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低軌衛星,36000公里的高軌道衛星我們也能實現連接。”華爲終端BG CEO餘承東在今日下午的華爲春季旗艦新品發佈會上表示。除新機升級至雙向衛星通信以外,華爲還首次將“向上捅破天”技術應用於智能手錶。

財聯社記者日前採訪獲悉,衛星通訊技術將逐步成爲智能手機的標配,有望於2024-2025年在消費電子領域全面普及。衛星通信已處在商業化前夕,多家A股上市公司有望參與其中,當前產業鏈依然以國有企業爲主導,但諸多技術挑戰亦不容忽視。

華爲多款新品支持雙向衛星通信

財聯社記者獲悉,華爲今日正式發佈的P60系列、Mate X3均實現了雙向北斗衛星通信,支持無地面網絡下與其他智能終端雙向信息溝通。

“不僅能發北斗衛星消息,而且能夠收,這樣更安心。”餘承東在發佈會上表示。此前餘承東亦通過微博透露,Mate X3將顛覆大家對摺疊屏手機的想象,在通信上帶來了“有去有回”的重大升級。

記者還通過發佈會獲悉,華爲新款智能手錶Watch Ultimate亦支持衛星通信技術,成爲全球首款支持雙向北斗衛星消息的大衆智能手錶。

據悉,去年9月,華爲“向上捅破天”技術首次亮相,其Mate 50系列支持北斗短報文技術,無地面網絡及無線網絡覆蓋時,用戶可通過北斗衛星發送文字和位置信息,但該款手機僅支持單向發送,不能進行接收。

雙向收發是否意味着衛星通信的商用進程將加速?頭豹研究院分析師王浩告訴記者,“雙向通信並非衛星商業化加速的充要條件,從目前應用場景來看,衛星通信依然主要應用於戶外探險、緊急救援以及作爲難以收到地面基站信號時(如部分城市信號較差區域)的應用補充。”

衛星通信將向消費電子全面普及

自蘋果、華爲去年在iPhone14、Mate50系列中集成了衛星通信能力並將其作爲重要“賣點”後,衛星通信就受到市場持續關注。

業界有觀點認爲,2023-2024年,衛星通信技術將成爲智能手機的標配,並逐步應用於智能手錶等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王浩告訴財聯社記者,“從各主要廠商策略來看,小米、OPPO、Vivo、榮耀有望在2023年推出具有衛星通信的機型。技術的更迭換代與從高端機型向入門級機型過渡僅需一至兩年時間,所以在2024至2025年的時間節點上,衛星通信有望在消費電子領域全面普及。”

記者注意到,今年初的MWC2023上,衛星通信亦成爲亮點,安卓智能手機前兩名SoC供應商高通和聯發科各自拿出了自家最新的衛星通信方案。財聯社記者此前從高通方面獲悉,榮耀、Motorola、Nothing、OPPO、Vivo、小米正與高通合作,利用Snapdragon Satellite開發具備衛星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機,提供從南極點到北極點的真正全球覆蓋,支持雙向應急消息通信、SMS短信和其它消息應用。

談及終端廠商發力衛星通信的原因,王浩表示,在旗艦機型上率先應用,有益於打造產品營銷特色,刺激消費。

研究數據顯示,自2017年起,全球智能手機銷量便進入持續下降趨勢,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約2.86億臺,回落至3億臺以下。

“智能手機市場發展已相對成熟,各企業產品功能、性能、外觀設計方面難以推陳出新,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新型消費刺激點。衛星通信豐富了智能手機的應用場景,在營銷上能夠爲消費者創造獨特的消費體驗,作爲一個新興概念有助於打造品牌高端形象,在2022至2023年由頭部企業的旗艦機型率先推出該功能,有助於塑造消費者對衛星通信的認知及獲取先發優勢的技術溢價。”王浩表示。

而IDC研究經理郭天翔卻認爲:“手機並不是衛星通信技術最好的商業化場景,其價格非一般人所能負擔。在汽車自動駕駛、定位導航方面,衛星通信有着很大潛力、盈利可能性較大,不過應用還沒有落地;另一個有前景的應用是機載互聯網。”

衛星通信已在商業化前夕

王浩告訴財聯社記者,“從各企業行動來看,衛星通信目前已在商業化前夕,其在自然災害、應急救援、偏遠地區以及部分信號未能覆蓋區域能夠發揮較大優勢。”

據頭豹研究院測算,2017-2021年,中國衛星通信行業銷售收入規模自403.6億元增至527.4億元,複合年化增長率6.9%,預計未來隨着國有及民營企業的積極佈局,衛星通信相關產業鏈及應用(如通信小衛星研製、火箭發射、衛星通信系統終端設備與軟件應用)快速發展,至2026年中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08.59億元,複合年化增長率11.9%。

記者注意到,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在衛星通信方面進行佈局。如華力創通(300045.SZ)近期表示,在衛星通信領域佈局了衛星通信用戶端的芯片、模塊和終端; 電科芯片(600877.SH)子公司西南設計面向衛星導航和汽車電子領域推出大衆消費類北斗短報文衛星通信SoC芯片。

財聯社記者從海格通信(002465.SZ)業務部門獲悉,“公司衛通產品分軍用和民用,軍用方面包括手機、通信終端、天線、射頻單元等產品;民用包括衛星手機、車載天線、WiFi等。”

王浩還指出,目前中國衛星通信產業雖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但依然以國有企業爲主導,中國衛星通信頭部企業中國衛通(601698.SH)、中國衛星(600118.SH)、航天宏圖(688066.SH)、海格通信、航天電子(600879.SH)等佔據整個中國市場超70%的市場份額。亦有航空專家告訴記者,考慮到需要大量資本投入和較長時間週期,衛星互聯網將主要由實力雄厚的“國字號”來實現。

同時,有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手機衛星互聯網通信還存在很多技術挑戰,涉及到SoC、基帶、射頻、軟件部分的改造,短期內很難通過手機實現高速率的衛星通信。”

本文來自財聯社,作者:付靜,編輯:曹婧晨,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