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慄玉晨

疏解整治的重要指向之一是促提升,促提升有利於進一步優化疏解整治。北京堅定不移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動態完善實施新增產業禁限目錄,統籌推進公共服務資源佈局,才能促進城市功能和空間佈局優化;處理好疏存量與優增量的關係,推動一般性產業從整區域、大範圍集中疏解向精準疏解、高效升級轉變,加快“騰籠換鳥”,才能適應社會需求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更高質量發展。

2月6日,北京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研究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2023年工作計劃。會議強調,要牢固堅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堅決落實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堅持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堅定不移動態清理整治佔道經營、無證無照經營、“開牆打洞”等城市亂象,維護城市秩序,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更好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滿足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向着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目標邁進。

深化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支撐,是優化首都功能、做好人口調控工作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動首都減量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此次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重點研究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2023年工作計劃,對於縱深推進專項行動各項任務、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破解城鄉治理難題、鞏固拓展治理成效具有重要意義。

五年來,北京緊緊扭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持續開展兩輪專項行動,實現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標,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20平方公里,嚴格管控132平方公里戰略留白用地,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更加協調有序。五年間拆除違法建設2.4億平方米,8個區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率先實現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創建目標,城市面貌發生了人民期盼的可喜變化,城市發展格局實現歷史性變革。

對於北京這樣的超大型城市而言,有效治理“大城市病”,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增強發展活力,促進人口均衡發展,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這其中,既要精準補短板、強弱項,解決百姓身邊問題,提升“七有”“五性”保障水平,促進產業提質增效,也要疏解整治提升一體化謀劃實施,注重以提促疏、以提促治,內部功能重組與向外疏解相促進,調控人口總量規模,優化人口區域分佈,帶動城市功能全面提升;既要聚焦城市治理重點難點、高頻易發問題,堅持源頭治理,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政策集成,加大資金統籌,有效治理城市亂象,不斷完善防反彈控新生機制,促進城市運行更加安全有序,也要處理好政府引導與市場化、法治化運作,因區施策,多方聯動,激發社會各界參與城市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創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以動態治理城市亂象爲例,佔道經營、無證無照經營、“開牆打洞”等城市亂象由來已久,是很多城市發展中面臨的共同難題。北京在初步解決“開牆打洞”等具體問題以後,總結固化經驗做法,制定完善制度、標準、規範,探索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建設好便民綜合體、生鮮超市、社區食堂、養老驛站等便民服務設施,通過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暢通城市經濟的“微循環”……一系列疏堵結合的常治長效努力,令整治效果得以鞏固,給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疏解整治的重要指向之一是促提升,促提升有利於進一步優化疏解整治。作爲一座減量發展的城市,北京堅定不移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動態完善實施新增產業禁限目錄,統籌推進公共服務資源佈局,才能促進城市功能和空間佈局優化;處理好疏存量與優增量的關係,推動一般性產業從整區域、大範圍集中疏解向精準疏解、高效升級轉變,加快“騰籠換鳥”,才能適應社會需求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更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加快推進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向中心城區以外佈局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公共服務能力及水平,將更好地適應城市功能調整優化的需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