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時隔逾一年,德國總理朔爾茨當地時間週五(3日)任內第二次到訪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會談,烏克蘭局勢仍是主要話題。

沒有媒體隨行、沒有設宴、會後也沒有聯合發佈會或聯合公報,在德國媒體看來,這是一場格外低調甚至機密的閉門會晤。有美媒猜測,兩人或討論關於如何結束烏克蘭危機的棘手問題。

這也是俄烏衝突升級後,德國領導人首度訪美。一年前的2月7日,上任不久的朔爾茨與拜登在華盛頓會面後共同面對記者,拜登正是在這場發佈會上威脅,如果俄方“入侵”烏克蘭,“北溪-2”天然氣管道就會被“終結”。

閉門祕密會談,討論俄烏衝突“終局”?

根據白宮的說法,此次訪問旨在“重申兩國之間深厚的友誼關係”。兩人在閉門會議前對媒體發表講話,拜登對朔爾茨決定增加德國的軍費開支,並尋求能源供應多元化以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表示讚賞。朔爾茨則強調德美保持“步調一致”,稱跨大西洋夥伴關係“處於非常良好的狀態”。

據路透社3日報道,一名美國政府高官透露,拜登和朔爾茨當天的會晤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討論重點是繼續推動對烏克蘭的“全球聲援”,以及持續努力向烏提供安全、人道主義、經濟和政治援助的重要性。但兩國會後發佈的官方聲明幾乎都沒有提供更多談話細節,遑論任何可能達成的協議或計劃。

“飛機上空空如也”,德國《慕尼黑信使報》3日提到,朔爾茨從柏林飛往華盛頓的專機上只有親密幕僚和安全部隊,而非像以往一樣有25名左右記者隨行,“這對於如此重要的訪問目的地來說很不尋常”。不僅是媒體,美聯社稱,兩人高級顧問也被排除在談話之外。

朔爾茨在啓程前於德國聯邦議院的演講上也沒有概述他的計劃,這在柏林引起了擔心和不滿。德國最大的反對黨基民盟領導人弗里德里希·梅爾茨當地時間週四(2日)在聯邦議院對朔爾茨說:“你來華盛頓的目的是什麼? 你爲什麼要去那裏?你實際上應該在這裏解釋一下。”

《紐約時報》稱,柏林外交政策圈內有人懷疑這是否反映兩國領導人越發迫切地要找到結束俄烏衝突的新路線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日援引高級政府官員的說法稱,兩人在討論中應該分享了最近分別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的討論。

CNN認爲,朔爾茨還可能利用此次會晤向拜登提出他與其他歐洲領導人正在進行的有關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討論,以此作爲結束俄烏衝突的一種方式。報道稱,美國和歐洲官員越來越擔心,這場令人痛苦的衝突可能演變成血腥的僵局。這樣下去,雙方將越來越難回到談判桌上。

德國政府發言人黑貝施特賴特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我認爲他們兩人現在更關心的是未來的情況——烏克蘭未來幾個月的情況會怎樣?這對盟國爲烏克蘭提供的支持有何影響?當然他們肯定會討論一兩個其他話題”。

他還稱,有關朔爾茨行程安排的問題被“大量過度解讀”。他強調,這是一個“例外”,但並不反映任何嚴重情況,對總理而言這是一次“短暫的工作訪問”,而非國事訪問。

德美關係不和諧音,不只是“北溪”

朔爾茨對於此次訪問的不透明處理之所以在柏林引起爭議,部分原因還在於自拜登上臺以來,美德關係可謂起起伏伏。就在朔爾茨出發前不久,還出現了一樁外交不和諧的插曲。

今年1月25日,迫於美國的壓力,德國政府宣佈向烏克蘭提供德制“豹”式主戰坦克。上週日(2月26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卻稱,拜登原本不打算向烏克蘭提供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因爲美國軍方認爲它們在戰場上作用不大,但因德方以不交付“豹”-2坦克施壓選擇妥協。

按照沙利文的說法,爲了“聯盟的團結”和“確保烏克蘭得到它想要的東西”,“總統說,好吧,就讓我成爲自由世界的領袖。如果你們現在提供‘豹’-2坦克,我將來會提供‘艾布拉姆斯’。”《南德意志報》2月27日稱,沙利文的言論現在給人的印象是,拜登實際上是屈服於德國人的敦促。

對此,德國聯邦政府堅稱,向烏克蘭共同交付主戰坦克是協商一致作出的決定,德國領導人從未將提供“豹”式坦克與美國交付M1主戰坦克相掛鉤,只是雙方需要時間來制定武器交付的“共同方法”。

當被問及是否有一方在撒謊時,德國政府副發言人比希納說:“我在這裏根本不評價沙利文先生的這一聲明,而是向您展示聯邦政府和聯邦總理如何與美國總統舉行會談。這些都是很好的、建設性的會談,雙方在會談中一直重視能夠共同行動。”

美國前外交官傑弗裏·拉特克(Jeffrey Rathke)對法新社表示,這一事件表明“美國和德國之間的分歧可以彌合,但只有在某些情況下、只有在最高級別上纔有可能做到”。

法新社指出,由於嚴重依賴北約和美國的軍事保護,德國與美國關係相對親近。但拜登簽署的《通脹削減法案》(IRA)對綠色產業高額補貼,引發德國和歐盟的強烈反彈。有批評人士稱,在歐洲因俄烏而大幅上漲的能源價格而苦苦掙扎之際,該法案是最大盟友對歐洲的一記耳光。

德國工商總會(DIHK)1日的一項調查顯示,《通脹削減法案》已經在吸引德國公司到美國投資。據報道,頗具影響力的德國工業遊說團體——德國工業聯合會(BDI)表示,圍繞該法案的辯論是“對跨大西洋關係的考驗”,朔爾茨需要推動該法案的“改進”,以避免歐盟公司處於不利地位,並避免兩國之間爆發貿易戰。

此外,去年2月7日,朔爾茨上任首次訪美后的聯合發佈會上,拜登就公開向柏林施壓,要求其放棄與俄羅斯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拜登還威脅稱,如果俄方“入侵”烏克蘭,“北溪-2”天然氣管道就會被“終結”。在兩條“北溪”管道發生爆炸後,這句話也被不少人視作是美國蓄意破壞的“證言”之一。

德國在野黨聯邦議員蒂諾·克魯帕拉2日在聯邦議會公開辯論環節表示,朔爾茨此番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是詢問“北溪”管道遭破壞事件的最佳場合。德國聯邦議院議員塞維姆·達格德倫當天也表示,在白宮會談期間,朔爾茨必須要求澄清對“北溪”天然氣管道恐怖襲擊的責任,朔爾茨就這個問題必須對美國政府採取強硬的措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