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icketmaster已經同意,爲通過Live Nation粉絲認證平臺購買the Cure樂隊美國巡演門票的消費者退還部分費用。此前,一些粉絲在購買時被收取了超過票面價值的費用,此事在業內外都引發了強烈反對。

上週,the Cure樂隊主唱Robert Smith推特上寫道:“票務管理公司同意我們的觀點,許多費用收費過高。爲了彌補粉絲,購買最低價格門票的人將獲得每張門票10美元的退款,而其他通過認證粉絲系統購買的人將獲得每張門票5美元的退款。”

這一事件的迅速解決,大概是因爲Ticketmaster急於避免其售票做法引發更多爭議。近幾個月來,該公司運營的各個方面都遭到了大量投訴,尤其是黴黴美國巡演門票的預售還引發了美國國會聽證會。

這些個例似乎不太可能引發Ticketmaster對收費進行更全面的改革。不過,如果有更多的大牌音樂人效仿或許就可以促使票務平臺即時地做出更多改變。但也有些人認爲,如果票務平臺降低了費用,實際票價必然會上漲。

無論Robert Smith是否有意爲之,上週the Cure的門票銷售成爲了一個值得研究的案例,該案例的走向也讓更多人瞭解了,在票務市場中,如果粉絲希望得到更公平的體驗,其中需要從業者做出非常多且複雜的努力。

the Cure準備了七年來的首次美國巡演,他們已經建立了許多現場音樂專家所說的以粉絲爲中心的體驗措施,即使供不應求,也能保持票面價值。the Cure樂隊拒絕採用動態定價,可能會少賺一些錢,但他們讓門票不可轉讓,使黃牛更難以高昂的價格出售門票。

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但到上週三開始發售時,Ticketmaster及其母公司Live Nation再次面臨粉絲的討伐,這一次的收費在某些情況下超過了門票本身的價格,此外還有更常見的技術問題,這些問題讓買家長時間排隊,或者讓他們在選好票後無法購買。

但發售開始兩天來,Smith一直表示樂隊的意圖是確保粉絲只按票面價格購買門票,上週四晚上,Smith表示,消費者將從Ticketmaster那裏獲得少量退款,並表示該公司也同意了其平臺上的票務費用過高。

外媒《滾石》雜誌對該事件發展進行了覆盤,一方面是便於分析這對票務界意味着什麼,另一方面也更方便討論接下來票務行業改革需要關注到哪些信息。

從一開始,Smith和the Cure樂隊就明確表明了粉絲支付的票價不能超過他們設定的原始面值。樂隊在宣佈門票不可轉讓時表示:“我們希望所有的粉絲都能負擔得起這場巡演,每場演出的定價範圍都很廣,我們認爲也很公平。”

除了限制可轉讓性以阻止黃牛在二級市場上大幅抬高票價外,the Cure還對自己巡演門票的銷售進行了更嚴格的限制。儘管越來越多的音樂人開始接受“動態定價”,即根據需求調整票價,可能導致座位價格大幅上漲的策略,但the Cure拒絕採用這種策略,Smith稱其爲“貪婪的騙局”,並指出音樂人可以選擇是否參與。

未來音樂聯盟(Future of Music Coalition)負責人Kevin Erickson表示:“這顯示了這個特定羣體的代理關係。他們讓代理機構提出了一些要求,在某些方面,the Cure取得了有意義的進步,爲他們的粉絲帶來了切實的利益。”

Erickson和未來音樂聯盟在最近幾個月推動了名爲BreakupTicketmaster的活動,旨在推動票務環境的改善。

而正如Erickson所指出的那樣,這些政策並沒有完全解決一些更結構性的問題,如收費或轉售,但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票務專家一個普遍的觀點,即巡演需求最大的知名音樂人確實對他們的現場銷售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權。

在某種程度上,Smith和the Cure樂隊上週處理門票的方式可能會建立一個新的基準,購票者可以與其他有類似吸引力的音樂人做比較。下一次有2000美元的白金票或黃牛票出售時,粉絲們可以考慮一下這位音樂人實際上採取了什麼措施來抵制這種情況。

不過,正如Erickson所說,無論是在一手票還是轉售票市場,那些尋求改變的人不應該只指望音樂人站出來。

他表示:“想出如何解決所有問題不應該是音樂人的工作,理解如何改革行業中的問題也不應該是粉絲的工作。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問題是,在此之前,政策制定者在把音樂人的經歷集中在這些方面做得還不夠好。”

