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3月21日訊(編輯 張偉)近期,多家在港中資券商發佈業績預告,預虧或成標配,數據顯示2022年72%的券商錄得虧損。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的地產風險或爲券商交投業務淨虧損的主因,同時受市場環境影響,香港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券商多條業務支線受到影響。以海通國際爲例,其2022年預計虧損達64-66億港元,前三季度報告顯示六大業務板塊收入均大幅下降,投資業務持續虧損。母公司海通證券今日在互動平臺中回應稱,海通國際當前權益投資和固定收益敞口已大幅下降,目前母公司不持有中資美元地產債。

中資券商業績拉警報

3月17日,海通國際發佈盈利警告,預期2022年將錄得淨虧損約64億至66億港元。海通國際稱,預期淨虧損主要受全球貨幣政策收緊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導致香港資本市場持續低迷,集團整體收入下降;股權和債權投資因市場價格或估值下跌而導致未實現虧損;及貸款預期信用損失撥備增加。

同時間,海通證券公告稱,海通證券總經理助理林湧,因相關工作安排,於2023年3月16日辭任。這一人事變動普遍被市場解讀爲“引咎辭職”。

交銀國際類似,2022年交銀國際取得淨虧損約29至30億港元,而去年同期則盈利3.21億港元。對於虧損原因,公司解釋稱:自營投資公允價值變動及出售部份自營投資而產生淨虧損;債券投資及貸款的預期信貸損失減值撥備增加;根據資產管理協議支付保證收益。

光大控股更稱,股、債、匯三方面的不佳表現,導致該集團部分已投資項目的市值估值較2021年底大幅下跌,亦令投資表現出現較大程度的浮虧。據悉,年報顯示,2022年光大控股歸屬於公司股東的虧損74.43億港元,其旗下基金的資產管理總規模約爲1654億港元,也較去年同期下降376億港元。

據香港證券業協會2023年資本市場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券商競爭激烈,2022年香港有72%券商錄得虧損,當中21%嚴重虧損,盈利增長的僅有3%。

對於中資券商的集體虧損,多數市場人士認爲是中資美元地產債的原因。據證券時報,一債券投資人稱,2021年下半年恒大地產債在二級市場拋售,2022年風險逐漸傳導,地產債違約面積擴大,這個時候斬倉都已經來不及了,二級市場地產債一片哀嚎,100美元的地產債跌幅80%-90%。

華創證券數據顯示,2022年違約主體分佈最多的是房地產業,受三條紅線收緊融資不暢影響,疊加疫情發酵經濟下行,償債壓力加大,從恒大開始時,民營房企陸續違約,根據境內債及美元債實質違約的口徑來統計已超過30家,如果以包含展期的更嚴格口徑來看,違約發債民企地產超過50家。

前三季度投資虧損23億

事實上,海通國際確實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顯露危機。海通國際2021年業績預警顯示,2021年年度純利較上年減少幅度達85%,原因是由於集團持有的若干投資基金的淨值受2021年第四季市場波動影響而下降。2021年最終年報顯示,公司在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2.52億港元,同比下降36.95%,歸屬母公司淨利潤3.01億港元,同比下降84.44%。從分部業務來看,海通國際2021年投資部分收入0.99億元,較2020年該部分27.55億元的收入大幅縮減。

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顯示,海通國際六大業務板塊收入均大幅下降。其中投資部分前九個月收入轉負,交投虧損23.17億港元。

以海通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爲例,2020年年底,其報告顯示房地產佔其行業投資分佈的81.55%,2021年11月底,該部分佔比降至60.76%,而截至2022年11月底,房地產佔比僅爲17.75%。

3月22日,海通證券在上證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稱海通國際持續調降風險資產,優化資產結構,當前權益投資和固定收益敞口已大幅下降,海通國際主要業務正常開展。目前母公司不持有中資美元地產債。

不過,據新浪港股報道,2022年三季報數據顯示,海通國際雖然多次降低風險敞口,但投資頭寸依然高達350億港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