現在是一個追星的時代,球星在觀衆是否願意去現場看比賽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明星效應直接影響着賽事上座率的高低。

在這一方面做得最好的莫過於NBA了,NBA 自誕生以來聯賽對運動員實行嚴格的管理,在維持聯賽正常運營的同時又包裝了一批又一批的個性鮮明,享有強大市場號召力的球星:比如飛人邁克爾喬丹、小飛俠科比、籃球皇帝詹姆斯、小球時代的開創者庫裏、老1.5杜蘭特等籃球巨星,這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球迷,使得NBA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乒超聯賽疏於在賽事宣傳和球星包裝,媒體曝光率低,觀衆反映平淡,運動員缺乏市場號召力, 雙軌制下俱樂部難以對球員進行有效管理,運動員幾乎受國家隊體制所掌控,行動、生活都受到了限制,這給乒超聯賽的均衡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因此在球星包裝方面乒超不妨多向 NBA 借鑑成功經驗。

導致的後果

職業賽事發展不起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現在的大部分職業乒乓球選手掙不到錢,或者說只能掙到體制內的固定工資;間接導致越來越少的家長願意讓孩子走職業乒乓球道路,最後這項運動的參與者只會越來越少,最終淪爲小衆運動。

(第四部分)

中國究竟有多少人在打乒乓球?

據非官方統計,我國經常打乒乓球的人口約3000多萬,這裏的經常打指的是 一週至少會進行兩次或兩次以上乒乓球活動的人口,也就是所謂的"乒乓球人口"。而 參加業餘體校和重點少校訓練的少年運動員有3萬多人,在中國乒協註冊,他們就是未來潛在的職業球員。

3000多萬人,在百分之90的國家都絕對算人口龐大了,可在14億人口的中國,這個數字可就只佔比較小的比例了。而乒乓球註冊 職業球員包括省隊不包括市隊有 3000餘人。他們一般都是從小在體校打球直打到成年,大部分人會在三十歲之前退役,原因可能是打不出成績,訓練傷病、轉行擔任擔任教練或其他行業。

由於得不到官方確切資料,無法十分肯定,但大概可以推斷出, 我們真正的乒乓球人口總數絕對是世界第一,但是佔比並不太高。相比較而言,中國的籃球人口則是1.25億, 在冊職業球員大約12000人。因此從參與人數、普及率的角度上來看,籃球作爲目前中國的第一大運動實至名歸。

(第四部分)

中國乒乓球究竟面臨着哪些困境?

乒乓球在奧運項目的危機

奧運會是體育的盛會,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項目都可以參加奧運會的,國際奧委會針對現階段的28個參會的運動項目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投票,若投票的結果顯示一項運動達不到半數以上的支持率,即表示此項運動無法再參與奧運會比賽。 乒乓球在此前的投票中雖未被奧運會逐出門外,但是其處於一個相對危險的境地,這也是乒乓球運動發展嚴重失衡所帶來的結果之一。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 作爲競技體育的乒乓球如果失去其競技意義,一家獨大、毫無懸念的比賽無法吸引更多的關注,將會在不遠的將來成爲小衆運動而退出世界競技舞臺。一家獨大的運動不如百花齊放,強手越多的運動,競爭越激烈,比賽纔會越精彩,其生命力纔會越旺盛,纔會有正向的、積極地發展。乒乓球項目若繼續長期被中國所壟斷,其他國家的運動員與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交鋒時毫無招架之力,這就會使得乒乓球會步棒球、壘球的後塵,在若干年後,黯然退出奧運會的舞臺。

歐美國家體育文化的滲透

當下世界上現存的體育文化主要分爲兩大類,一種是以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爲代表的 東方體育文化;另一種是以歐洲和美國爲代表的 西方體育文化,兩種文化由於其地理位置的差別呈現出較大的差異。

