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娜

[ 華爲統計,每年全球各地拍攝的照片總數超過1.4萬億張,其中89%以上通過手機拍攝。 ]

環境複雜多變,全球手機行業仍然面臨着需求減少、換機週期延長、競爭加劇的逆境。如何進行差異化產品突圍對於眼下的手機廠商來說並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

以手機影像能力而言,從2017年開始步入多攝時代,一部智能手機搭載的後置攝像頭從雙攝或三攝發展到了現在的五顆攝像頭。而在2019年計算攝影概念出現後,從多攝像頭拍攝、美顏設置,到多幀融合技術不斷湧出,手機廠商們每年在這一賽道上的研發投入費用更是高達十位數。

一方面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另一方面,爲了激發更多的購買需求,手機能當“望遠鏡”,甚至“拍月亮”的營銷方式將行業“卷”進了另一場以極端場景爲首的“參數”苦戰。在行業看來,這些“秀肌肉”的東西,正在“帶偏”手機影像的技術發展方向。

“過去十年,移動影像都在追求極端場景,但消費者往往不需要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下拍照,也不需要記錄看不見的遠方。”OPPO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產品官劉作虎近日在一場媒體採訪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手機計算攝影的未來首先要回歸到正確的路上來,還原真實。

手機影像“進化史”

歷經多次技術迭代,手機影像在過去“一路狂飆”。

尤其是到了2016年,iPhone7 Plus的發佈被認爲是手機多攝的里程碑,除了搭載等效焦距28mm的廣角鏡頭,還配備了一枚等效焦距56mm的2倍鏡頭,這意味着移動影像逐步有了覆蓋專業攝影經典焦段的能力。

“智能手機攝像頭從2017年開始步入多攝發展的時代,即一部智能手機開始搭載後置雙攝或三攝,一直髮展到最高搭載五顆攝像頭。”3月23日,羣智諮詢(Sigmaintell)創新事業部資深分析師徐晶晶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頭部品牌的高端旗艦機已經融合了數碼相機不同鏡頭的功能,覆蓋超廣角、人像、微距等。

根據羣智諮詢統計,從2017年到2023年之間智能手機攝像頭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約6%。全球多攝智能手機出貨量在整體智能手機出貨中的佔比從五年前的不到四成提升至目前的九成。

相較之下,2022年,全球數碼相機市場整體出貨量減少4%,降至801萬部。日本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CIPA)稱,受智能手機等因素影響,這已經是該市場第五年下滑,與頂峯時的2010年(1.2146億部)相比降至約十五分之一,創下歷史新低。華爲統計,每年全球各地拍攝的照片總數超過1.4萬億張,其中89%以上通過手機拍攝。

“鏡頭多不多”成爲了手機硬件創新上最容易被用戶“買單”的選項,定製化的圖像傳感器更是成爲了廠商的“硬件標配”,直到計算攝影概念的提出。

2019年,隨着硬件供應鏈升級瓶頸的到來,手機廠商開始通過軟件優化和底層的影像芯片來改善和提升手機影像。蘋果當年在iPhone11發佈會上推出的Deep Fusion功能,被視爲移動影像正式進入AI算法時代,這一技術相當於直接在手機上實現了微單的功能。

Gartner研究副總裁蔡惠芬對記者表示,AI與軟件的集成,使攝像頭能夠識別圖像、人臉,甚至理解內容,併爲目標結果做出必要的調整。“它不是關於硬件性能或基於硬件的照片輸出,而是通過軟件進行優化,例如,使照片中的人更漂亮或提高照片的色彩對比度。”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則對記者表示,手機的使用體驗更多偏傻瓜式的使用。而影像算法無疑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對使用者的要求,通過算法自動來優化,照出效果更好的照片。

最近五年,除了蘋果外,國內廠商中,無論是華爲的計算光學、vivo的影像算法矩陣,還是小米的億級像素以及OPPO的超光影圖像引擎,其中涉及的自研芯片、鏡頭、傳感器、平臺的ISP、算法以及調試方向認知都在顯示,國產手機也在加快計算攝影中的技術迭代。

以OPPO爲例,目前其內部影像團隊總人數超過1000人,影像每年研發費用超過10億元。劉作虎對記者表示,Find X6 系列對算力的需求甚至達到了此前的 10倍,OPPO整合了包括影像技術中心、OPPO研究院、馬里亞納芯片團隊以及外部合作伙伴,共計400+ 影像算法人才。“單單是Find X6系列的算法重構和研發投入,就超過4億元人民幣。”

徐晶晶認爲,當影像硬件規格達到一定瓶頸期,影像系統的研發投入和整合能力成爲破局關鍵。“如果把影像的硬件、軟件、圖像處理芯片等整合成一套完整的系統化、智能化方案,或將打破當前的堆料瓶頸期。”