上週三,當the Cure的巡演門票開始發售時,一些消費者在網上分享了截屏,顯示他們購買的20美元的便宜門票僅門票費用就高達27美元,這讓樂隊的努力付諸流水,消費者再次表達了他們多年來對Ticketmaster的不滿。

這些費用包括來自Ticketmaster的服務費和場地的設施費用。至於後者,除非Live Nation擁有並運營場地,否則他們不會設定費用。在一張被瘋傳的門票截圖中,信息顯示Live Nation並沒有擁有或運營該場地。粉絲對此感到很不滿,他們質疑該系統如何能證明費用比他們購買的實際產品更有價值。任何音樂人爲票價所做的努力都無法阻止這一點。Smith表示,這些費用讓他“噁心”。

Erickson表示:“這並不完美。這些都是結構性、系統性和監管方面的問題,無論音樂人設定什麼界限,都無濟於事。”

自從黴黴票務爭議使Ticketmaster再次成爲焦點以來,客戶和監管機構質疑Live Nation對現場音樂領域進行了壟斷,過去幾個月Ticketmaster自身也遭受了重創。Live Nation面臨司法部的調查,今年1月在參議院司法聽證會上就票務競爭問題受到嚴厲批評。

Live Nation否認了壟斷的指控,並積極推動更多的立法,稱這將賦予音樂人自己決定如何處理門票的權利。在其呼籲的政策中,該公司主張禁止投機票務,即轉售商試圖兜售他們實際上尚未獲得的門票,該公司還鼓勵立法者通過法律保護門票的不可轉讓性,並加強先前通過的立法,打擊用於不公平購買門票的機器人。

就連Erickson和未來音樂聯盟也支持這樣的呼籲,他們指出,變革的倡導者不必在Live Nation和分銷商之間做出選擇。

Erickson表示:“其中一個問題是,票務方面的問題太多了,很容易把它們歸結爲一個問題,那就是票務系統很糟糕。要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從系統的角度看待個別問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對票務感到失望很正常,但如果我們想制定政策解決方案,我們就必須慢下來,仔細研究。”

接下來該怎麼做?

據外媒《滾石》雜誌分析,the Cure想要儘可能規避Ticketmaster之外的轉賣。這種策略有其侷限性;紐約州、科羅拉多州和伊利諾伊州都有相關法律,禁止樂隊在這些州限制演出的可轉讓性。在其他任何地方,門票都不能在Ticketmaster的票務兌換系統之外出售。在宣佈巡演的時候,the Cure樂隊特別要求轉售網站不要轉售其演出門票。

但這並沒有阻止一些轉售網站出售門票。VividSeats和Tickpick等幾家規模較大的轉售網站,以及其他網站,在全國各地的場地都有資源,在這些場地門票實行不可轉讓性是不合法的。其中一些座位被歸類爲投機的“區域座位”,這意味着賣主實際上還沒有票,而另一些則有詳細的說明,要求他們在演出當天在場外與賣主見面,或者註明他們將獲得一個Ticketmaster賬戶。

上週,SeatGeek發佈了the Cure的轉售門票,當被問及這些門票的情況時,該網站沒有回應《滾石》雜誌的置評請求,但在幾個小時內,這些門票就從網站上撤下了。

VividSeats沒有回覆《滾石》雜誌記者就其場次發表評論的請求。但截至發稿時,the Cure在每個城市的演出場次都有餘票可售。

業內最大的轉售網站StubHub在一定程度上遵守了the Cure的要求,只在紐約、科羅拉多州和伊利諾伊州列出了需要轉讓的門票。當被問及對這些名單的評論時,該公司表示“對門票限制的使用感到失望”,他們說這限制了粉絲的選擇。

StubHub在一份聲明中表示:“StubHub將繼續爲選擇和競爭而戰,我們鼓勵音樂人也這樣做,保持門票的可轉讓性,並鼓勵門票在多個市場上分銷。我們相信這對粉絲有利,因爲他們可以使用自己信任的平臺,使價格和質量服務更具競爭力,因爲他們應該有權對購買的門票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the Cure採取了非常措施來幫助儘可能多的粉絲獲得合理價格的門票,票務業務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變得很完善,門票供不應求總會讓部分粉絲失望。知名音樂人總會遇到這個問題。沒有那麼多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Smith承認並嘗試想解決這個問題,外媒均認爲其行爲非常值得欽佩。

Smith在門票發售前一天發推文寫道:“現實情況是,如果沒有足夠多的門票出售,不管我們使用什麼系統,許多粉絲都會買不到票,至少這家公司試圖以合理的價格賣給粉絲門票。”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音樂財經”(ID:musicbusiness),作者:小鹿角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