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停業呢?太無賴了,我3萬8的護理套餐還沒做,貸款還得繼續還,這不是坑人嗎?”在得知新生醫療美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生醫療”)停業的消息後,張飛憤怒地說道。

1月30日,據新生醫療員工曝料,公司內部羣發佈的《新生醫療美容集團有限公司函告》顯示,“公司自身長期虧損經營扭虧困難,現已明顯缺乏償債能力,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決定自即日起停止一切經營活動,進一步覈查公司資產和負債,覈查完畢後,依法進行重整或申請破產。”

天眼查及官網信息顯示,2016年正值植髮行業風口,新生醫療在南京成立,主要從事植髮業務,在北上廣深以及多個二線城市均設有門診,其參投控股的企業多達68家,從企業名稱來看,以門診醫院公司爲主。

全國知名的連鎖植髮機構突然爆雷,這給了張飛當頭一擊。這不僅意味着,他在2022年雙十一期間購買的價值38000元護理套餐打了水漂,更糟糕的是,這筆費用是通過貸款支付,分24期還款。現在,張飛不僅無法如期使用護理套餐,還因此背上債務,加上此前手術及相關治療的貸款,他需每個月定期還貸近5000元。

“消費者在申請相關醫美類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時,一定要選擇具備合法資質的正規金融機構,避免未來陷入借款糾紛或遭遇暴力催收。消費者貸款美容前要審慎評判自己的經濟條件和還款能力,被要求向貸款機構提供虛假的資質證明和單位月薪,以證明還款能力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北京君都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法律部主任張文波告訴時代財經,“要警惕不法分子‘套路貸’騙局,如發現權益受侵害,應保存好相關證據,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90後借貸10萬植髮

2021年5月,30歲的張飛無意間在網絡上點擊了新生植髮的廣告,隨後便有客服打電話聯繫他。因不忍脫髮困擾,張飛決定去新生醫療廣州門診部看診。

“他們當時說20公里免費接送我,我離門診比較遠,當時客服給我安排了一個滴滴專車,我就去了。”張飛告訴時代財經。

門店的服務以及“全國連鎖”的大品牌頭銜給張飛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尤其是店內可提供貸款支付手術費用,更讓張飛篤定在新生醫療進行植髮手術的選擇。

“第一次手術19000多元,術後護理11000多元,種植聯合治療又花了3萬元,雙十一還辦理了一個護理套餐,38000元。”爲了植髮,張飛在新生醫療前後累計消費了近10萬元,且均是通過貸款來支付。

申請貸款的過程均由新生醫療的客服幫助完成,張飛僅提供了身份證號碼以及自己和直系親屬的聯繫方式。

“我沒有那麼多錢,申請貸款的資料是新生的人提交的,收入也是他們填的。”張飛告訴時代財經。

據張飛稱,貸款機構系由與其對接的新生醫療客服推薦,爲即分期和度小滿,累計四次貸款需要支付的利息約爲5萬元,每個月需要還款近5000元。

然而,爲植髮花費10萬元並背上網貸後,張飛並沒有等來一頭濃密的頭髮,而是在元宵節後收到了新生醫療停業的消息。

“我現在也不敢告訴家人,如果我老婆知道,可能會離婚,這些年打工掙的錢全部花在這頭髮上了,想起來覺得自己太傻了。”張飛對時代財經說。

張飛在皮革廠工作,一個月工資3000~4000元。此前,他準備存錢買一輛10萬餘元的車,已經付了4000元定金。但爲了植髮,他暫停了買車計劃,4000元的定金也因此打了水漂。

在新生醫療的消費者維權羣中,出現這樣情況的不止張飛一個人。

黃維康今年24歲,已經被脫髮問題困擾了兩三年。2022年12月,黃維康對比了雍禾植髮、碧蓮盛植髮以及新生醫療三家植髮機構,出於經濟考慮,他決定選擇可以提供貸款服務的新生醫療。

2022年12月24日,對接黃維康的新生醫療客服人員幫助其申請了融易分期的貸款,主要系購買24000元的植髮手術套餐,而申請貸款時他本人並不在場,整個過程中僅提供了身份證信息、手機驗證碼以及還款的銀行卡賬號。

然而,這場植髮手術卻最終因新生醫療停業而無法完成。與張飛一樣,因擔心徵信出問題,目前黃維康也在定期還貸款。

據時代財經瞭解,已有東莞地區新生醫療的消費者貸款出現逾期。該消費者向時代財經提供的逾期提醒短信顯示,貸款機構是海爾消費金融。

時代財經從新生醫療內部員工處瞭解到,推薦客戶使用貸款確有此事,海爾消費金融、即科金融(即分期)、融易分期均與新生醫療有合作。

得知新生醫療停業以來,張飛幾乎每天都在後悔和苦惱中度過,“怎麼辦呢”“還能要回來錢嗎”等問題始終纏繞着他。目前,張飛打算聯合其他消費者一起去法院上訴。

如何避免落入“美容貸”陷阱?

近年來,脫髮人羣持續擴大。據媒體報道,《中國人頭皮健康白皮書》顯示,中國受脫髮問題困擾的人約有2億,發病率高且日趨嚴重,每年以15%至18%的增長速度快速發展。未達30歲的90後脫髮比例已經高達36.1%,甚至有超五成的大學生表示已經開始脫髮。

飛和黃維康均是90後,在大衆看來,他們尚屬於相對年輕的羣體,但因工作壓力、熬夜等問題,脫髮問題隨即找上門來。

張飛對時代財經坦言,皮革廠的工人也會有脫髮困擾,“我有個兄弟老是背後笑話我,我老婆也嫌棄我,每個人都有愛美之心,感覺自己形象不好影響自信”。黃維康也提到,“我可以接受自己丑,但是不可以接受自己禿,我是有點自卑的,而且現在到了適婚年齡,要是被看到頭頂禿了,談戀愛都麻煩。”

近年來,在脫髮人羣擴大以及顏值經濟的驅使下,“頭頂”生意火爆,一大批植髮機構迅速崛起。天眼查數據顯示,2014 年植髮相關企業還不足100家,2015年之後每年有100家以上的植髮機構註冊。

植髮也已不再是中年人的專屬。根據中國網報道,雍禾植髮大數據顯示,植髮羣體中20至30歲的年輕人佔據57.4%,其中“90後”成爲植髮消費主流,00後也已經加入植髮大軍行列。

不過,在一系列蓬勃發展下,如植髮機構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和貸款等問題也頻頻發生。

張文波認爲,植髮是一種從根本上解決禿頂、脫髮、髮際線不美觀等問題的美容外科手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規範醫療美容相關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倡議》的倡議提出,金融機構不與任何不法醫療美容機構開展合作,不向任何不法醫療美容機構客戶提供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

“目前市場上的‘美容貸’分幾種模式,如果只是單純的分期付款,很難說其違法,但如果變相引誘超額消費,則會違反借貸基本規定。”張文波對時代財經分析指出,“消費者首先要保存好所有證據,第一時間找商家協商,同時保存好涉事機構的相關信息,儘早收集相應的合同、支付憑證以及相關的聊天記錄,爲日後維權做準備。”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張飛、黃維康均爲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時代財經APP”(ID:tf-app),作者:文若楠,編輯:朱白,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