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教育報

近日,多家媒體呼籲不能讓惡俗的網絡“爛梗”毒害孩子。較之中小學生,幼兒正處於語言發展的敏感期,精神發展有獨特的節律,遭受的傷害更加持久和隱蔽。在筆者調研的十餘所幼兒園中,已有不少幼兒將“老六”“綠茶”等惡俗網絡流行語掛在嘴邊,這種現象在鄉村幼兒園尤甚,值得關注和警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應“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家庭、園所、社會須圍繞此目標共同努力,守護美好童年。

網絡流行語是指產生於虛擬網絡社區,反映社會心態,並在全社會得到廣泛傳播的詞彙或語句,具有情境性、多變性、互動性和傳染性。其中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帶有粗魯、庸俗傾向的被稱爲惡俗網絡流行語,具有情境再造和意義消解的屬性,主要從以下三方面損害幼兒心理健康:一是破壞幼兒感性經驗習得。產自網絡直播平臺和短視頻軟件的惡俗網絡流行語,伴隨着誇張的聲光刺激。幼兒在模仿時神情浮誇,劇烈的短時感官刺激會損害幼兒正常的感性經驗習得過程,消解幼兒專注力。二是誘發幼兒語言暴力,傷害同伴。惡俗網絡流行語多帶有詆譭、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特徵,易誘發幼兒暴躁情緒,造成同伴的情緒傷痛和精神創傷。三是衝擊幼兒正在形成的價值觀體系。幼兒的精神成長是循序漸進的,需要真、善、美的滋養,而惡俗網絡流行語會解構幼兒尚未完全形成的社會認知體系,阻礙幼兒全面、正確地認識社會。

惡俗網絡流行語是成人虛擬媒介侵蝕幼兒現實生活的表徵。當下的幼兒自出生起便存在於被成人掌控的網絡空間之中。一方面,幼兒父母的閒暇時光常在數字屏幕前度過。幼兒會不加辨識地模仿成人,將網絡媒介作爲重要的娛樂方式。在缺位的監管和耳濡目染之中,幼兒過早地沉迷於虛擬媒介的短時感官刺激。另一方面,幼兒對成人虛擬媒介的事實性認知不足,難以清晰判斷虛擬和現實,極易模糊自我角色,不分場合、對象地習得惡俗網絡流行語,並在現實生活中肆意使用。

防治惡俗網絡流行語肆擾幼兒園的純真環境,需要營造出全社會風清氣正的氛圍,合力建構起保護盾。一方面,我們要建立起網絡信息分級機制,能識別惡俗網絡流行語,充分認識其對幼兒的危害;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做法,支持幼兒以稚樸的現實生活抵制惡俗網絡流行語。

一是冷靜關注,不公開強調。教育作爲一種面向兒童可能生活的善意干預,必須理解時代,理解兒童。家長和教師需要先行判斷幼兒是否真的理解惡俗網絡流行語的含義。如果是非理解性習得,單獨向幼兒說明不可以使用的原因。如果是理解性習得,成人應當反思自身言談舉止及外在負面因素,及時糾正,做好榜樣。在園所內,教師發現幼兒使用惡俗網絡流行語後,也應單獨教育,不進行相關的集體談話活動,切斷惡俗網絡流行語在幼兒之間的互相傳播,避免擴散。

二是建立“把關人”機制,過濾不良信息。家長需要以身作則,不使用惡俗網絡流行語,把控幼兒接觸成人虛擬媒介的頻次和時長,預先審覈幼兒觀看的內容,甄別出不良信息。教師需要和家長保持溝通,共同監測並過濾掉幼兒身邊潛在的惡俗網絡流行語。針對幼兒由祖輩教養的情況,園所要積極提供網絡媒介“白名單”,幫助祖輩篩選信息。

三是迴歸現實,陪伴幼兒發現生活的美。將幼兒從惡俗網絡流行語中解救的根本之策,是用豐富且美好的現實生活置換虛擬世界。成人從網絡中走出,陪伴幼兒迴歸現實生活。父母可以帶領幼兒去拜訪鄰居,去鄰近小店購物,在公交站臺等待公交,與乘客交談;幼兒園可以合理安排幼兒的活動時間,保障幼兒自主散步、單獨交流的機會;社區可以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公共聚集場所,支持親子活動……

如此長期堅持,幼兒方得以按照自然的節律成長,學會辨別虛擬與真實,在真、善、美中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享受美好童年。

(作者單位系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