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芳

[ 事實上,在湖北之前,已有吉林、北京等地車企推出過促進汽車消費的補貼活動,但補貼資金基本來自於企業自身,補貼範圍和力度也相較湖北更加溫和。由當地政府親自下場,拿出巨量財政資金刺激汽車消費的情況,在全國來看,湖北是第一家。 ]

燃油車史上最大幅度的降價,正在湖北上演。

連日來,“去湖北搶車!”登上各大網絡平臺熱搜。最高補貼9萬元的東風汽車旗下七大品牌56款車型讓購車消費者擠滿了武漢4S店。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湖北產燃油車扔出的“價格核武”,地方政府幾乎承擔了一半的補貼資金,但同時湖北又在瘋狂加碼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的投資,不僅武漢經開區、襄陽、十堰等傳統汽車城在新能源汽車賽道開啓“超車”模式,就連擁有獨樹一幟光電子信息產業的光谷也入局造車,湖北舉全省之力保住第一大支柱產業的決心已溢於言表。

根據今年初印發的《湖北省突破性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下稱《方案》),到2024年,湖北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力爭突破3000億元。武漢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今年的目標產能將超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30萬輛。

湖北扔“價格核武”救市

日前,由湖北省政府發起、武漢部分汽車製造企業和銷售企業共同參與的政企聯合限時促銷行動,讓沉寂已久的法系車4S店銷售人員,也突然享受到了“躺着把車賣出去”的待遇。

“沒車了!”撥通武漢一家東風雪鐵龍4S店電話後,記者還沒開口說話,銷售員便這樣回話並匆匆掛了電話。

記者隨即來到該店走訪發現,4S店展示大廳內人頭攢動,一幅春節前菜市場的熱鬧景象,銷售人員衝着購車人羣大喊“沒現車了,先交定金預訂”,記者看到幾位購車人正拿着單據在收銀臺前排隊付定金。

“雪鐵龍C6以前一個月賣不了10輛,現在一天就能賣上百輛。”一位銷售人員說,“原價21萬的B級車,直接12萬提走,相當於打對摺,還有A級SUV雪鐵龍C3-XR只要5萬元就能開走,跟同價位的五菱宏光MINI EV哪個更香?”

事實上,在湖北之前,已有吉林、北京等地車企推出過促進汽車消費的補貼活動,但補貼資金基本來自於企業自身,補貼範圍和力度也相較湖北更加溫和。由當地政府親自下場,拿出巨量財政資金刺激汽車消費的情況,在全國來看,湖北是第一家。

汽車產業是湖北省第一大支柱產業。2021年,湖北汽車產業營業收入6941.77億元,佔全省規上工業比重14.1%。湖北也是全國汽車產業鏈條最完整、集羣最突出的省份之一,集聚25家頭部整車廠、1400多家零部件企業、1578家汽車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直接和間接帶動了數百萬人的就業。

在燃油車時代,湖北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版圖上不可忽視的一極,2021年湖北汽車產量209.9萬輛,僅次於廣東、上海和吉林,位列第四。

但在近年愈演愈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突圍中,湖北逐漸落後。2021年209.9萬輛湖北造汽車中,新能源車產量只有14.88萬輛,雖然同比增長了3.8倍,但整體規模並不靠前。同期,上海新能源汽車產量爲63.2萬輛,廣東53.5萬輛,廣西48.62萬輛、陝西27.41萬輛、安徽25.2萬輛、浙江25萬輛、江蘇20.5萬輛,都領先於湖北。到2022年,重慶汽車總產量也一舉超過湖北,主要差距同樣來自新能源汽車。

再看湖北龍頭車企東風汽車公司,2022年,東風汽車總銷量246.45萬輛,同比下降11.19%,在中國七大國有汽車集團中排名墊底。今年1~2月,東風汽車累計銷量296796輛,同比下降49%。此次降幅最大的東風法系車,過去一年總銷量只有五六萬輛,不足巔峯時期銷量的1/6。而作爲東風汽車近年來的種子選手,東風日產與東風本田去年在中國的銷量也分別同比下滑20.9%與17.8%。

