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上市险企前2月保费“四升一降”,寿险分化明显,财险持续高增

截至3月16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1-2月保费收入悉数出炉。

据《国际金融报》统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今年前2月实现总保费收入7576.64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仅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微降,其余四家均呈上升趋势。

具体来看,今年前2月,中国平安(集团)原保费收入1922.56亿元,同比增长4.97%;中国人寿原保费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1.95%;中国人保(集团)原保费收入1667.07亿元,同比增长4.69%;中国太保(集团)原保费收入1064.48亿元,同比增长1.53%;新华保险原保费收入463.53亿元,同比下降0.07%。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刘欣琦、谢雨晟认为,当前寿险行业仍处在改革调整阶段,预计2023年在居民保险理财需求持续增长、寿险转型成效逐步显现、疫情放开减小线下展业冲击,以及业绩低基数等因素影响下,带来NBV(新业务价值)的边际回暖;财险行业在去年维持高景气度,预计综改后,龙头险企在保费增长及盈利能力等方面“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

股价被低估?寿险改革成效如何?中国平安业绩发布会回应市场关切|财报眼

3月16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联席首席执行官姚波、首席投资执行官邓斌、首席运营官付欣出席会议。

据最新披露的2022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83.65亿元,同比增长0.3%,实现归母净利润837.74亿元,同比下降17.56%;营运ROE为17.9%。同时,该公司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为每股2.42元,同比增长1.7%。

发布会上,中国平安管理层针对集团业绩表现、寿险改革成效、股价及现金分红、未来投资计划等外界颇为关注的问题一一回应。

145家险企偿付能力扫描:15家不达标,还有6家贴近“红线”

根据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有15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12家为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1家为风险综合评级满足监管要求但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2家为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均不达标。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对保单持有人履行赔付义务的能力,关乎险企自身的生存、行业的稳定、保单的安全,是检验保险公司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指标。

15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险企包括8家财险公司和7家寿险公司。如何提升偿付能力,成为这些险企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