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從小就覺得自己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好像自己是個奇葩。

奇葩,也正是小學老師給他起的外號。

上課時,老師看到他望着窗戶出神,叫了他好幾次都沒回應,於是讓他叫家長:‘別的小孩都在認真上課,就你家孩子不認真。’”

事後,他對母親說:“當時我看到在兩片玻璃之間有一隻蝴蝶,我能很清晰的看到它的飛行軌跡和翅膀上的花紋,它的飛行是呈∞型的,我感覺它可能在傳遞某種信息,可能它在求救......”

這就是對於同一件事,老師和他給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故事版本。

老師給出的版本是一個不認真聽講的壞小孩的故事,他給出的版本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並仔細觀察的好小孩的故事。

朋友的故事版本完全說得通,因爲他的好奇和專注,他完全忽略了蝴蝶之外的其他信息,這也展示了他有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的能力。

可惜,這個版本的故事被壓制了,他和他的父母都接受了老師給出壞小孩的故事版本。而在此後幾十年的人生裏,他一直感到自己與外界是格格不入的,總覺得自己是有問題的,這讓他長期處於內耗中。

這就是同一件事的兩個不同版本。‍‍‍‍‍‍

01

其實,任何事都至少存在兩個不同版本的故事。

一種是外界給的版本,另一種是我們自己的版本。

前者通常是一個壞版本,描述了我們是多麼的失敗、多麼的錯誤;而後者就是我們自己的版本,通常是一個好版本,描述了我們內在的品質和力量。

就像老師給的版本和我朋友自己給的版本那樣。

但是,外界給的壞版本往往壓過了我們自己給出的好版本,並完全覆蓋了好版本的故事。

這就會導致兩種結果。

第一種結果是:在壞版本與好版本之間,不斷掙扎,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二種結果是:完全接受了並認同了壞版本的故事,認爲自己就是故事裏描述的樣子,因爲看不到自己內在的品質和力量,從而變得自卑。

其實,大部分人都會同時出現這兩種情況,只是比重不同。

所以,我會說:你認爲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爲什麼樣的人。你爲自己講述什麼樣的故事,你最終就會成爲故事裏的那個人。

這在心理學上就叫:自我實現的預言。

心理學家們做過實驗,他們找來一羣小孩,分成兩組,對第一組說你們是天才,對第二組說你們只是普通人。

實際情況是:這羣小孩都在一個水平線上,但是到了期末智力測試時,天才組的孩子表現出了更明顯的智力增長。

可見,我們講述的關於自己的故事,以及周圍人講述的關於我們的故事,會逐漸塑造出我們自己的樣子 - 也許是奇葩,也許是天才。

02

當我們講述一個關於自己的好版本的故事時,比如講述自己是個理智的人,即便當時的你可能還不是一個理智的人,但一旦你有了這樣一個目標和方向,你就會在潛意識中爲之前行和努力,並最終在不同程度上成爲這樣的人。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講出自己的故事,講出那個被掩蓋的好版本的故事。

而不是被外界所講的關於我們的故事所掩蓋。

就像我這位朋友,我希望當他再次講起自己的童年時,不再說自己是個奇葩,是個不認真聽課的壞孩子。

相反,我希望他能說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專注,說出自己身上閃閃發光的優點。

朋友的老師之所以會給出那樣的故事版本,是因爲老師知道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知識能夠改變命運,所以必須好好學習認真聽講。

老師想通過批評促使他進步,於是就創造了一個壞小孩的故事版本。

老師的想法和做法錯了嗎?

不能說錯。

但,故事從來都不是隻有一個對的版本。

我們需要更多的版本。就像我這位朋友,他既要看到自己的好奇心與專注力,也要看到認真聽講和學習的重要。

如果他能看到兩個版本,那他就不會一直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是個奇葩,從而產生很大的精神內耗。

可惜的是,我們很容易被外在評價影響,於是就對壞版本的故事信以爲真,以爲那個版本中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從而抹殺了自己身上的優點與可能。

不得不說我們都是這方面的天才。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講出自己的故事,講出那個好版本的故事。

03

可是,如何才能講出自己的故事版本,講出那個好的故事呢?