分歧之下移動影像卷向哪兒

隨着計算攝影成爲打破高端市場邊界的關鍵變量,各大手機廠商卻開始在技術路徑上出現分歧。

比如一部分廠商會追求極端場景下的頂級配置,配備爲“遠景”拍攝的手機超長焦,往往導致傳感器尺寸縮小,進光量不足。造成的局面是,部分超長焦的手機能拍清楚天上的月亮,卻拍不清月亮下的人像。又如HDR技術,雖然可以增加動態範圍,但也會犧牲真實性和美感,超級夜景雖然可以提高亮度和清晰度,但也會造成噪點和失真。

在劉作虎看來,極暗或極遠的極限場景更多是“秀肌肉”的產物,用戶的真正需求,變成了行業的無人區。

“影像算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得不那樣做’。最早手機影像硬件能力有限,大部分計算影像,就是把非常暗的地方拍亮,把很遠的事物通過AI算法的方案呈現出來,但這樣又帶來了非常多爭議,比如‘暴力美顏’。”OPPO影像總監張璇對記者表示,其實“暴力”兩個字不是算法的問題,是算法發展到一定程度和硬件配合的問題,以及和不同廠商在使用算法策略時對算法的理解和判斷的問題。

未來旗艦機的競爭點並不是單純地炫技和秀參數,而是“軟硬兼施”的系統性調校比拼。看似簡單的手機拍照動作,背後考驗的是廠商的軟硬件一體化作戰能力。在劉作虎看來,影像能力涉及軟件、硬件、芯片、算法以及審美等一系列因素,而算法佔六成。基於算法反向定製硬件,包括定製芯片,是廠商“卷”的高階方向。

在內部,影像作爲Find X6系列的一號工程,劉作虎“親自帶兵打仗”,他告訴記者,他擔任了“影像核心攻堅組”組長的角色,這個小組裏集結了公司跨系統的影像專家,每週有一整天時間,大家進行跨部門快速溝通,共同解決旗艦手機的影像問題。

“內部算法邏輯搭建的三個引擎分別是超清畫質引擎、自然色彩引擎和超光影圖像引擎,這是因爲我們發現評價一張照片時,幾乎是這三者中的任意一個在發揮最大作用。”張璇對記者表示,過去的美顏受限於當時的技術環境,主要爲初級的磨皮或者去瑕疵,但現在更多的是對光影的修正,這也被OPPO認爲是貫穿移動影像未來十年的核心點。“算法既貴又便宜,初期投入非常大,但是相比硬件的手機項目而言,它的邊際成本又是非常低的,值得重投的地方在於作爲控制整個影像效果,它其實構成了核心競爭力,且這個過程中隨着競爭力變強,平攤到後續的成本是下降的,所以從戰略角度,它是關鍵控制點。”但張璇也坦言,大家對旗艦機有一些最基本的審視,最強的芯片影像、充電、外觀等,當把所有選項都打上鉤之後,內部工業設計團隊、算法開發團隊呈現的東西其實是一個約束條件下的“可能解”,要證明自己的差異化,反而風險是最大的。

這種風險也包括芯片的投入。目前,在芯片的投入上,國產廠商中OPPO是華爲之後,投入最重的廠商。

OPPO曾在兩年前發佈了一顆自研影像專用NPU芯片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並對自身移動影像計算架構進行了一次重大革新,替換了手機中存在十幾年的ISP計算方式。

對此,Counterpoint研究副總監齊英楠對記者表示,從手機影像的增強方式來看,一種是通過自研芯片的平臺優勢對影像算法不斷優化,目前蘋果、OPPO採用的是這一種。另外一種則是和供應鏈上的優質夥伴合作,比如向Sony定製圖像攝像頭,再基於該定製產品不斷優化算法。

“自研芯片使得品牌可以有更多時間、以更高的效率打磨和優化算法,自研的效率會被提高。”齊英楠表示,蘋果的優勢就在於擁有自己的芯片、自己的算法,在產品開發週期上具有優勢,芯片流片出來之後就可以做適配,但是安卓廠商還需要等高通以及聯發科的芯片開發週期,從時間點上,慢了五六個月。

“另外,蘋果的單款手機往往可以做到千萬級的量,這樣一方面帶動自研芯片的銷量和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在供應鏈上也更容易獲得優質資源,這是國產手機廠商在影像賽道上應該看到的趨勢。”齊英楠對記者表示,對於高端市場的突圍,產品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國產手機想要實現全面趕超需要長週期的佈局。

“在800美元以上,如果不能對蘋果施加足夠的壓力,那麼這一市場的用戶羣體就不會買賬。”齊英楠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