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日報

近期,有關北向資金入市的討論較多。統計數據顯示,上週北向資金淨買入額爲341.79億元,而同一時段大單資金淨賣出1085.39億元。這兩個並不具可比性的數據,被部分市場分析人士說成“外資成爲做多的絕對力量,內資則正在離場”。這種說法顯然形成了誤導。筆者認爲,可從以下三個層面來分析近期市場資金情況:

第一,對資金離場的擔憂,其實是投資者預期在輿論場的一種投射。今年以來,滬深股市整體處於上漲狀態。不少投資者處於浮盈狀態,有落袋爲安的想法。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2月3日,上證指數已累計上漲5.64%,北證50同期漲超11%,A股5079只個股中有4479只上漲,599只出現過漲停板,僅567只下跌。其中,有2186只股漲幅超10%,佔比43.04%。如按年內達到的最高漲幅算則有3234只個股漲幅達到或超過10%,佔比63.67%。在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背景下,一些投資者擔憂股票供給會大量增加,對此應當充分重視。長線資金入市是一個長期工程,穩定市場預期和促進長線資金入市需要繼續加力。

第二,所謂“內資離場”的說法並不成立,找不到有說服力的數據支撐。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把“北向資金淨買入額”和“大單資金淨賣出額”放在一起比較,來證明外資加碼、內資離場,根本不具備邏輯基礎。從指標定義看,“大單資金”並不區分內資和外資。大單資金指的是單筆委託超10萬股或20萬元的買賣委託單,買單合計與賣單合計的差額,被定義爲淨買入或賣出。陸股通交易也會被計入大單資金。

把大單淨買賣金額作爲資金進出的指標,是不準確的。股票交易,有買就有賣,在“大單買入”時,賣出方是以相對分散的中小單賣出而已;反之亦然。所謂“大單淨買入”僅指大額委託買單在一段時間交易中的佔比較高,而不是“買入金額”超過了“賣出金額”。衆所周知,各機構買賣股票都由專業操盤手實施,我們看到的交易記錄,背後都是經過反覆訓練後的專業操作技術,單靠單量大小顯然不能衡量機構進出的情況。

同時,已有的相關機構數據也不支持內資賣出結論。以私募基金數據爲例,截至2023年1月20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爲81.63%,創出2022年4月下旬以來的新高。此外,今年1月1日至1月30日,已有1189傢俬募管理人發行了1932只新基金。無論從存量看,還是從增量看,都沒有大規模賣出跡象。有一項數據屬於淨賣出,即上市公司重要股東1月份淨減持173.56億元,但這一數據僅佔當月解禁市值的3.41%。根本算不上大規模賣出。更不用說淨減持後的資金也並非一定離開A股市場。

第三,從市場成交量來看,各路資金在持續進場,而內資是當仁不讓的主導者。股諺雲:“股市上什麼都能騙人,唯有成交量不能騙人。”統計顯示,從2022年12月26日(週一)所在的一週開始,A股周成交額由3.16萬億元逐步回升。上週A股周成交額已達到4.91萬億元,其中有三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萬億元。在剔除了上週北向資金淨買入341.79億元后,A股成交額仍較12月26日這周大增1.71萬億元,這個級別的增量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市場中的內資在增加。

可見,所謂“內資離場論”不過是販賣焦慮。不排除今年以來市場快速反彈,部分看空者踏空,錯過了上車機會,想找機會低位上車。

中國經濟已經在回升向好。1月份PMI、新訂單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都印證了這一點。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調升至5.2%。各路投資者看好中國股市併入市,屬於情理之中。對於市場中喧囂的噪音,投資者要加以過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