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吳曉璐

3月18日,深交所終止對芯微電子創業板IPO審覈。據記者梳理,不考慮全面註冊制下未平移也未獲得批文的主板IPO項目,這是今年以來第58家主動撤單的擬上市企業。另外,有5家擬上市企業上會被否,即63家公司IPO終止,同比增長16.67%。

註冊制改革以來,首發企業“一查就撤”現象頻繁出現,引起市場關注。在上述58家主動撤單企業中,就有去年以及今年被抽中現場檢查的企業。

受訪專家認爲,這說明全面註冊制下,監管部門對首發企業的信披監管日益趨嚴,致力於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其中,壓實中介機構責任非常重要,中介機構一方面要尋找和培育好企業,另一方面要幫助企業提高合規性。

中介機構執業質量

有待提升

近日,證監會通報2022年首發企業現場檢查情況以及處理結果。28家首發企業中,1家涉嫌違法違規的企業被移送稽查,9家信息披露存在重大問題的企業及5家執業質量存在重大缺陷的保薦機構,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或由交易所採取出具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18家企業及其他中介機構依法不採取監管措施。

據證監會通報,在現場檢查中,發行人主要存在三類問題,信息披露不完整、不準確;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有效性不足;會計處理不恰當。

從中介機構方面來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覈查程序不到位,工作底稿記錄不規範。“實際上監管部門對覈查和製作工作底稿的要求非常明確,中介機構一般都可以完成。一般而言,大型券商項目多,質量好,內控把關嚴格,但是一些中小型券商項目較少,在細節上把控稍微鬆一些,甚至企圖‘帶病闖關’。”某券商投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存在這些問題,一方面說明中介機構執業水平不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說明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對註冊制的理解不夠深刻。”

年內5家擬上市企業

上會被否

今年1月份,5家首發企業被抽中現場檢查,目前,浙江羊絨世家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在今年2月份主動撤回IPO申請,另外4家企業IPO審覈正在推進中。

記者據滬深北證券交易所以及證監會網站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3月19日,共有累計63家公司IPO終止審覈(剔除主板未平移企業),同比增長16.67%。其中,5家公司上會被否,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分別1家、1家、2家和1家,58家公司爲主動撤單,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分別7家、12家、34家和5家。

對此,桂浩明表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公司去年經營業績變化較大,不適合發行上市。二是全面註冊制實施,監管部門嚴把“入口關”,企業合規性可能存在瑕疵,因此主動撤回。

談及IPO終止公司數量增多的原因,上述投行人士則表示,隨着註冊制實施,申請上市企業數量增多,終止數量也會相應增多;註冊制下板塊發行條件多元化,一些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對於公司的申報條件可能把握不準;註冊制下監管部門完善制度,對信息披露要求提高,同時對違法違規行爲“零容忍”,壓實發行人、中介機構的責任,在此背景下,可能有“帶病闖關”的公司主動撤單。

把好“入口關”

監管重點在中介機構

證監會表示,將結合全面註冊制實施需要,充分貫徹以信息披露爲中心的監管理念,加大發行上市全鏈條各環節監管力度。業界人士認爲,全面註冊制下,把好“入口關”,監管的重點在於中介機構。

桂浩明表示,全面註冊制下“申報即擔責”,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的壓力已經前移,有助於將風險遏制在萌芽狀態,提高首發企業質量。

“目前中介機構在上市過程中非常重要,一邊連接着投資人,另一邊連接着發行監管,壓實中介機構責任非常重要,不僅要提高對中介機構要求,明確細化行爲準則,還要對違法違規行爲進行處罰。”桂浩明進一步表示。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全面註冊制的大背景下,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明確,中介機構需要不斷提高執業質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