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好股市未來的故事中,看漲派多頭通過指出公司穩健的盈利來證明市場的樂觀情緒。但是這個故事中出現了裂痕——美國企業在利潤的軌跡和利潤本身的構成方面都存在令人擔憂的問題。

美國各行業的企業盈利增長速度明顯快於現金流入增速,這可能是一個不好的發展勢頭。瑞銀的數據顯示,在截至9月的一年中,標普500指數成份公司的收入(扣除攤銷和折舊)超過了其運營現金流14%,該數據不包括該指數成份的金融和能源公司。

換句話說,對於每一美元的利潤,只有 88 美分與現金流入相匹配,這是至少自 1990 年以來企業盈利狀況所發生的最大差異。發生這種情況的一種方式是,當拖欠公司的款項在付款實際到達之前被登記爲銷售額時,這是一種完全可以接受的會計處理方式,但當這種方式呈這種趨勢時,會引發市場焦慮。另一種方式爲,生產成本低估了作爲庫存建立所消耗的現金。

收益差距的擴大並非表明企業管理行爲不當,而是可能凸顯了現嚴峻的商業活動環境,從而引發了人們對企業韌性股票多頭所希望強調的可靠性的質疑。雖然上個季度美國企業的財務業績基本上好於預期,但虧損公司的數量仍徘徊在歷史新高水平附近。隨着美聯儲旨在通過抑制需求來打擊通脹,企業越來越處於盈利可能不能全面反映其財務狀況的境地。

康奈爾大學資產管理校友教授 Sanjeev Bhojraj 表示:“企業管理者面臨着巨大的財報盈利壓力,以至於他們使用了比過去更多的會計方法來使他們的收益看起來不錯。” “如果我的一美元收益沒有現金或負現金,那就是盈利質量差,因爲我所擁有的所有收益都只是會計調整後的收益。”

而企業盈利質量的概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受制於一系列活動部分。廣義地說,它衡量當前收益的可靠性,以及預測未來現金流的能力。例如,收入增加而現金流沒有相應增加,通常被認爲是好的跡象。

現在,問題普遍存在。根據瑞銀的數據,與資產相比,標普500指數公司存在這種無現金盈利的現象(會計術語中屬於應計項下的項目,其中管理層的判斷是計算的一部分)的數量,去年已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局面惡化的核心是庫存激增,庫存積壓在倉庫貨架或未售出的開發項目上。客戶所欠金額的增加也會產生類似的影響。

舉個例子,如機械製造商迪爾股份(DE.US) 截至今年 1 月的業績,該公司公佈的淨收入爲 82 億美元,而運營現金流爲 60 億美元。造成這一缺口的原因是應收賬款增加了 34 億美元——儘管提振了利潤,但這些款項尚未入庫達到收支平衡。

房屋建築商普得集團(PHM.US) 爲另一個例子。憑藉近 6.7 億美元的現金流,該公司去年錄得 26 億美元的利潤。而阻礙其現金增加的原因是23億美元的庫存增加,這些錢被用於沒有產生收入的製造業房屋。該公司指責聲稱供應鏈中斷將其施工週期由疫情之前的約90天延長至160天以上。

普得集團發言人Jim Zeumer表示:“更長的項目建造週期是公司庫存增加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 “隨着材料和勞動力可用性的提高,項目週期時間開始縮短,這將使庫存得以改善。” 而迪爾股份發言人對此拒絕置評。

結果是,企業盈利質量的惡化引發了市場的擔憂,尤其是因爲企業盈利經常被認爲是推動股市最新一次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股市反彈也使標普500指數現由去年10 月的低點上漲了17%。如果應計利潤的趨勢有任何指導作用,那麼企業實現積極的利潤可能都沒有那麼值得歡呼。

瑞銀美國股票策略主管基思帕克認爲,應計利潤的增長是一個跡象,表明美國企業盈利收窄的週期遠未結束,而今年市場對股市的上漲預期可能會破滅。

帕克稱。“這只是另一個標誌,表明美國企業盈利能力低於我們在頭條新聞中所看到的水平,而當你計算收益和經營現金流之間的差異時,這一楔形點表明,如果收益要趕上現金流,收益會面臨相當大的風險,下降幅度約爲15%。”

近來,衡量企業的盈利質量已成爲華爾街的一種消遣,主要由於投資者正於動盪不安的股市浪潮中尋找可靠的錨點。雖然標準普爾500指數不一定能反映成份公司逐季盈利的軌跡,但該指數確實會隨着時間的推移密切對市場進行跟蹤。

此前,Richard Sloan於 1996 年提出了“應計利潤異常”,其現在是南加州大學的會計與金融學教授,指的是一種模式,即應計利潤較高的公司往往比應計利潤較低的公司表現更差。這種關係自發現以來是否持續存在,已成爲學術界爭論的話題。Parker 和 Bhojraj 等研究人員認爲,應計利潤爲了解美國企業利潤的現狀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美國利潤停止增長的公司數量增加)

企業應計利潤的最近一次增長可能反映在疫情後的繁榮突然結束後的這一時期,企業領導人迫切需要維持利潤,而疫情後的經濟繁榮是由前所未有的政府刺激政策所推動的。而現在,隨着美聯儲繼續其積極的貨幣緊縮政策,許多公司正面臨着在需求放緩的環境中創造利潤增長的挑戰。

根據 Kailash Concepts Research 的數據,截至 1 月的 12 個月,羅素 3000 指數中約有 32% 的公司處於虧損狀態。在疫情流行之前,自 1978 年以來只有兩次出現無利潤的公司如此普遍的情況——分別是在 2000 年代初期的互聯網時代和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

“這些公司的領導團隊的壓力很大,”Quent Capital LLC 的創始人 Gregg Fisher 表示。“如果你準備好公佈公司的盈利狀況,並且你可以在某一項數據中從左到右的移動一分錢對收入進行調整,就可能會展現一次更積極的財報,而只要這是合法的,他們就會這樣做。”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