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截至2022年9月末,國有六大行貸款餘額(企業貸款和墊款)合計突破90萬億元大關,達92.05萬億元,較2021年年末增長11.30%

去年以來,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積極調整信貸結構,聚焦服務國家戰略和重點領域,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得到極大提升。取得這一系列成效,離不開以國有六大行爲代表的商業銀行持續穩定發展。業內人士表示,只有盈利穩定性、資產質量安全性進一步提高,方能進一步發揮金融支持經濟穩定作用,爲穩住經濟大盤貢獻源源不斷的金融力量。

盈利穩定性增強

有力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今年1月10日,人民銀行發佈了《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金融體系運行平穩,金融爲實體經濟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

商業銀行作爲金融機構的主力軍,無疑爲維護宏觀經濟穩定、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發揮着重要作用。

以銀行爲代表的金融系統要繼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推進,其自身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而國有六大行作爲商業銀行的中堅力量,更是如此。近年來,國有六大行克服種種挑戰,交出了一份份盈利整體增長、資產質量保持穩定的優良業績答卷。

中國人民銀行特約專家韓復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大行作爲金融機構的主力軍,經濟發展的大動脈,近年來主動靠前發力,持續通過下調貸款利率,實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推動普惠金融支持工具落地見效,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而銀行業尤其是國有大行的盈利穩定性將進一步提高,得以更好地構建起在經濟面臨不確定性和挑戰時的“護城河”。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國有六大行全年合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7萬億元。而僅2022年前三季度,國有六大行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就已突破萬億元,達1.03萬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6.47%。截至目前,上市銀行2022年業績快報正在持續披露之中,業績集體增長態勢也將在隨後的銀行年報中得以應驗。

“銀行業整體盈利增長充實了行業自身資本充足率水平,構建起了在面對經濟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及挑戰時的‘後備力量’,讓銀行業能夠更加充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懷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商業銀行的盈利增長具有“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同時,資產負債規模穩步增長”的良性基礎。國有大行是銀行體系的基石,大行盈利能力的持續增強有助於保持銀行系統的穩定,進一步夯實銀行業平穩運行的基礎。

貸款投放更爲精準

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日前表示,2022年全年,投向製造業的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6.7%,比各項貸款增速高25.6個百分點。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4.3%,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3.2個百分點。

國有六大行自身盈利的穩定增長,也讓其在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方面更有底氣,在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上充分發揮着“頭雁”作用。與此同時,通過積極主動調整信貸結構,使得寶貴的貸款資金投放也更爲精準。

國有六大行近年來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結構,貸款主動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特別是製造業、綠色金融、“專精特新”等重點領域貸款取得較快增長。

截至2022年9月末,國有六大行貸款餘額(企業貸款和墊款)合計突破90萬億元大關,達92.05萬億元,較2021年年末增長11.30%。

葉懷斌表示,服務實體經濟是商業銀行的本源。長期以來,銀行業致力於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在貫徹執行國家戰略,加大對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重點區域的支持力度,圍繞服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大融資支持,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經濟、涉農經濟的支持力度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成效。

“穩”字不僅代表業績,更包含了資產質量的穩定。記者注意到,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時,銀行業也將化解和防範金融風險,保持資產質量穩定放在了首要位置,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國有六大行在化解金融風險進程中同樣走在前列。2022年前三季度,國有六大行持續加強資產質量管控,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資產質量整體保持穩定。截至2022年9月末,除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較2022年年初微升0.01個百分點外,其他五大行的不良貸款率均較去年年初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均遠低於同期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1.74%的均值。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以國有大行爲代表的銀行業,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自身穩定發展的不俗成績,在當前經濟增速回升向好的背景下,必將爲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持續貢獻力量並取得佳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