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銅仁日報

石阡

做亮“紅村”品牌

近年來,石阡縣搶抓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機遇,堅持黨建引領,在組織體系、編制規劃、共建共享上持續發力,做亮“紅村”品牌,有效帶動羣衆增收致富,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抓組織引領 健全工作體系

縣委統籌推進,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縣政協主席任常務副組長,相關縣領導任副組長,30家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爲成員的領導小組,組建9個工作專班,成立項目指揮部,構建齊抓共管的組織領導體系。自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以來,縣委召開專題會議12次,聯席會議34次,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深入困牛山指導“紅村”建設30餘次,解決難點問題42個。優化上下聯動,建立縣、鄉、村三級包保聯繫制度,縣領導帶頭落實聯繫包保任務,縣級部門派專人駐點開展工作,屬地鄉鎮嚴格落實黨委班子蹲點辦公,形成縣鄉村上下聯動、建管用一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同時,組建“1+5”(1名985高校畢業生和5名專業技術人員)紅色小分隊,協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班子開展工作,爲項目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加強過程管理,制定困牛山紅色美麗村莊建設施工方案,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明確時間節點,掛圖作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嚴格落實“每日一調度、每週一調研、每月一總結”的工作機制,確保目標清晰、進度詳晰、成效明晰,項目推進高效有序。並由縣紀委具體負責將紅色美麗村莊建設中的作風建設納入“四種形態”督查內容,切實加強督查力度,督促縣鄉村三級力量履職盡責。

抓編制規劃 科學系統推進

因地制宜編制規劃,將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六共”機制示範點建設有機結合,以“紅色傳承·黨建研學·農旅融合發展”爲主題,科學編制“一核一路兩環三寨一基地”的“紅村”發展規劃和“一場兩帶三園”農業產業發展規劃。2022年以來,先後外出考察學習2次,召開羣衆會23場、縣級評審會12次。幹羣同心共謀發展,全面統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村民組長、黨員、羣衆等力量,採取“支部+公司+羣衆”共建模式,分區分片負責項目建設。整合投入產業項目資金700萬元,建成年出欄1000頭的生豬養殖場1個、綜合生態採摘體驗園1個,種植食用菌、蜂糖李、板栗等700餘畝。帶動就業共享紅利,成立勞務公司,對全村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幫助羣衆就近就業,2022年,共開展技能培訓6期,解決羣衆就業138人,發放工資近百萬元,實現人均增收7000餘元。引進1家龍頭企業與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組建困牛山紅色旅遊服務公司,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帶動羣衆辦民宿、開餐館、賣小喫。2022年,實現集體經濟收益22萬餘元,全村人均純收入超1.1萬元。

抓規範管理 共建和美家園

豐富紅色載體,深入挖掘整理困牛山戰鬥英雄事蹟,走訪倖存紅軍28人、紅軍後代19人,訪談知情者、目擊者、研究者200餘人次,收集史料78份,整理紅軍手稿、調查材料1200萬餘字。出版《困牛山戰鬥史實研究》等紅色書籍16本,挖掘《困牛山紅軍壯歌》等紅色故事45個。強化運營管護,探索構建“縣委黨校+村黨支部”運營模式,將縣委黨校搬遷至困牛山,促進黨校教學研究與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深度融合,實現“紅村”長效運營。截至目前,困牛山已承接省、市、縣各級黨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2600餘場次,覆蓋黨員幹部10萬餘人次。同時,配套建立“幹部分片、黨員分區、羣衆駐點”監督管理機制,採取“黨支部+網格+羣衆”管護方式,成立管護隊、監管隊,做到層層監督、分級管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