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距離日益拉近,是進化還是內卷?

隨着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的高速發展,公募基金經理的人數也在快速增長。Wind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公募基金經理的數量已經超過3370位。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被投資者看到並認可,成爲許多基金經理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尤其對於從業年限還不算長的新銳基金經理,並沒有至少一輪週期的業績去佐證自己的實力,要如何讓持有人更好地瞭解自己、信任自己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正在通過提升曝光和擴展服務讓投資者增強對自己的瞭解。例如,最近天弘基金推出了國內首個基金經理出國調研直播就比較火。

不過,伴隨而來的爭議就是,基金經理提供新式服務,是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投顧”的角色。有第三方人士表示,從加強投資者粘性、提高投資者信任感的角度看,基金公司有很強的動力讓基金經理上陣服務,但很難成爲趨勢。基金管理與投顧集中於一人需要特定的機制和環境,不然有可能會導致誤導、泄密、不公平對待、分散投資管理精力等侵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爲發生。

基金經理與投資者距離日益拉近

眼下,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開始從“幕後”走向“臺前”,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和交流。無論是對個人投資者,還是對渠道客戶,基金經理的服務都比以往有了升級。近年來,大量基金經理在社交平臺與投資者進行多維度互動,包括在第三方平臺開專欄寫作,在“基金吧”進行基民問題的回覆,有時還會針對機構客戶安排專場路演。

比如中泰資管基金業務部總經理姜誠一直通過寫作與投資者進行交流,經常分享自己對於投資的認識、熱點事件的理解和平時自己閱讀的書單,他的個人雪球賬號發佈帖已超過1000條帖子,最新一條帖子在3月15日當天,分享了一些自己對於社會責任的理解,目前粉絲量已接近4萬。

除了文字方面的互動,基金經理還會通過多場次的視頻直播分享和傳遞最新觀點,同時也加深觀衆對於基金經理的印象。據道樂研究院統計,僅今年2月,在螞蟻財富平臺就有115家公募機構開展了1145場直播,平均每家機構直播9.9場,場均觀看量爲13.3萬。

近期,“調研直播”更是成爲新趨勢,截至目前已有富國、國泰、中歐、天弘、匯添富、上投摩根等約20家基金公司嘗試調研直播,由基金經理帶領呈現調研一線的內容,並與投資者線上交流互動。

其中,天弘基金推出了國內首個基金經理出國調研直播,基金經理胡超向觀衆展示了5天在胡志明市進行的各種調研,包括商場、交易所、金融中心、樓市、港口等,帶領觀衆深度瞭解越南的風土人情、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各個行業的景氣度,參加了2023年越南最大投資會議,並且就投資者關心的各種問題進行了回應解讀。截至目前,這場直播已吸引超19萬人次的觀看,在行業內算是比較火了。

“管理與投顧集於一身”難成趨勢

對於基金經理開始走向“臺前”,直接與投資者交流一事,有聲音指出,如此一來,其實已經超出了狹義投資管理的範疇,讓基金經理的工作帶有了投顧的屬性。

有觀點認爲,一部分有能力的基金經理兼具投資顧問的屬性,對基金經理本人、渠道和基金公司而言,很可能是三贏的。基金經理的直接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信息傳遞的鏈條,提升了時效性,大幅度降低了基金營銷和渠道服務的成本。在基金經理一邊,有效服務直接影響的是終端客羣,最終培育的是基金投資者對基金經理本人的信任感,從而可以塑造自身品牌價值,提高影響力。

不過也有觀點認爲,基金經理還是應該專注投資本職工作。比如華南一家基金公司表示,目前自家公司旗下基金經理出現頻率不算高,還是想在投研上多下功夫。另一家基金公司則表示,公司在成爲投顧試點機構以後,自家基金經理會爲投顧團隊提供專業性的建議,但不會直接參與“顧”的環節。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基金分析師池雲飛認爲,整體而言,推動國內基金投顧模式發展是提高投資服務質量、加強投資者獲得感的有效方式,是市場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在海外市場,共同基金經理通常也是投資顧問,但一般需要特定的許可,例如,美國的共同基金經理需要註冊爲投資顧問才能同時爲基金提供投資管理和投資諮詢服務。一些共同基金經理爲增加與客戶溝通或提高知名度,也會寫專欄、做直播,但並不常見。我國的基金市場發展非常迅速,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從加強投資者黏性、提高投資者信任感的角度看,基金公司有很強的動力讓基金經理上陣服務,但很難成爲趨勢。基金管理與投顧集中於一人需要特定的機制和環境,不然有可能會導致誤導、泄密、不公平對待、分散投資管理精力等侵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爲發生。因此,目前監管規定,基金投顧和基金管理必須分開。

“基金經理還是要回歸本質,給投資者賺錢,讓買入自己產品的人不管什麼時候買,都能持有一定時間後賺錢,跑贏市場。”一位第三方財富機構人士表示。

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