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林春霞

近期,多家國際機構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5.3%;投資銀行高盛將中國全年GDP增速從5.5%上調至6%。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爲,這與今年1-2月份我國經濟復甦,工業生產和消費數據回升有關,表明國際社會對我國經濟復甦的信心明顯增強,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對經濟全面回升向好的信心。專家預計,今年我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5%以上,下一步仍需多套“組合拳”共同發力,促經濟穩中求進。

經濟復甦短板仍在

爲什麼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羣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這主要是1-2月份我國經濟復甦,工業生產和消費數據回升,加之黨的二十大對我國第二個百年宏偉藍圖作出清晰的描繪,以及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極大提振了各方面信心,使得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進一步上調。

同時,張立羣分析認爲,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有利條件較多,比如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放開手腳全力抓經濟建設,去年在應對“三重壓力”方面已收到了成效,在此基礎上,今年預期應對“三重壓力”的政策包括擴大內需、保供穩價等將會取得更加明顯的成效。再比如,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並沒有因三年疫情等各種困難壓力而改變,我們仍有強大的生產和供給能力,有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在這些積極因素的支持下,預計今年我國經濟或將實現高於5%的增長速度。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特約研究員田惠敏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多家國際機構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依據,是對中國各項穩定向好的經濟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的結果。此外,還與新一屆政府新的施政目標等因素有關。中國經濟治理風格穩健,增長目標適當,發展前景可期,爲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帶來寶貴確定性。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則從數據分析切入,預計全年經濟增長有望在5.5%左右。

他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隨着疫情防控平穩轉段,經濟循環加快暢通,生產需求明顯改善,今年1-2月各項指標較去年12月全面好轉。在生產方面,工業與服務業雙雙加快,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較2022年12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但略低於市場預期。在消費方面復甦勢頭明顯,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明顯好於去年12月的-1.8%,也好於市場預期。

但溫彬分析指出,經濟復甦中仍有短板,突出表現爲民間投資信心有待提振、就業市場面臨壓力以及房地產市場仍需穩定等。

“實現5%的經濟增速目標仍不能掉以輕心。”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徐洪纔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分析說,目前日常生活消費雖在恢復,但房地產和汽車消費短板依然存在。1-2月份,房地產銷售和投資還是負增長,汽車消費也在下降,這兩塊佔整個消費的40%以上。此外,外貿1-2月份按照美元計價仍是負增長。因此,需要多措並舉把這些短板補上。

四套“組合拳”共同發力

儘管1-2月中國經濟指數有所回升,但全年要完成5%的目標仍有壓力。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要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並不輕鬆,需要倍加努力。要打好宏觀政策、擴大需求、改革創新、風險防範“組合拳”。

受訪專家認爲,四套“組合拳”是目前發展階段需着力的方向,每一套都有豐富的內涵。下一步,需要根據實踐不斷優化內容,系統集成、綜合施策,確保在高質量發展新徵程上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張立羣認爲,一是更加充分發揮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的作用,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發力,實現各政策之間更有力地配合,從而使得宏觀政策對擴大內需的效果和對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支持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二是在擴大需求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各方面的政策力度,特別是重大建設項目方面要進一步抓實、抓好、抓出成效,發揮好政府投資對全社會投資的帶動作用,使得擴大內需效果顯著增強。尤其是近三年來需求收縮導致企業需求、訂單不足等問題要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同時,在投資帶動作用顯著加強的好形勢下,依靠企業生產的全面活躍,進一步實現充分就業,以此來顯著增加居民收入,支持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

三是把改革關鍵一招用好,通過全國統一大市場相關改革、產權保護能力的建設以及要素市場的發育等,使得市場對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顯著增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強技術進步創新力量的發育。改革創新實際上是從體制機制方面打“組合拳”,通過體制機制的完善來推動創新能力的增強,使得企業更具生機和活力,也使得今年經濟全面回升向好的微觀基礎進一步得到激勵。

四是打好防範化解風險“組合拳”,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考慮房地產以及市場主體的困難和風險,還要考慮國計民生方面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也包括一些潛在困難以及外部風險,都要給予充分估計,並做好周密的預案。

“宏觀調控貴在力、度、效,重在打好‘組合拳’。”田惠敏表示,打好“組合拳”,需要狠下功夫,掌握組合“藝術”。從短期方面,要多管齊下,提振消費和投資“雙引擎”,強化市場預期和信心,激活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從長期來看,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間的關係,培育孵化市場主體,尊重和保護企業家及企業家精神,穩妥化解內外部風險,塑造有利於發展、穩定的內外部環境。

在“組合拳”具體發力方向上,田惠敏認爲,宏觀政策要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進行周密的政策安排,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地滿足百姓就業需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改革創新要在包括制度、科技、產業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防範化解風險,就是要增強風險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在風險研判上,見微知著、全面排查。在風險化解上,更好發揮制度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