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鼓勵地方因地制宜

去制定自己的政策重點和支持力度

近日,杭州市政府宣佈,今年擬向生育二孩的家庭一次性發放補助5000元,生育三孩的家庭一次性發放補助20000元。消息一經發布,引發了公衆熱議。

生育率下降已經成爲世界人口發展的共同趨勢,長期的低生育水平會造成人口規模的負增長和人口結構的老齡化,給各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的到來,使如何應對低生育率問題被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爲了提升生育率,各地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政策探索,但效果並不如意。那麼,應對低生育率,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我認爲:

首先,要有應對低生育率的信心和耐心。目前中國生育率的持續下降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包括全球生育水平下降的共同趨勢、婚育推遲進度效應的影響等,但仍具備提升空間。從國際經驗看,不少發達國家在總和生育率下降到1.5甚至1.3後仍然能實現生育率的回升,因此要有提振生育水平的信心。生育意願、生育行爲的改變需要政策長期、持續的作用,不能用短時間的效果去評判生育支持政策是否有用。中國生育支持政策的調整方向是對的,只要加大投入、堅持長期建設,效果一定會逐步顯現出來。

其次,要持續增加對生育支持政策的投入。各項生育支持政策,其落實、落地的關鍵還在於資金投入。參考國際經驗,近十年北歐、西歐國家家庭福利公共支出佔GDP比重的平均水平都在3%以上,東歐和中歐國家也基本能達到2%以上。東亞國家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起步比較晚,因此整體投入水平都還比較低,日本和韓國平均水平分別只有1.3%和1%。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投入雖然在不斷增加,但是與這些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當前人口發展態勢下,生育已具備極強的正外部性,投資生育就是投資國家的未來。建議通過財政、社會捐助等多種方式籌集生育支持資金,加大對生育支持政策的投入。

第三,要抓住政策重點。中國目前的政策重點應是降低育兒成本和緩解工作—家庭矛盾。育兒成本主要體現在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上,要加強對家庭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的監測,重點治理突出問題。推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規範教育培訓市場。通過面向育兒家庭提供住房補貼、購房優惠、保障住房等措施降低育兒的住房成本。加快0~3歲社會托育服務體系的建設速度,除了建設傳統的公辦、民辦托育機構以外,應鼓勵多種形式托育服務的發展,包括髮展企業托育服務、興建家庭托育點、支持隔代托育照料、實現幼兒園向下延伸等,目標是要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安全、便利、普惠的托育服務體系。進行生育保險制度的改革,建立覆蓋孕期、育兒期在內的親職假制度,設計合理的假期成本分攤機制,讓假期能落到實處,緩解年輕人特別是女性的工作—育兒矛盾。

第四,要重視性別平等建設。目前,“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分工模式沒有發生明顯改變,女性依然承擔了育兒的主要成本,從而抑制了她們的生育需求,也使一些生育支持政策收效甚微。在生育支持政策制定中充分考慮性別平等的建設,保障女性的就業權益,促進家庭責任的合理分擔,引導父親積極參與育兒過程。一方面加強宣傳,讓公衆瞭解父親在育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夫妻共同育兒帶來的正面影響;另一方面通過激勵制度進行引導,對於父親參與育兒的在育兒假、生育補貼方面都設置額外獎勵。

最後,要重視生育文化的建設。經過幾十年人口調控政策的引導,人們的生育觀念、生育文化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形成了少生優生的意識。雖然大衆主流的理想生育子女模式還是兒女雙全,但是覺得生育一個孩子或者不生育也都是可以接受的。在當前人口發展形勢已經發生迅速變化的背景下,也需要引導大衆及時轉變觀念。應該通過多種形式,營造性別平等、尊重生育、重視家庭的社會氛圍。

我以爲,中央政府應當鼓勵地方進行探索,允許差異的存在。有些人認爲,浙江這次補貼水平較高,會讓各地產生攀比的風險。我個人並不太認同這種觀點,生育支持政策各地都還在起步過程中,要允許這些探索,要包容差異的存在。各地的人口發展形勢不一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不一樣,在國家統一原則的指導下,應當鼓勵地方因地制宜去制定自己的政策重點和支持力度。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人口學系主任)

發於2023.3.6總第1082期《中國新聞週刊》雜誌

雜誌標題:應對低生育率需有所作爲

作者:楊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