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陝西日報

應急響應快 救援領域廣

——西安市命名市級應急救援隊伍72支

西安航空(秦漢通航)應急救援隊開展索降救援訓練(資料照片)。

本報通訊員 周垚攝

本報記者 甘甜

發生洪澇災害,他們搶險救災、轉移羣衆;有人被困深山,他們急速上山搜救;道路塌陷,他們緊急趕往處置……危難之時,應急救援隊伍總是衝在一線,夙夜奮戰。

2月6日,記者從西安市應急管理局獲悉:過去兩年,西安市爲適應“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命名兩批市級應急救援隊伍72支,5400餘名隊員義務參與全市各類應急救援,成爲亮麗的城市名片。

架起空中救援“生命線”

西安航空(秦漢通航)應急救援隊首批獲得命名,主要承擔航空應急救援協調和保障任務,同時在森林防火滅火、防汛巡查預警、空中搜救支援等多項應急救援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1年8月19日,藍田縣突降大暴雨,藍田縣灞源鎮、九間房鎮、藍橋鎮、普化鎮部分房屋、道路被沖毀。

“藍田受災了,我們要做好準備,隨時待命。”災情牽動着救援隊隊員們的心,他們檢查救援裝備,準備救援物資,積極主動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8月20日一大早,按照統一安排,救援隊出動兩架直升機,前往受災嚴重的九間房鎮。8時許,直升機降落在九間房鎮一所學校的操場上。操場成了臨時停機坪。

“部分村莊交通、電力、通信中斷,與外界聯繫不上,地面人員無法抵達,當務之急要摸清這些村莊的受災情況。”接到任務後,救援隊立即安排直升機飛往九間房鎮失聯村莊偵查災情。

暴雨過後,山間雲霧繚繞,救援隊克服氣象和複雜地形等不利因素,成功將10名救援人員和4部衛星電話投送到4個失聯村莊,爲搶險救災指揮部提供了第一手災情信息。

爲了保障羣衆基本生活,救援隊向受災村莊空運方便麪、礦泉水、藥品等救援物資。隊員鄭豔峯說:“我們把直升機多餘座椅拆除,儘可能多裝物資,到達村子上空後進行空中投送。地面上,村民不斷地向我們招手致意。”

後來,隨着地面人員抵達,在空地配合下,救援隊解救出多名受傷、被困羣衆,並將這些羣衆安全送到在學校操場待命的120急救車旁。

此次救援中,救援隊共實施救災飛行32小時58分鐘,飛行81架次,在空中爲受災羣衆架起一道道“生命線”。

近年來,救援隊還參加了失聯人員搜救等重要任務,截至2022年年底,參加綜合救援演練60餘場。

全力守護城市安全

去年7月4日至5日,西安市出現強降雨過程,高陵區鹿苑大道與上林二路十字東北角一段道路塌陷。得知險情後,西安城投集團市政道路橋城市應急救援隊調派14名隊員趕赴現場。

“當時,路面塌陷面積約40平方米,塌陷處一旁還存在距離路面最低約13釐米、面積約30平方米的路面沉降。由於塌陷原因不明、地下結構複雜、管線交叉,爲避免二次塌陷,我們制訂了兩套搶險方案,同步進行搶修。”救援隊隊員張航說。

搶險就是搶時間。從原因調查、分析、論證、確定方案,到挖除破損路面、重新填築、鑽孔、加固注漿,經過救援隊24小時連續奮戰,道路恢復了平整暢通。

不僅是道路搶險,在洪澇、建築坍塌等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發生時,總能看到張航和隊友們的身影。他們以險爲令,爲市民的平安生活保駕護航。

西安城投集團市政道路橋城市應急救援隊第二批獲得命名,共有500餘名隊員。“獲得命名後,救援隊對原有設備進行了更新和淘汰,根據實際需要,新購置大型發電車等應急搶險設備,同時加強日常培訓,注重提升實戰能力。”隊長呂鋒說,“救援隊在西安市東郊、西郊、南郊、北郊、城區、灞橋區域分別設有六個分隊,便於出現險情時,及時到達現場。”

1月21日晚,西安市臨潼區曙光應急救援隊隊部辦公室的燈還亮着,隊長吳江在這裏度過了除夕夜。

“西安市應急管理局要求,春節期間做好備勤值守。我們安排3名負責人輪流值班、15名隊員備勤,同時對發電機、無人機、動力衝鋒舟等裝備進行檢修,一有險情,24小時可以出動。”吳江告訴記者。

近年來,西安市臨潼區曙光應急救援隊致力於自然災害、城市應急等方面的專業救助。吳江說:“獲得命名後,我們受到應急管理部門統一調派,管理更加正規化,成爲政府應急救援體系重要輔助力量。”

建強隊伍提高救援能力

對應急救援隊伍進行命名,是西安市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重要一步。

“機構改革後,亟須建立健全完善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因此,我們對這些應急救援隊伍進行命名,進行統一指揮調度,在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發生時,迅速響應處置。”西安市應急管理局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局局長劉登雲說。

據瞭解,西安市市級應急救援隊伍的承建單位包括企業、相關市級部門,也有社會救援力量,分佈在各縣(區、開發區),救援方向涵蓋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車輛道路、電力故障、山地水域、防汛排澇、森林滅火、醫療救助、通信保障等重點領域。

如何真正發揮這些救援力量作用?西安市在加強教育管理上下功夫。

爲提高效率,西安市應急管理局一方面利用即時通信手段,將全部應急救援隊伍負責人納入“7×24小時”通信管理,保證第一時間接收緊急號令;另一方面,結合市應急指揮中心平臺建設,把應急救援隊伍信息錄入中心平臺數據庫,實現指揮調度“一鍵通”。同時,該局按照應急救援隊伍所在位置區域、救援業務進行分類,制定“救援隊伍布控圖”,便於高效快速調動人員。

“爲了提高這些隊伍的綜合能力,我們開展各類培訓、演練,並將隊伍參與應急救援情況作爲年終考覈的重要內容,每年給予適當補貼,促使其真正發揮作用、發展壯大。”劉登雲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