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武子曄

[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爲,產品價格的適度下調有利於激發消費者對汽車的消費需求,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車市的熱度還停留在關注度提升階段,購買力並沒有得到想象中那樣的有效釋放,市場觀望情緒濃重。 ]

自3月以來,多地政府密集推出了汽車消費補貼政策。里斯戰略定位諮詢3月22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超40個汽車品牌相繼推出補貼或降價優惠,一場全國範圍的汽車價格戰正式打響。乘聯會數據顯示,3月1~19日,乘用車市場零售70萬輛,同比下降8%,市場的實際銷售狀況並不樂觀。

3月21日晚間,北京市商務局等7部門發佈的《北京市關於鼓勵汽車更新換代消費的方案》指出,乘用車置換新能源小客車補貼標準最高補貼1萬元。補貼適用時間爲2023年3月1日0時至2023年8月31日24時期間。同日,西安也發佈了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西安發放新能源汽車消費“禮包”最高補貼達6000元。

3月份的汽車價格戰中,最受關注的是湖北省聯合多家車企推出了政企購車補貼,給出“東風系”品牌較大程度優惠。以東風雪鐵龍C6爲例,該車最高可享受政府加企業綜合補貼9萬元,補貼過後起售價爲12.19萬元。

大幅度補貼和降價背後,汽車市場亟待回暖。隨着2022年末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出,新能源市場增速較爲緩慢。今年年初,一些新能源車企銷量出現下降。同時,燃油車市場庫存壓力較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昨日發文稱,2023年,1~2月份汽車行業整體銷售下降明顯,企業終端庫存急劇上升,經營壓力加大,企業採取各種措施降低庫存。地方政府也爲新年一季度開好局出措施、活市場,包括湖北省在內的地方政府與企業聯合推出了較大力度的促消費政策,旨在拉動本地汽車消費,爲企業紓困解難。

里斯戰略定位諮詢高級分析師武曉威認爲,價格戰已經經過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特斯拉宣佈降價後,頭部品牌主動降價,腰部品牌被迫跟進,新能源品類陷入行業內卷;第二階段是燃油車企被動應戰,地方政府補貼推動燃油品類繼續廝殺。

一家車企管理層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對車型進行定價時還會考慮市場競爭、品牌、同一產品線中不同產品的差異性等,“一輛汽車的銷售價格由多個因素決定,其中汽車成本是主要因素,包括車型研發、生產製造、營銷、物流等多個方面。汽車行業講究的是規模效益,規模越大成本越低。”

“大家掀桌子的出發點不一樣,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在同一個時點結束。當掀桌子的原因不可持續的時候,也就不會掀了。”長城汽車總裁穆峯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針對已經進入到紅海競爭的產品,會遵循品類、品牌的利益,努力地使長城的車更貼近目標用戶,但價格上不會那麼跟風。對於今年上市的新能源車型,會基於競爭定價的原則進行定價。

目前,一些汽車品牌推出了“保價”政策。3月11日,理想汽車方面就表示,自3月11日至3月31日,車主通過理想汽車官方渠道訂購理想L系列車型(理想L7、理想L8、理想L9),自訂購日(含)起90天內,如果所購車型的售價發生降價情形,理想汽車承諾將主動返還差價。哪吒、零跑也隨後推出了保價政策。

降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關注度,同時給經銷商帶來了客流量。懂車帝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降價潮在App端有明顯反饋,其中雪鐵龍C6一款車型車系頁訪問用戶,從日均1萬以下飆升至120萬以上,增長超過120倍。降價車型訪問數據全國各地都出現增長。在車系頁訪問數據大增後,看車、選車相關的功能的訪問量也有明顯提高。一名北京地區經銷商告訴記者,近期看車的人很多,但有效訂單沒有增加太多。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爲,產品價格的適度下調有利於激發消費者對汽車的消費需求,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車市的熱度還停留在關注度提升階段,購買力並沒有得到想象中那樣的有效釋放,市場觀望情緒濃重。“降價帶來的車市效應目前不是很大,今年3月車市可能會出現增長,但主要原因是去年基數較低。”崔東樹對記者表示。

3月22日,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1~19日,乘用車市場零售70萬輛,同比下降8%,較上月同期下降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337.9萬輛,同比下降18%。在批發端,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74.6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3%,較上月同期增長0。今年以來累計批發381.2萬輛,同比下降15%。

乘聯會方面表示,從3月前三週來看,終端客流的轉化率不高,消費者觀望情緒重,整體需求偏弱。湖北本次降價促銷的營銷策略在行業內外均引發了較大範圍的討論,在主機廠和經銷商層面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各地促銷戰帶來車市混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方面也呼籲,各方理性對待本輪汽車促銷,讓市場儘快迴歸正常秩序。

在武曉威看來,燃油品牌降價換量的方式不可持續,需加速推動新能源化轉型。對於雪鐵龍等燃油品牌來說,通過降價的方式無法實現起死回生。價格是品類重要分化標準,降價將極度傷害品牌勢能。對於原本已經在燃油品類中處於第二、第三梯隊的品牌,雖可能在短暫降價、補貼刺激下迎來銷量回暖,但隨着競品紛紛降價,又會在短期內迅速回到原有的競爭格局,難言優勢。更爲嚴重的是,持續降價將導致品牌勢能進一步下降,長期來看更將難以吸引消費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