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宋婕 陳鋒 北京報道

今年以來,隨着多個管理規模上百億元的基金經理發生變更,基金圈“離職潮”“公奔私”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從大數據來看,近年來公募基金經理隊伍整體較爲穩定、人數持續淨增長,2022年基金經理離職率更是創下近十年來最低。而基金經理離任後的去向,也以公募“內循環”和從私募“淨流入”爲主,公募、私募之間已經形成了雙向流動的良好行業生態。

離職率降至10%以下

截至2023年1月底,15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已註冊基金經理3284人,管理各類公募基金10607只,公募基金規模達27.25萬億元。

近幾年,公募基金經理的流動愈發頻繁儼然成爲業內共識,但總體數據顯示實際情況不然。

2018年以來,基金經理人數分別爲2025人、2237人、2588人、2865人、3262人,較上一年度分別增長了14.08%、10.47%、15.69%、10.7%、13.86%,呈逐年遞增趨勢;每年離職人數分別爲192人、206人、237人、299人、270人,離職率分別爲10.82%、10.17%、10.59%、11.55%、9.42%。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基金經理隊伍整體較爲穩定,人數持續淨增長。雖然離職的絕對數量有所增加,但相較於整體數量的逐年增長,離職率長期保持穩定,2022年度更是出現明顯下降,降到9.5%以下,爲近十年來最低,且爲近十年來首次降至10%以內。

基金經理的去向

在整個公募行業人員變動的浪潮中,對於基金經理離職原因的公告,以“個人原因”及“個人發展原因”爲主。

華東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業績表現好的基金經理可能是主動或被挖去更大或更心儀的平臺,也有基金經理是因業績考覈等因素離職。

天相投顧報告認爲,基金經理變動是正常的職業調整行爲,投資者應理性看待。

對於基金經理離任後的去向,數據顯示,流向以“內循環”“淨流入”爲主。2018年以來新註冊基金經理人數分別爲457人、406人、438人、604人、631人,其中來自本機構投研梯隊及其他公募機構引才的人數佔比分別爲61.49%、69.95%、53.42%、82.45%、59.43%,從來源上看仍以“內循環”爲主。

“公”而優則“私”曾經是部分基金經理的職業轉型路徑,但近年來,部分“奔私”基金經理開始選擇迴歸公募。如2021年於洋“奔私”一年後重回富國基金,2022年韓會永重返公募基金行業在合煦智遠擔任副總經理。

“公”“私”之間的雙向流動也成爲基金投資管理人員職業發展的新路徑。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公募基金對來自其他行業機構的“老將”“新人”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形成了雙向流動的良好行業生態。

法規、投研、薪酬共振

但無論如何,基金經理離職對所管理的產品投資風格、投資邏輯等都會產生很大影響,也會使得基民的持基體驗不佳。隨着基金經理離職現象愈發密集,這也引起了監管的關注。

2022年,證監會先後修訂發佈《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等法規,要求公募基金管理人建立員工離職靜默期制度,對知悉基金投資交易等非公開信息的崗位人員設置一定期限的離職靜默期,要求基金經理離職6個月後才能到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任職,離職一年後才能到私募基金、保險資管、銀行理財等非公募機構任職。

這意味着,公募基金經理離職後,發行管理新產品的時間有所延長。

除了完善法規,基金公司也在着力打造平臺化、團隊化的投研體系。首先,通過集聚整合內外部資源、內部研究共享等多種措施,打造統一的投研平臺,爲公司整體投研活動提供基礎;其次,由風格相近或不同策略的投資人員組成投資團隊,依託投研大平臺,在遵守統一風控標準的前提下進行特色化、專業化發展,不斷做專做深;第三,在投研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建立客觀、清晰、可預期的培養路徑,形成科學、穩定的人才梯隊,提升人才儲備的“厚度”,做好投研能力的積累和傳承。

薪酬制度也成爲約束基金經理流動的手段。基金公司將長期業績表現及合規風控水平等指標作爲投研人員重點考覈要求,強調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的穩定性。在績效考覈方面,着重考覈長週期表現,設置投研專業能力等指標;在薪酬激勵體系方面,嚴格執行薪酬遞延制度、建立完善績效薪酬跟投機制、實施違規責任人員薪酬止付及追索扣回機制,注重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相結合。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