我爲大家提供了三種具體方法。

方法一:矛盾法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普通、很平淡、很平凡,實在沒什麼故事好說,一點兒也不精彩。

那麼這時,又該如何講出自己的故事呢?

你可以用矛盾法,也就是向相反的方向去探索。

比如:問問自己,在我的生活中,平凡中的不平凡是什麼?平淡中的不平淡是什麼?普通中的不普通是什麼?

比如:你覺得自己有一種無力感,那麼你就可以問問自己 - 無力中的有力是什麼?

雖然無力,但依然掙扎着尋求解決方法,爲了找到解決方法,持續不斷的探索甚至感到痛苦,其實就是一種有力,是一種頑強的生命力。這就是無力中的有力。

比如,你覺得自己很不勇敢,那麼你就可以問問自己 - 不勇敢中的勇敢是什麼?

這時你可能忽然發現,敢於說出和麪對自己的不勇敢,其實正是一種勇敢。

就像我這位朋友,當他老師給出一個壞版本的故事時,他可以問問自己或父母 - 這個故事裏壞孩子的“好”是什麼?‍‍‍‍‍

這時,他們就會發現,原來這個“壞孩子”身上還有那麼多好的特質 - 好奇心與專注力,從而就能講述一個新的故事。‍‍‍

方法二:故事背後追問法

“故事背後追問法”,就是去追問自己:

背後的不容易是什麼?

背後的付出是什麼?

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背後的渴望是什麼?

背後的不爲人知是什麼?

背後的XXXXX是什麼?

就像剛纔那個故事,我們就可以追問一句:“在不認真聽課的壞小孩背後是什麼?”

這時,我們就會發現,壞小孩的背後是對世界的好奇。

“背後”這兩個字所反映的往往是我們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也就更可能是我們自己真實的故事。

雖然這個聲音會被外界忽視,但其實它一直都在,去聽見、去挖掘就可能爲我們帶來自己版本的故事。

你知道,國漫《中國奇譚》裏浪浪山的小妖怪爲何會引起那麼多勞動者的共鳴嗎?

因爲外界給的職場故事版本都是霸道總裁,都是成功者的故事。而我們很多人真實經歷的故事與之相比是失敗的、是不被看好的、是所謂“平庸”的。

而當有一部作品真的講出了這個故事時,我們就找到了內心的共鳴,得到了心靈的治癒。

可見,當我們能夠看到自己內心的故事,或者是講出自己內心的故事時,療愈就發生了。

方法三:比較學習

這是一個長期主義的方法,需要你持續不斷的做。

比較學習通常是跨文化、跨學科的。

如果你看過流浪地球和好萊塢同類型的電影,你才能對兩者故事版本的不同有清晰的感受。

如果你不僅學過文化藝術,也學過科學技術,你才能既從理科生的角度講一個故事版本,同時還能從文科生的角度講出一個故事版本。

比如:我的一位心理諮詢師朋友對自己的性別認同一直在鬥爭。

直到有一天,她對我說這個問題突破了,她看到了自己身爲女性的價值,因爲她在自然科學的書籍中讀到了女性在生物演化中所處的地位。

之前,她從心理學上無法突破的性別認同問題,忽然從自然科學上突破了。這就是比較學習帶來的價值。

當我們有了足夠的比較學習、跨文化、跨學科學習,我們就有了講述自己故事的多個不一樣的視角 - 可以是文科視角,也可以是理科視角;可以是女性視角,也可以是男性視角;可以是當前視角,也可以是跨越百萬年的視角;可以是固定視角,也可以是進化視角;可以是年輕人視角,也可以是老年人視角......

當這樣的故事被講述出時,它一定是真實的、多元的、豐富的、立體的。

當我們講出這樣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時,我們也就得到了深度的自我療愈。

最後的話

最後,我想邀請你來想一想:對於自己,你都有哪些壞版本的故事?你周圍的人都對你講述過哪些關於你的壞版本的故事?

在看了今天的文章後,你又會講出哪些不同於這些壞版本的關於自己的故事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艾菲的理想”(ID:aifeidelixiang),作者:艾菲的理想,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