據統計,大幅降價促銷以來,東風本田在湖北省的25家特約店日均賣車294輛,較2月增長359%。神龍汽車日均訂單量大增984%,其中降幅最大的雪鐵龍C6更是一車難求。自“車十條”實施以來,武漢經開區已兌現政策資金5700多萬元,約1.6萬名購車消費者獲益。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湖北僅僅靠降價穩住汽車產業大盤不是長久之計,“天價補貼”的去庫存、促銷量的短期效果已經達到,接下來只有加碼佈局新能源賽道,才能保住行業地位。

下一代汽車生態圈加速形成

事實上,志在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羣的湖北,已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賽道上開啓“超車”模式。

《方案》提出,湖北要發揮東風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明確重點城市定位,加強城市間協同,打造以“一谷”(“中國車谷”)爲核心、“一廊”(“漢孝隨襄十”汽車走廊)爲支撐、“多點”(“宜荊黃黃”)協同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以武漢爲引領,“漢孝隨襄十”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萬億元級汽車產業走廊邁進。

過去一年,素有“中國車谷”之稱的武漢經開區“二次創業”起航,幾乎每個月都有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的汽車產業鏈項目落戶、開工。日本愛機、八千代天窗構件、法利貝爾空調總成等20餘個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超過500億元,涵蓋新能源整車、動力電池、氫能源、自動駕駛、車聯網、汽車芯片、研發設計、核心零部件、汽車銷售等領域。

東風本田新能源工廠(又稱“東本四廠”)施工現場焊花閃動,10公里外的猛士電動豪華越野車車間內正在安裝設備,在雲峯工廠生產的東風日產電動車已駛向市場,神龍汽車也在加快電動化轉型……東風公司與武漢經開區開啓新一輪五年戰略合作。

總投資80億元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廠竣工,首批超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即將交付,“新能源汽車最強大腦”IGBT功率芯片模塊啓動二期建設,中創新航武漢基地首批動力電池產品下線,智新科技自主研發的電驅動總成實現量產……武漢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業串“珠”成“鏈”。

“漢孝隨襄十”汽車走廊上,襄陽汽車產業去年實現產值2412億元,居全國十大汽車工業城市第九位,與武漢構成全國十大汽車工業城市裏的“湖北雙子星”。2022年,襄陽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同比增長59.2%,總投資100億元的比亞迪襄陽產業園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今年1月底,東風公司在襄陽追加投資百億元打造20萬輛產能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到2025年,襄陽新能源汽車預計整車產量突破20萬輛、產值達到800億元。同時,依託豐富的磷礦、硅礦資源,襄陽還在培育壯大磷酸鐵鋰、多晶硅、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等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龍蟠科技、吉利集團、萬潤新材料等一批投資過百億元的重大項目在此落地。

“東方底特律”湖北十堰也在奮起直追,力拓新能源車全產業鏈。目前,十堰具備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資質企業達8家,已形成東風商用車、東風華神、東風小康、易捷特、三環汽車等企業爲主的新能源整車研發生產格局。去年該市全年生產新能源汽車10.7萬輛,同比增長77%,其中,出口5.5萬輛,同比增長57%。

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光谷在汽車“軟實力”“硅含量”方面也逐漸形成競爭優勢,並在2022年高調宣佈入局“新勢力造車”,力爭在2025年產業總規模達3000億元,帶動“光芯屏端網”擴容升級。武漢市政府也要求光谷、車谷“雙谷合作”“光車聯動”,促進光電子信息產業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汽車與通信、地理信息、智能製造等領域跨界融合。

業內專家表示,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下半場的角逐中,湖北能否打破現有格局,抓住新能源汽車智能化轉型風口,實現彎道超車,最終還需購車消費者決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