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营造安康和谐、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东平县梯门镇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同元宵、共喜乐,把圆满化在舌尖,纳入心田,为辖区群众送上一场场文化盛宴。

火红的灯笼挂起来,开心的锣鼓敲起来。在西芦泉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正上演一场热闹非凡的“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艺”起闹元宵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小儿,几十名表演者身着节日盛装,为大家带来戏曲、锣鼓、秧歌等民俗表演和激情澎湃的现代歌舞展演,他们载歌载舞,唱出新时代的农民范儿,舞出新征程的铿锵步伐,以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喜迎元宵佳节。众多群众沿街驻足观看,将演出现场围得水泄不通,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表演者的精彩瞬间,用不断的掌声、喝彩声表示对节目的喜爱。开心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浓浓的节日氛围布满整个广场。

“每逢元宵节我们村里都会举行文化惠民演出,让咱们群众在欢乐中体验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盛的节日民俗文化大餐。为了让在外的群众也能同时观看我们的节目,我们还进行了网络直播,让游子们透过手机,听听乡音、看看家乡。”西芦泉村党支部书记谷志华说道,“去年以来,全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我们村也积极响应建起了大棚。一会儿节目结束后,我们打算到我们大棚去直播,让大家都看看咱家里的变化。月是故乡明,菜是家里香。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游子归家,在家乡大展身手,建设美好的家园。”

“开展这类活动,既能宣传推介梯门的好山好水,还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传统民俗文化,这是一代代传承人多年的坚守与热情,更是中国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底气。”梯门镇文化站站长赵敏说。

喜庆的锣鼓、欢快的舞蹈,营造出热烈喜庆、平安和谐、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提高了群众的精神“获得感”“幸福感”,丰富了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大红灯笼福带飘,谜面彩纸随风摇。一串串洋溢着喜庆、欢乐的红灯笼挂满了陈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长廊,近百条灯谜随风摇摆,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

“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在“福兔闹元宵 喜乐猜灯谜”元宵节猜灯谜活动现场,有人刚念完,就有人迫不及待地答道“是冰箱”。这百余条灯谜涵盖了动植物知识及生活百科知识等各个方面,谜题贴近生活,生动有趣,既有娱乐性,又具知识性。村民们体验着灯谜带来的乐趣,有的默默沉思,有的互相探讨,不时传出一阵阵开心的笑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提示和讨论,现场气氛浓郁欢乐。

陈楼村村民隗丹丹说:“今天的猜灯谜活动特别有趣,涵盖字谜、俗语、动物等内容,不仅可以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长知识,还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真的很有意思!”

猜不完的灯谜、道不完的团圆,此次活动不仅具有传统特色,还有着浓烈的节日气氛,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村民们了解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昨日立春一过,今逢元宵佳节。为了让敬老院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梯门镇组织开展元宵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精心准备,营造温馨的节日氛围,尽最大努力让在院的老人感受到喜庆团圆,共同欢度元宵佳节。

中午聚餐时间,食堂里人声鼎沸——“马姐,我这元宵马上就出锅了,记得嘱咐大爷大娘们吃的时候注意着点儿,别烫着!”“老贾,我的菜完工!装盘咯!”“张大爷,您的血压血糖最近控制得不错,要多坚持,这不是立春了,以后可以适当活动活动啦!”大厨正在烹饪精美大餐,志愿者则负责装盘上餐、及时加菜,确保老人们在吃得好、吃得饱,开开心心话团圆。

“冬至我们有热腾腾的饺子,端午节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粽子,到元宵节,我们又吃上了软软糯糯的元宵,感谢大家的关爱和照料!”饭桌前,李大娘端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开心的话伴着爽朗的笑声传来。“今天的元宵啊,真是甜在嘴里,暖在心里。”老人们吃得开心、聊得开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75岁的张大爷端着热气腾腾的元宵笑着说:“这个元宵节过得真热闹啊!有你们陪我聊天,这元宵吃在嘴里,更是暖在心里!谢谢你们,我太开心了!”

“在咱们的传统节日,我们习惯组织老人们聚聚餐,一起吃饭聊天,说说过往的事情,讲讲他们记忆中的节日。”敬老院院长李强说,“今天,志愿者们来到敬老院,‘红马甲’又给喜庆的节日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此次“为老”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倡树孝老爱亲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暖心举措。

下一步,梯门镇将继续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以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真诚爱心倡导文明实践,将点滴爱心凝聚成磅礴力量,用实际行动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通过挖掘民间民俗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持续深化“五为”志愿服务,聚点滴微光成星海之瀚;通过精准定位群众需求,实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品牌化、常态化、机制化,确保文明实践“走下去”,服务群众“实起来”。(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刘珂嘉 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