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下一波(疫情),目前所做的工作是檢測、救治工作,相較於上一波大流行會相對簡單。更加重要的是,我們要爲未來大流行的科技平臺做準備,包括關於疫苗、治療、檢測、公共措施等幾個協同的平臺,這一科技平臺要處於常態化的準備狀態。”

3月21日,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線上參加上海長三角商業創新研究院理事會擴大會議暨2023長三角新經濟年會,並作題爲《協同創新應對未來大流行的挑戰》的演講。關於如何應對下一波疫情,張文宏如是說道。

“經過這次疫情,大家非常清楚地看到,試圖遠離自然界微生物對我們的影響非常艱難。”張文宏說,“根據目前掌握的所有科學證據,微生物的跨物種傳播將不斷髮生。現在已知的艾滋病、結核病、肝炎和登革熱,沒有一種不是微生物跨物種傳播造成的,而且一些病原體在完成跨物種傳播以後就變成了整個人類社會內部傳播的獨特的疾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從微生物到傳染性疾病,再到人類世界的大循環,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成爲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

3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例行疫情發佈會上表示,今年有望不再將新冠疫情列爲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張文宏認爲,新冠未來將向地方性流行轉化。“地方性流行”是指,一種病毒經過大流行後,進入較低水平的流行,不再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危害。例如,近期流行的甲流,張文宏團隊檢測到其分型是H3N2和H1N1,這兩個菌株都是大流行以後不斷髮生變異的常態化流行株,並不會引起恐怖的大流行。麻疹、水痘等疾病,也都是在大流行之後遺留在人類社會的常態化感染疾病。

張文宏解釋,就流行的波度而言,新冠已經越來越趨向於已經被我們熟悉的冠狀病毒,比如OC43和HKU1(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的兩種冠狀病毒,來自齧齒動物)。如果進入常態化流行,它會階段性地出現波峯,在流感樣人羣中檢測出的比例大約處於1‰-2‰的水平。雖然中國目前在流感樣人羣中檢測出新冠的比例大約爲5‰-10‰,但可以判斷,中國目前處於新冠低流行的狀態。

根據新加坡和美國的疫情監測情況,第一波疫情結束後都有第二波,第二波的峯值會低於第一波,但兩個波峯之間間隔時間多久,中國和國際都在同步進行評價。下一波疫情又會是一波嚴重的大流行嗎?

張文宏團隊對感染新冠後人體是否會持續性存在免疫記憶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免疫記憶的克隆在6個月後仍然存在。“這些記憶性的克隆如果受到攻擊,會以最快速度募集抗體。隨着時間的推移,6個月後,抗體水平會達到很低的水平,無法避免感染。但是感染以後,因爲免疫記憶克隆的存在,(抗體)又會迅速被召喚,出現抗體水平和細胞免疫的提高,這時候發生重症的比例大幅降低。”張文宏介紹。

應對未來的大流行,我們可以做什麼準備?張文宏表示,建立一個常態化的、包括疫苗、治療、檢測、公共措施等幾個協同平臺的科技平臺很重要。

大流行基本過去後,做這樣的平臺有什麼必要?張文宏說,“新冠大流行期間,在感染性疾病平臺的運作方面,人們已經有了一些成就,包括口罩、疫苗、抗病毒藥物等公共衛生措施,這讓新冠大流行期間死亡的人數遠遠低於1918年的大流感。但是我們仍然未能滿足新發傳染病快速應對的需求,我們對疫苗和藥物的準備還需要有進一步的提升。人類社會不止新冠一種傳染病。目前,我們仍然沒有治癒乙肝的藥物,沒有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新型抗菌藥物,老年感染的治療也是一個未被滿足的要求。我們需要一個協同創新的平臺。”

這個協同創新的平臺該如何搭建?張文宏倡導打通全鏈條的連接,希望產學研用和公共衛生部門緊密協作。“國際研發總體的趨勢就是協作聯動。如果要加快整個研發的聯動,需要從國家到學術機構、疾控和醫院、工業界都全面聯動才能加快速度。如果不做好這點,我們應對未來的大流行時仍然會在國際上會處於不領先的位置。”

上海長三角商業創新研究院理事會擴大會議暨2023長三角新經濟年會由上海長三角商業創新研究院主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學術支持、東方財富特別支持、信達生物和上海長三角商科基金會協辦支持。年會以“同頻共進、賦力啓新”爲主題,立足長三角創新生態,爲新經濟形勢下的政產學研跨界協同步調、務實推進工作提供助力。本次年會也是商創院理事會擴大會議,聚合理事單位勢能、進一步發掘創新賽道。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