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复原清水红砖 园区以“水”设景

杨树浦路670号优秀历史建筑启动保护性修缮

在修缮现场,施工人员使用砖粉修缮技术,尽可能保留百年建筑风貌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杨树浦路670号是老怡和纱厂的旧址,也是恽代英烈士被捕的地方。1999年,这里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昨天,这个见证了上海近代工业和革命运动发展与变迁的优秀历史建筑,迎来了装修(修缮)工程开工仪式。之后,经过保护性修缮、功能更新,这里将被打造成为杨浦滨江又一个地标性建筑。

老建筑将焕发新生

老怡和纱厂始建于1896年,不仅是外资在上海开办的第一家纱厂,也是上海红色工人运动的阵地。1999年,此处建筑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杨浦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21年,老怡和纱厂门前被公布为红色革命遗址——恽代英烈士被捕处。

2004年,杨树浦路670号被划入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目前,该地块隶属于上海城投水务集团,部分厂房作为杨树浦水厂出水泵房集水资源研究中心使用。2021年,结合杨浦滨江整体功能提升,杨树浦路670号启动修缮工程。

杨树浦路670号优秀历史建筑装修(修缮)工程由城投水务负责建设。项目地块面积48000余平方米,建筑修缮面积约20000平方米,主要由大工场、废纺车间、空压站、仓库、大班住宅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组成。工程内容包括对6幢历史建筑作保护性修缮、功能更新,对厂区环境作整体规划、景观提升:一方面通过保护性修缮、室内装修和环境提升,完成对历史风貌的延续和建筑风格的传承;另一方面结合现代企业办公的功能需求,对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调整,提升建筑的使用性能。

清水红砖贯穿园区

园区内保留的6栋历史建筑经历史考证和研究,除空压站、大班住宅外,其余4栋体量较大的建筑均为清水红砖外立面。清水红砖外立面是近代工业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老怡和纱厂清水红砖正是上海近代早期建筑维多利亚风格的体现。因此,此次修缮工程将忠实复原建筑清水红砖的外观效果,彰显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风格。

清水红砖元素还将作为景观设计的主题,延续至场地设计中。红砖景观墙、红砖围墙、红砖铺地、红砖连廊等小品设计,都将清水红砖的肌理和颜色贯穿于整个园区。

此外,工程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项目地处杨浦滨江的地理特点,将重点对沿街厂房立面、塔楼及建筑天际线进行修复,同时突出建筑本身特点和工业装饰元素,将泛光照明灯具与砖墙深度结合,做到“见光不见灯”。

园区将以“水”作为主题,依次设置主入口喷泉水景、中部镜面水池、烟囱生态湿地,并依据地势条件及排水方向设置雨水花园和生态湿地,改善水循环,提升水环境。雕塑、小品将循环利用杨树浦水厂改造时拆下的设备,使“水,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建筑内还将敷设直饮水系统,进一步展示和运用城投水务近年来在高品质饮用水方面的成果。

本报记者 裘颖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