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香港《南華早報》2月4日文章,原題:全球化遠未消亡,在中國和數字經濟推動下,一種新的全球化正出現全球化結束的觀點在一些(西方)經濟分析家中日益流行。與此相應的看法稱,隨着供應鏈的近岸外包取代離岸外包,中國已不再是全球化的參與者。

全球化以有競爭力的價格提供了各種產品和服務選擇。而美國的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其政策是加速全球化解體。這最終是一種自取滅亡的做法。中國全面迴歸全球市場,將對抗困擾許多西方經濟體的通脹壓力。叫嚷全球化結束,充其量只是西方狂妄臆測的一個例子。

實際上,全球化以某種形式存在很久了。“絲綢之路”就是全球化最早的一種,它把絲綢和茶葉帶到歐洲。隨後是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將東印度羣島的香料搬上歐洲人的餐桌,將南美的辣椒引入中國。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其1817年的著作中正式提出全球化的哲學基礎。19世紀之交,《泰晤士報》刊登文章,大談全球化的好處,比如肉類來自澳大利亞、水果來自南美、來自非洲、菸草來自美國。

目前,儘管保護主義的嘗試一再出現,但全球化正繼續發展並在世界經濟中紮根。要阻止它,需要的不僅僅是疫情和拜登的《芯片與科學法案》。

一些人認爲由於防疫措施,中國的經濟增長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永久性損害。這是一個適合霸權主義敘事的謬論,但它忽略了經濟現實。全球的基金經理迅速認清這種謬論,併爲更多地參與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做準備。就在世界一些最大經濟體今年面臨衰退之際,中國的反週期復甦帶來投資機會,特別是在資源領域。

這並非2008年中國主導的全球經濟復甦的重演。這一次,中國將提供物質基礎設施以外的更廣泛的發展機會,包括綠色經濟、人工智能應用和6G等領域。很多聰明的企業已在爲中國主導的全球經濟增長恢復和全球化繼續推動經濟發展做準備了。

疫情造成的蟄伏期導致全球化方式的調整。最重要的兩個特點是:第一,中國的全球發展倡議和對全球南方非剝削性經濟關係的重新關注。中國對與聯合國合作的多邊解決方案的承諾,將確定後疫情時代全球化的性質。第二是數字經濟的增長,以及實現跨境貿易的非美元數字貨幣增長。在全球範圍,疫情加速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在許多西方國家起點原本就低,中國則已通過各種支付系統實現超越。這些進步使銀行式服務擴展到以前“無銀行賬戶”的人羣中,這對全球南方具有特別意義。

全球化是一種比保護主義、意識形態驅動的制裁和關稅壁壘更強大的力量。新全球化將不同於疫情前,不會消亡。經濟發展的核心正在改變,全球化的力量也將相應地轉變。中國是第一個認識到這種變化的主要經濟體,它將推動全球化的新迭代。(作者戴若·顧比是國際金融技術分析專家,喬恆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