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爲“明日之星”的蘋果MR(混合現實技術),雖屢屢跳票,但終於要來了。

據媒體報道,蘋果MR產品已進入推出階段。目前蘋果正在爲其創建軟件開發工具,以便頭顯使用者能夠迅速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應用程序。

消息一出,全球科技行業爲之一振,A股多家上市公司股價應聲上漲。“蘋果在推出新技術產品上一直比較謹慎,如今推出MR說明在技術層面,蘋果已經覺得達到商用級別了。”一位分析師表示,隨着MR設備推出,國內一大批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MR姍姍來遲

近期,越來越多關於蘋果MR的爆料進入大衆視野。1月31日,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蘋果申請的“具有自混傳感器的頭戴式電子設備”專利正式公佈。該設備具有頭戴式外殼和由該頭戴式外殼支撐的光學部件,光學部件可包括相機、可移動光學模塊和其他部件。

無獨有偶,日前美國商標和專利局(USPTO)也公佈了一則關於蘋果的專利。專利顯示,這是一項關於流媒體傳輸沉浸式視頻內容的專利。蘋果在專利中表示,這項技術以三維方式爲頭顯佩戴者提供沉浸式視頻內容。在視頻內容輸出時,可以根據用戶身體的位置、方向,以及用戶的輸入要求,來動態呈現沉浸式視頻內容。

記者梳理發現,蘋果如今已經完成了從底層硬件到頂端軟件開發的“全鏈路”技術儲備。蘋果在MR領域選擇了“全都要”的路徑。蘋果公司在其內部對MR表述爲:頭顯可以全天候佩戴。而相關的頭顯設備也將取代iPhone成爲蘋果未來的營收新支柱。

“蘋果的偶像包袱是比較重的,就像之前飄忽不定的造車戰略一樣,如果蘋果自身覺得產品不具備顛覆性意義,會選擇繼續打磨,而不是扔一個半成品出去。”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蘋果的MR方案才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如今蘋果出手,說明技術已經可以成熟到普及的程度了。”該人士補充道。

不過,今年春季推出MR對於蘋果而言也有時局所迫的無奈。蘋果目前的情況並不樂觀:公司出現了罕見的單季營收下滑5%。而當地時間1月12日,蘋果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文件顯示,公司CEO蒂姆.庫克2023年的預期薪酬爲4900萬美元,相比他2022年的總薪酬下降超過40%。

消費電子普遍疲軟的背景下,傳統的iPhone業務也難以獨善其身。如今“性能過載”的手機行業,更新迭代的天花板已經肉眼可見。在此背景下,還未成形的MR業務,被賦予了更多期待。

不管是“水到渠成”,還是“趕鴨子上架”,蘋果這次需在MR領域有所建樹。需要指出的是,即便蘋果在2023年發佈了MR設備,但出貨量不一定能夠達到市場預期。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指出,由於終端產品的大量出貨時間推遲,預計2023年蘋果AR/VR頭顯的出貨量可能低於50萬臺。

MR能否“再造果鏈”

“果鏈”在A股市場創造了太多造富神話,蘋果的一舉一動,都能讓產業鏈浪潮洶湧。此次箭在弦上的MR,又會將“果鏈”引向何方?近期,A股果鏈公司頻頻異動,背後蘋果首款MR產品的身影若隱若現。

“再造果鏈”成爲此輪A股市場對於蘋果MR最爲熱切地期待。近兩年“果鏈”擾動的新聞一直不絕於耳,這背後既有全球供應鏈調整的因素,也與大市場環境有着密切關聯。“總體上,過去兩年消費電子疲軟,讓蘋果各產品的出貨情況也不太樂觀。”一位電子行業分析師稱,寒冬之下,“砍單”成爲了一個大概率的事情。“本質上還是銷量不好了,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MR的到來讓業內看到了新的希望。多位業內人士直言,如果在未來幾年MR能夠復刻iPhone的奇蹟,消費電子就會迎來新的增長極。正因如此,“果鏈”在A股的新格局尤爲引人關注。

由於簽訂了保密協議,蘋果MR供貨商情況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從相關公司披露的蛛絲馬跡中也可窺探端倪。目前來看,蘋果第一代MR的供應商主要是臺灣地區的上市公司。蘋果MR頭顯設備主要光學供應商包括大立光(鏡頭)、玉晶光(Pancake)、高偉電子(相機模組)、致伸(眼球追蹤模組)。另外MarkGurman稱,第一代MR將由和碩獨家組裝。

記者綜合多位“果鏈”分析師報告預測,A股上市公司或許會在蘋果第二代MR產品上深度參與。“目前來看,第一代MR總體出貨量不會特別大,因此蘋果傾向於選擇渠道穩定但產能較小的臺灣地區試水。”一位分析師表示,“一旦產品獲得成功,在後續的訂單分配上,大陸的廠商肯定會分得一杯羹。”

有券商研報分析稱,立訊精密爲蘋果第二代AR/MR頭戴設備的NPI(新產品導入)供應商,至少在第二代產品初期,立訊精密爲獨家供貨商。對此,立訊精密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VR是公司比較看好的產品線,公司在零部件、模組等方面均有技術上的佈局。

除了立訊精密,長盈精密歌爾股份也是A股市場上的“果鏈”核心成員。長盈精密在2022年半年報中表示:“下半年公司將繼續集中力量推動新能源汽車精密零組件業務發展,同時深耕消費電子可穿戴及元宇宙產品市場,保障國際大客戶重點項目量產。”歌爾股份證券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由於保密協議無法透露具體客戶項目情況,“VR、AR業務在正常進行,我們和市場上很多主流客戶都有合作。”

一名消費電子分析師對記者直言,從產業鏈角度,蘋果第一代MR背後的A股上市公司並不多。“預計此次新品發佈,對於整個消費電子板塊更多是情緒上而非業績上的催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