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秦延春:

唱响玉林食用菌“四季歌”

▶秦延春对蘑菇进行试验测产。

人物简介

她曾经在稻田里摸爬滚打,专注水稻育种研究,如今又在菇棚中埋头苦干,专攻菌业技术创新。她,就是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秦延春。

近年来,秦延春主要从事食用菌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她时常辗转于食用菌示范基地、生产企业、种植农户以及野生菌生长地,在菇棚里手把手地教菇农种蘑菇,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传经送宝。她专注研究,刻苦攻关,大胆创新,推动玉林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达到一年四季天天有品种多样的鲜菇上市,实现了玉林几代菌业人唱响食用菌“四季歌”的梦想。凭借出色的成绩,秦延春被评为2022年广西三八红旗手、玉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玉林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专攻菌业,成为行家里手

2008年6月,秦延春从广西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毕业,怀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情感,立志献身“三农”,她毅然来到玉林市农业科学院从事水稻育种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她承担实施的“晚籼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家福香1号的选育与应用”“香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玉美占的选育与应用”等12个项目获玉林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2015年12月,因工作需要,秦延春调到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工作,她满腔热情投入到食用菌研究工作中。“刚到新岗位时,也是两眼一抹黑,只能通过多看多问多学,慢慢地上手熟练。”秦延春说道。近8年来,秦延春带领研究团队走进深山,寻觅野生菌,观察研究其生长环境、适宜条件和生长特性;踏遍玉林蘑菇种植的每一个角落,仔细观察、深入研究、共同探讨、答疑解惑……她对食用菌的研究就像着了魔一样。如今,秦延春已成为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主力队员,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专家,在业界经常见到她活跃的身影。

创新技术,为玉林菌业腾飞插上“科技翅膀”

“你看这一棚的蘑菇菌丝长得怎么样?”在玉林市玉光食用菌有限公司的菇棚里,刚走入菇棚的秦延春就被菇农迅速地拉到菇床旁,询问蘑菇生长情况。

秦延春弯下腰掀开培养料仔细观察,然后对菇农说:“菌丝粗壮浓密,整体长势不错,估计产量没问题。”

听到这句肯定的话,菇农脸上立即笑开了花,因为他们知道秦延春在蘑菇技术方的权威地位。

近年来,秦延春主攻食用菌品种研究,先后立项主持“双孢蘑菇优质品种引进及节本增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桂东南地区秀珍菇新品种引进与技术集成及示范”“毛木耳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等项目,成功筛选出双孢菇、秀珍菇、毛木耳、灵芝、黑皮鸡枞等适合本地栽培的食用菌高产优质品种10多个。同时,开展同一品种周年化、工厂化生产示范,确保食用菌单一品种周年生产和不同品种四季供应。她还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主栽品种双孢菇、秀珍菇、毛木耳等新技术试验,经过多年实践,集成创新“双孢菇智能调控技术”“秀珍菇绿色高效技术”“木耳钉形菌种高效技术”“桑枝高效栽培食用菌技术”等多项食用菌技术,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做优品牌,提升产业效益

食用菌具有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等“短、平、快”的特点,属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被誉为助农增收的明星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捷径。

近年来,秦延春带领研究团队不断深入挖掘玉林食用菌发展潜力,做大做强做优“帅菇菌业”“秀冠秀珍菇”“玉光蘑菇”“健勇木耳”等一批食用菌品牌,还探索出“高效栽培”“反季节种植”“”数字化生产”等新技术,为食用菌装上“科技芯片”,缩短出菇期,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强了农民种菇的信心,不少农民朋友加入种菌行列。

“把规模做大,才能获得更好效益。”秦延春向记者介绍,以往种植户以家庭为单位,种植的面积不大,产量不多,效益也不是很好,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下一步,我们必须全力打造秀珍菇、木耳、双孢蘑菇、平菇等主栽品种及灵芝、黑皮鸡枞等珍稀品种食用菌产业集聚区,加快产业现代化。”

在秦延春积极推动下,种植户把食用菌栽培从传统菇棚迁入厂房,玉林食用菌产业已逐步驶入周年化、工厂化、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等“五化”发展的快车道。

谈及农技推广以及技术创新的难,秦延春却一句话带过:“我本来就是农民出身,能为农业出一份力,这是我的荣幸。”

把论文撰写在菇棚里,把成果转化在基地上,把收益装进菇农口袋中。在秦延春及其研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玉林食用菌现已“遍地开花”,“四季歌”越唱越嘹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