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董少鹏 

来源:鹏友来开会 

厉以宁教授于2月27日19时31分,永远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悲痛万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股市兴起之时,无数业界人士聆听他的教诲,得到他的指导和鼓励,并融入轰轰烈烈的股份制实践、资本市场实践之中。他提出的“自行车理论”“就业优先理论”历经时光洗练,闪耀持久的光辉。

我经常听厉以宁教授讲课,学习他的文章。作为记者,也多次采访他。从1992年8月全国人大成立证券法起草小组之日起,厉以宁作为组长,就站到了证券界的聚光灯下。直到1998年12月证券法正式通过,在长达7年多时间里,厉以宁为该法构建和出台倾注了难以计量的心血。他还主持了《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在此期间,我多次听他讲解证券法问题,也邀请他出席报社会议。

2000年10月起,一股否定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成绩的舆论寒流袭来,并直接冲击到监管思路和监管行为。2001年6月起,舆论因素叠加其他因素,导致股市行情大幅度下跌。所谓“股市赌场论”“高市盈率论”“全民炒股论”大肆传播,扰乱了市场发展氛围。面对这种情况,厉以宁、董辅礽、萧灼基、吴晓求、韩志国等五名经济学家,主动走到前台,在北京中关村科技会展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举行恳谈会,对有关股市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阐释,旗帜鲜明批评了否定股市发展道路的偏颇说法。当时,我在《新证券》周刊任主编,参加了此次恳谈会,并且组织了相关报道。

2002年1月15日,我执笔撰写《正确评价证券市场功与过》一文,以“评论员”名义发表在《证券日报》头版头条,明确提出,应当清理影响证券市场发展的错误思想,正确评价十年发展的功与过,维护投资者信心,维护市场稳定,维护国家利益。厉以宁教授看到文章后,亲自推荐给17位业内重量级人士阅读,其中包括周正庆同志。1月30日,时任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召集“市场分析座谈会”,董辅礽、曹凤岐、李扬、刘纪鹏、魏杰、李晓西、王松奇、吴晓求、胡坚等出席。大家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成绩予以肯定,提出应当进一步稳定预期、稳定信心,正视问题,但要坚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信念和基本方向。厉以宁老师因为人大有会,没有能出席那次会议,但他委托董辅礽老师表达了支持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发展中矛盾问题的意见。在随后的证监会有关会议上,他多次就此发表看法,表明态度。

时隔20多年,对于当时的场景,对于厉以宁老师的儒雅风范和坚定态度,我记忆犹新,感到就在昨天。随之年纪增长,厉以宁老师逐渐淡出了一线工作,但他经常对年轻学者予以鼓励,与大家交流学术,对经济热点问题发表意见。

曾经有一段时间,厉以宁老师对国内通货膨胀问题提出独到观点,即通货膨胀高一点不要紧、就业问题更为紧要。但他的这个观点不为一些人所接受。随后的事实反复证明,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就业问题远比通胀问题重要得多。厉老师提出的“自行车理论”,即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才能满足就业等民生福祉需求,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既是经济学理论,也展现了哲学大智慧。2003年3月后,厉以宁迎来又一个学术春天,他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就经济改革问题发表意见,受到学界和社会关注。

2017年至2018年期间,我与厉老师通过几次电话。2020年10月间,听说厉老师身体欠佳,我打电话表示问候。2022年3月,与友人聚会,听说厉老师状态不错,并相约一起去看望。但疫情反反复复,也就搁置下来。去年11月,疫情又出现波动,我打电话给他的秘书,秘书告诉我状态不错,我由衷地为老人家高兴。没有想到,敬爱的厉老师今天永远离开了我们。

厉老师是我国最早倡导股份制改革的著名学者,有“厉股份”之称。他经济学创新理论,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发挥了和发挥着巨大指导作用、推动作用。厉老师勤于调研,总是从第一线获得鲜活材料,继而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创新理论成果。他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讲述经济逻辑、经济策略、发展战略。

厉以宁教授离开了我们,我们深感痛惜!他为我国改革发展大业,为经济学创新发展,为企业改革发展,为资本市场创立和发展所作的贡献永存!他的英明永存!

【厉以宁教授】祖籍江苏仪征,1930年11月出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教授于1988年至2002年任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至2007年任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2012年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起任全国政协常委。

2023年2月27日19点31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