東方體育文化主要表現爲:側重倫理與道德,以傳統文化中的倫理爲主體,在體育中追求至善的道德,形成了個體直接競爭的減少,體育活動中直接競技的消減,更加註重個人服務於整體。同時也強調體育參與者的身心統一和身心健康,認同儒家的"中庸之道"觀念,求穩的基礎之上追求競爭,注重比賽中體現的理性與人文教養。與之相對應的體育運動多以個體、娛樂性、技術性、表演性項目爲主要內容, 如武術、棋牌、放風箏等

西方體育文化主要表現爲:更加註重對抗性、競技性與集體參與性,強調以人爲中心,偏愛於戶外體育活動,倡導以個人爲單位進行奮鬥和體現個人的社會價值,營造球星文化,利用球星來吸引更多的參與者,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與碰撞,體現出多元化的價值觀。歐美各西方國家更早的注重體育的發展情況,在市場經濟下出現大批的體育俱樂部,這些形形色色的俱樂部具有較高的經營水平,保證了體育的高速發展,專業的體育俱樂部具有較高的專業性,通過包裝球星帶動體育運動的發展。

隨着世界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徹底,外來文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一定程度的衝擊,對我國社會、特別是青少年羣體的影響較大,間接導致青少年羣體更加熱衷於西方體育文化,對傳統文化下的體育項目不感興趣。例如:NBA 在中國青少年中的熱潮,各大球星頻繁的造訪中國,開展相關的宣傳活動,在中國的運動品牌進行代言,造成中國青少年對於 NBA 文化的喜愛和嚮往,而 NBA 的文化更多強調的是個人英雄主義和個人的價值體現,與中國傳統文化是明顯相悖的。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失去青少年作爲乒乓球的擁護者,乒乓球在中國的發展將會舉步維艱,長久下去對於中國乒乓球的發展是不利的。

乒乓球職業化發展仍需改進

最後也就是上文反覆提及的職業化發展程度不足,我相信若是乒乓球職業聯賽能真的辦好,以上兩個問題將都不是問題。

(第五部分)

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最後提幾點個人的建議,其中有些現在已經慢慢開始做了並越來越有起色

(1)在現階段基礎上加大乒乓球運動文化方面的宣傳推廣力度和強度,讓更多的乒乓球文化融入大衆的生產生活之中,加強中國乒乓球文化向海外的傳播力度,爲乒乓球的發展打上中國文化的烙印,打造中國特色的乒乓球,例如球星,塑造中國乒乓球巨星,這也是推廣乒乓球的一條捷徑。像我們現役的雙圈全滿貫、六邊形戰士馬龍,人民藝術家許昕、暴力熊貓樊振東,半隱退但一直致力於宣傳乒乓球的大滿貫張繼科。

(2)應對內外部的挑戰,加大落實"養狼計劃",提高乒乓球在世界範圍內的綜合水準,促進中國乒乓球向着更優異的方向發展。可以邀請更多國外的,喜歡乒乓球的孩子來中國訓練,這樣不僅能讓他們的技術得到訓練,等他們回國也可以在自己國家普及乒乓球,比如福原愛、石川佳純。或者派優秀的教練去國外執教。

(3)大力發展中國的乒乓球職業聯賽制,吸取國外相關的經驗,用於自身乒乓球的職業化建設之中。結合我國現存的主要問題, 應該將改革注意力集中於進一步明確俱樂部主權,完善相關法規法規,提高乒乓球運動市場化運作程度,構建乒乓球賽事影響力等環節。努力將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轉型成爲全世界乒乓球運動員競技的大舞臺。近幾年開辦的WTT挑戰賽已經吸引了不少的關注度,對乒乓球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希望以後能有越來越多有影響力的乒乓球賽事。

總結

最後,每個人都有自己愛好的體育項目,我們都希望自己熱愛的體育項目能發展的越來越好。

體育本身的意義除了強身健體、娛樂,還有教育、政治、經濟等作用,一個國家最強的體育運動往往也是一個國家的名片,代表着這個國家的精神面貌、發展狀況。 衷心希望乒乓球這項運動在國內和國外有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希望職業乒乓球手能有更好的工作待遇,也希望我們的乒乓球繼續強盛下去。

-乒乓網子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