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今年北京碩博畢業生人數首次超過了本科生。”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副主任蘇秀麗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此專家表示,碩博研究生畢業人數超過本科生是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要不斷提升和教育綜合水平不斷提高的結果。但碩博研究生加入就業招聘市場未必會對本科生造成很大的壓力,人才需求是多層次的,碩博研究生的優勢在於較高的專業基礎與科研能力,本科生則具有更強的可塑性和更寬的就業方向,本科生不必過於焦慮,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纔是核心和關鍵,而非過於注重學歷的高低。

非全國趨勢

來自人社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將達到1158萬,同比增長82萬人。具體到北京,今年高校的畢業生數量將達到約28.5萬人,同比增長1.7萬人,創造了歷史新高。同時,今年北京高校畢業生呈現出一個新的變化趨勢,研究生(碩士和博士)的畢業人數首次超過了本科生。

“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畢業人數超過本科生人數並非是全國的趨勢,是北京市特有的現象。一方面北京市高等教育比較發達,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的學校較多;另一方面北京市經濟水平發達、就業機會廣泛,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會選擇來北京讀研深造。”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產業經濟中心主任宋向清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以教育部公佈的相關名單來看,華北地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普通高校共有86所,其中北京47所、天津13所、河北11所、山西8所、內蒙古7所,北京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普通高校數量佔了華北地區總數量的55%。上述高校同時也具備了碩士學位授予權。

“碩博畢業生人數高於本科生是一種社會進步的體現,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社會對於高學歷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從個人角度層面,則體現了當代年輕人具有更高層次的追求,具備更強勁的上進心”。宋向清進一步分析稱。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學院副教授陳建偉看來,北京碩博畢業生人數超過本科生人數還與近年來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有着直接關係。2020年教育部宣佈擴招18.9萬名研究生,北京市作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頭部聚集城市,研究生培養能力相對較強,擴招的規模也因此較大。

多位業內專家認爲,北京市碩博研究生畢業生數量高於本科畢業生數量,也反映了目前高學歷人才過於集中於某個區域的現象。

宋向清認爲,未來需要將博士碩士招生點進行均衡化佈局,在全國不同地區均衡分佈,不要過多集中於一個城市,這樣不僅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也給了高學歷人才更多發揮自身才能的機會。

在陳建偉看來,除了需要在學校空間佈局上進行優化之外,我國碩博人才結構自身也需要進行優化,適當擴大社會緊缺和急需型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模。例如,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等相關學科專業人才正是當前社會緊缺的人才,政府需要調整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將更多的招生指標和教育資源向相關領域傾斜。

各具優勢

大量的碩博研究生和本科生競爭就業崗位,是否會對本科生就業造成壓力?本科生該如何面對就業市場新變化?

“碩博研究生和本科生各自具備不同的優勢。”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人才的需求是多層次的,本科生也有更加適合的崗位和就業機會,更多的碩博人才出現在就業招聘市場上,未必會對本科生找工作形成壓力。”

“碩博畢業生在專業知識積累方面較爲突出,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比較適應一些知識密集型行業和企業,越來越多的碩博人才對於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非常重要。”陳建偉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碩博人才越多,創新產業鏈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彙集流入,推動科技突破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位具有人事招聘經驗的業內人士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本科生思維更爲發散,對於工作的適應能力更強,且對於薪酬水平要求相對不高;研究生所學的知識更爲系統和專業,更加適合科研和管理類工作。

“當代大學生想要找到好的工作首先需要將自己專業的知識學精、學深、學透,多進行實踐,做到學以致用;其次需要培養自己成爲複合型人才,在本專業的基礎上儘可能擴展原有的知識結構,向專業兩端或者是與自身專業相關的上下游專業進行學習,提升綜合能力,增加競爭的籌碼;最後,也需要擺正心態,不要好高騖遠,調整定位,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宋向清分析稱。

“學歷並不等同於能力,一個人的學歷、能力和就業結果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此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需要理性看待就業,多一些積極、耐心和樂觀。”陳建偉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爲了提高大學生就業率,近年來國家也接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2月28日,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3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不僅要求各高校的“一把手”訪企拓崗,也要求二級院系領導班子成員加入走訪企業、開拓崗位的隊伍等。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張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