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喜歡體育,又是電影愛好者,所以筆者從《中國乒乓》立項時就一直關注。上映後,影片得到了多位世界冠軍的力挺,包括武大靖、王軍霞、范志毅等體壇明星紛紛爲其站臺,更是惹得人心癢難耐。筆者抽得半日閒暇,一個人去看了這部有些冷門的體育題材影片,隨着導演藝術化的鏡頭,回顧了蔡振華、馬文革、王濤、劉國樑、孔令輝等人30年前在國乒低谷時涅槃重生的那段歷史。

看完電影,心潮澎湃,作爲親歷過天津世乒賽的老球迷,內心不禁升騰出一種更深刻的感觸。在逆境中崛起,在絕境中涅槃,這是老一輩乒乓人傳承幾十年的傳統,這種精神讓筆者不禁聯想到了正處於職業生涯暮年的女乒隊長陳夢,她何曾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至暗時刻呢?

陳夢1994年出生於美麗的山東青島,受退伍軍人母親的薰陶,她很早就開始接受正規乒乓球教育,因爲遺傳了母親良好的運動基因,小陳夢不但對乒乓球有着濃厚的興趣,更展現出讓同齡孩子羨慕的天賦。她5歲練球,10歲進入省隊,13歲被國乒教練慧眼識珠,破格提拔到國家隊,同年便在澳大利亞青年賽上包攬女單、女雙、女團三項冠軍,從此一戰成名。17歲的陳夢在巴林世青賽上更是技驚四座,斬獲女單、女雙、女團和混雙四枚金牌,成爲中國女乒最炙手可熱的新星。

可以說,陳夢是幸運的,因爲她年少成名,青年得志,但她又是不幸的,雖然接連在中公賽和乒超聯賽中戰勝師姐劉詩雯和丁寧兩位國乒悍將,但在她的時代,卻遭遇了太多的頂尖好手,郭躍、郭焱、李曉霞、丁寧、劉詩雯、朱雨玲,這些隊友像夢靨(僅指賽場上)一樣籠罩着她,堪稱她的職業生涯"半生勁敵"。

所謂的勁敵,倒不是說某一個人能牢牢地壓制她,其實她除了與丁寧總交手平分秋色外,在與其他隊友的相互戰績上並不落下風,但是因爲隊內競爭太過激烈,她能夠以單打身份參加世界大賽的機會並不多,世乒賽與朱雨玲搭檔女雙,算是對她勤勉的最好褒獎,可惜兩度敗在正值巔峯的劉詩雯丁寧拍下。

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陳夢始終沒有停下腳步,即便有時會踽踽前行。在很多項目中,運動員間的比較因爲牽扯到年齡、狀態、賽事等客觀因素,更像是關公戰秦瓊,但國乒"地表最強12人"應該是最能準確衡量國手們實力的賽事,因爲在高額獎金的誘惑下,大家不存在抽籤作弊,不存在因故避戰,不存在雪藏實力,也不存在心軟和讓球等一系列五花八門的藉口,循環制賽事可以讓運動員面對不同風格、不同實力的選手,完全釋放自我,展現真實水平!陳夢就是在這樣一項賽事中,以11戰10勝,領先第二名2個勝場的壓倒性優勢獲得冠軍,也是在丁寧和劉詩雯兩位大姐即將淡出的時刻,完成了自我正名。

此後的陳夢,狀態更佳,一度在國內和國際賽場難求一敗,並且連續4年奪得年終總決賽冠軍,接連登頂全錦賽和世界盃,更是在奧運會上奪得兩枚寶貴的金牌。

很多人認爲筆者是陳夢的忠粉,但筆者只承認算是她的球迷,"粉絲"這個詞是娛樂圈的舶來品,那是一種頭腦發熱的飯圈文化,體育迷關注的更應該是體育本身。筆者從不鼓吹她的顏值,這與競技體育無關,也不逢迎她的人品,沒有與她生活,壓根並不瞭解,只有競技表現纔是球迷應該討論的焦點。筆者曾追隨國乒多年,對每一名球員都很喜歡,球員們只要能打出精彩的比賽,誰奪冠又有什麼分別呢?直到奧運會後,尤其全運會和乒超聯賽期間,滿載而歸的陳夢卻遭遇了乒壇前所未有的輿論風暴,筆者感到難以理解,開始用行動支持陳夢。

如果說曾經與李曉霞、丁寧等前輩的競爭是陳夢厚積薄發的起點,那麼奧運會後輿論壓力就是陳夢的心態蝶變過程。這兩個階段不正與蔡振華指導剛剛回國臨危受命接手國乒時是一樣的狀態嗎?在第一次困境後,陳夢沒有沉淪,她連續奪得多項世界冠軍;如今第二次困境漸近尾聲,陳夢是否也能像天津世乒賽上的五虎將一樣,給國人帶來新的驚喜?

當然,如果陳夢無法在德班奪冠,無法站上巴黎的領獎臺又能如何呢?她有奧運會和世界盃兩大體育總局認可的單打世界冠軍,也擁有22座各類世界冠軍頭銜,她並不是國乒歷史上最頂尖的球員,甚至說歷史上比她優秀的前輩有好多位,但她的成就已經足夠璀璨奪目,讓很多人難以企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