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体育,又是电影爱好者,所以笔者从《中国乒乓》立项时就一直关注。上映后,影片得到了多位世界冠军的力挺,包括武大靖、王军霞、范志毅等体坛明星纷纷为其站台,更是惹得人心痒难耐。笔者抽得半日闲暇,一个人去看了这部有些冷门的体育题材影片,随着导演艺术化的镜头,回顾了蔡振华、马文革、王涛、刘国梁、孔令辉等人30年前在国乒低谷时涅槃重生的那段历史。

看完电影,心潮澎湃,作为亲历过天津世乒赛的老球迷,内心不禁升腾出一种更深刻的感触。在逆境中崛起,在绝境中涅槃,这是老一辈乒乓人传承几十年的传统,这种精神让笔者不禁联想到了正处于职业生涯暮年的女乒队长陈梦,她何曾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至暗时刻呢?

陈梦1994年出生于美丽的山东青岛,受退伍军人母亲的熏陶,她很早就开始接受正规乒乓球教育,因为遗传了母亲良好的运动基因,小陈梦不但对乒乓球有着浓厚的兴趣,更展现出让同龄孩子羡慕的天赋。她5岁练球,10岁进入省队,13岁被国乒教练慧眼识珠,破格提拔到国家队,同年便在澳大利亚青年赛上包揽女单、女双、女团三项冠军,从此一战成名。17岁的陈梦在巴林世青赛上更是技惊四座,斩获女单、女双、女团和混双四枚金牌,成为中国女乒最炙手可热的新星。

可以说,陈梦是幸运的,因为她年少成名,青年得志,但她又是不幸的,虽然接连在中公赛和乒超联赛中战胜师姐刘诗雯和丁宁两位国乒悍将,但在她的时代,却遭遇了太多的顶尖好手,郭跃、郭焱、李晓霞、丁宁、刘诗雯、朱雨玲,这些队友像梦靥(仅指赛场上)一样笼罩着她,堪称她的职业生涯"半生劲敌"。

所谓的劲敌,倒不是说某一个人能牢牢地压制她,其实她除了与丁宁总交手平分秋色外,在与其他队友的相互战绩上并不落下风,但是因为队内竞争太过激烈,她能够以单打身份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并不多,世乒赛与朱雨玲搭档女双,算是对她勤勉的最好褒奖,可惜两度败在正值巅峰的刘诗雯丁宁拍下。

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陈梦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即便有时会踽踽前行。在很多项目中,运动员间的比较因为牵扯到年龄、状态、赛事等客观因素,更像是关公战秦琼,但国乒"地表最强12人"应该是最能准确衡量国手们实力的赛事,因为在高额奖金的诱惑下,大家不存在抽签作弊,不存在因故避战,不存在雪藏实力,也不存在心软和让球等一系列五花八门的借口,循环制赛事可以让运动员面对不同风格、不同实力的选手,完全释放自我,展现真实水平!陈梦就是在这样一项赛事中,以11战10胜,领先第二名2个胜场的压倒性优势获得冠军,也是在丁宁和刘诗雯两位大姐即将淡出的时刻,完成了自我正名。

此后的陈梦,状态更佳,一度在国内和国际赛场难求一败,并且连续4年夺得年终总决赛冠军,接连登顶全锦赛和世界杯,更是在奥运会上夺得两枚宝贵的金牌。

很多人认为笔者是陈梦的忠粉,但笔者只承认算是她的球迷,"粉丝"这个词是娱乐圈的舶来品,那是一种头脑发热的饭圈文化,体育迷关注的更应该是体育本身。笔者从不鼓吹她的颜值,这与竞技体育无关,也不逢迎她的人品,没有与她生活,压根并不了解,只有竞技表现才是球迷应该讨论的焦点。笔者曾追随国乒多年,对每一名球员都很喜欢,球员们只要能打出精彩的比赛,谁夺冠又有什么分别呢?直到奥运会后,尤其全运会和乒超联赛期间,满载而归的陈梦却遭遇了乒坛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笔者感到难以理解,开始用行动支持陈梦。

如果说曾经与李晓霞、丁宁等前辈的竞争是陈梦厚积薄发的起点,那么奥运会后舆论压力就是陈梦的心态蝶变过程。这两个阶段不正与蔡振华指导刚刚回国临危受命接手国乒时是一样的状态吗?在第一次困境后,陈梦没有沉沦,她连续夺得多项世界冠军;如今第二次困境渐近尾声,陈梦是否也能像天津世乒赛上的五虎将一样,给国人带来新的惊喜?

当然,如果陈梦无法在德班夺冠,无法站上巴黎的领奖台又能如何呢?她有奥运会和世界杯两大体育总局认可的单打世界冠军,也拥有22座各类世界冠军头衔,她并不是国乒历史上最顶尖的球员,甚至说历史上比她优秀的前辈有好多位,但她的成就已经足够璀璨夺目,让很多人难以企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