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離子電池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週期。

不同於鋰離子電池這位市場的寵兒,鈉離子電池長期處於邊緣地位。但是在政策支持、巨頭入局、技術突破、鋰電價格昂貴等因素的作用下,具備成本低、安全性高、低溫性能好等優勢的鈉離子電池獲得了飛速發展。

鈉壹新能源在2023年2月成立之初,就獲得了過億元的天使輪融資,並準備與上市公司普路通共設合資公司,加速產業化落地。同樣在2月,上市公司雄韜股份擬計劃投資105億元,建設鋰電池和鈉電池的新能源產業園。此外,不少創業公司的估值都有所提高,諸如中科海鈉的估值更是已經達到獨角獸級別。

隨着市場各方的大力投入,鈉離子電池有望在2023年獲得規模量產。從玩家和市場釋放的信號來看,今年也將成爲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元年。雖然大規模量產和商業化還需要更多時間,不過能否誕生鈉離子電池賽道的“寧德時代”,還是值得期待。

天使輪融資過億元,上百家投資機構爭搶

從創業者入局,到投資人關注,以及上市公司涉足,鈉離子電池賽道的熱度持續升溫。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在2023年前2個月,就有5家鈉離子電池賽道相關的創業公司獲得融資,數量是2022年該賽道全部融資事件的三分之一。從天使輪到A+輪,這5家創業公司的融資金額從上千萬元到數億元不等。

其中,鈉壹新能源在2023年2月成立之初,完成了葉盛置業投資的過億元天使輪融資。這筆交易也成爲鈉電池初創企業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單筆天使輪融資。

同樣在2月,鈉創新能源宣佈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爲崑崙資本、青島國合、日照芯能,而這離該公司上一輪融資只過去了3個月左右。此外,這也是崑崙資本3個月內投資的第二家鈉離子電池賽道的創業公司。

2022年12月,衆鈉能源完成超億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崑崙資本、清研資本、東澤產業基金和蘇高新創投。該公司在2021年1月成立時,便獲得了投資機構的青睞,此後2年內共完成4輪融資,碧桂園創投、同創偉業等也都成爲其股東。

從2022年初開始關注鈉離子電池賽道,到3個月內投資了其中的兩家創業公司,崑崙資本的動作可謂高效。崑崙資本相關負責人告訴投中網,“投資鈉創新能源和衆鈉能源時,至少有數十家投資機構也找了過來,最終憑藉順暢的溝通與快速的決策,我們才順利投了進去。”

在看好這個賽道的同時,光速中國也已經提前佈局。2021年12月,光速中國便開始陸續與該賽道的衆多創業公司接觸,並最終選中了珈鈉能源,目前也在持續關注上下游中的機會。這家公司於2022年4月成立,4個月不到便獲得順爲資本的投資,到了2023年1月,又成功拿到光速中國的融資。

早在2020年4月,中科創星就投資了中科海鈉,並經歷了鈉離子電池賽道從相對冷門到如今火熱的過程。那時,這個賽道還沒有多少家創業公司,而且關注的投資人也不多。到了2021年,市場開始慢慢火熱起來,並一直持續到現在。

“每一條賽道背後都是科研的長期積累,而中科創星專注於投資早期技術,尤其是那些有前景的技術,比如鈉離子電池。”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向投中網表示,“最近2年,該賽道冒出來不少創業公司,而且關注的投資人也越來越多。”

感受到市場和資本的熱度,創業者也選擇投身其中。天眼查顯示,最近2年內成立,且與鈉離子電池賽道相關的在營公司超過79家。

據知情人士向投中網透露,該賽道部分獲得融資的創業公司,目前已經在進行新一輪融資,甚至有的創業公司被數百家投資機構爭搶,但最終可能只有個別新的投資方纔能拿到融資份額。

此外,上市公司也已經有所行動,部分企業通過投資、建廠等方式涉足鈉離子電池賽道。

這裏面便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蜂巢能源欣旺達格林美億緯鋰能華陽股份、維科技術、傳藝科技、百川股份、普路通、雄韜股份、美聯新材等,而且名單還在不斷增加。

千億市場,已經跑出一家獨角獸

鈉離子電池賽道的火熱,離不開鋰離子電池這個競爭對手的“助攻”。

從2021年開始,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開始飆升,2年時間便從每噸約5萬元漲到超過50萬元,並一度接近每噸60萬元。上游材料高昂的價格,讓下游的動力電池廠商和車企承受了不小的壓力,這也讓“被忽視”的鈉離子電池獲得了更多關注,同時也使其擁有了一個快速發展的窗口期。

憑藉全球豐富的產量,鈉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小,同時成本也非常低廉,目前碳酸鈉每噸的價格還不到3000元。此外,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生產工藝類似,技術和設備都能快速適配。

雖然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一路下跌,來到了每噸35萬元以下的區間,但相比之下鈉離子電池仍然具有價格優勢。多份研報提到,即便電池級碳酸鋰每噸的價格回落至15萬元,大規模量產後的鈉離子電池在價格上也有一定優勢。隨着產能不斷增加,後者的成本也會進一步下降。

據中科海鈉估計,Cu-Fn-Mn基鈉離子電池原材料成本相對磷酸鐵鋰/石墨體系將降低30%-40%。

“即便未來電池級碳酸級降到每噸十幾萬元,鈉離子電池在控制好整體成本的情況下,也有30%以上的價格優勢。”在光速中國合夥人蔡偉看來,目前鈉離子電池受限於商業化規模還較小,量產的成本優勢目前還不太明顯,但從第一性原理的角度考量,鈉電池材料端的低成本,低溫性能和安全優勢會逐漸顯現。

米磊則認爲,即便電池級碳酸鋰每噸的價格降到15萬元,大規模量產後的鈉離子電池仍然有很大的價格優勢。

在多位投資人看來,鈉離子電池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鋰離子電池價格平衡器的角色。在沒有鈉離子電池時,鋰電的價格容易因大量需求而處於高位,一旦前者在某些應用場景對鋰離子電池規模化替代,可能會對鋰電的價格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此外,擁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倍率性能好、低溫性能好等優勢的鈉離子電池,雖然目前的能量密度較低,同時產業鏈也不夠完善,但在電動自行車、低速電動車、儲能等領域擁有廣闊的市場,未來的規模將達到數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

衆多因素的影響下,鈉離子電池成爲不少投資人眼中值得押注的賽道,創業公司的估值也水漲船高。

蔡偉告訴投中網,“珈鈉能源的估值有倍數級增長,目前達到了數億元。”據關注該賽道的投資人觀察,在頭部公司估值飆升的影響下,近年來成立的優質初創公司整體估值都有所提升。

當中科創星在2020年投資中科海鈉時,鋰離子電池風頭正盛,這家公司的估值還只有幾億元。經過2年多的發展,技術的突破讓業界看到鈉離子電池的廣闊前景,該公司的估值已經有了幾十倍以上的漲幅。據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中科海鈉的估值現在已經達到了獨角獸級別。

產業化元年,來了?

雖然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幾乎同步開展研究,但由於技術、材料等進度的不同,最終導致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後者成爲市場的寵兒,而前者長期處於邊緣地位。

當電極材料獲得突破,鈉離子電池纔開始進入商業化階段。隨着碳中和戰略的推出,以及鋰電價格飛漲,再加上頭部電池企業涉足,技術逐漸成熟的鈉離子電池在低速電動車和儲能等領域被寄予厚望。

2021年7月,寧德時代率先推出第一代鈉離子電池,這一舉動也引發了衆多關注。部分動力電池行業相關的上市公司開始有所佈局,一些擁有豐富技術的創業者選擇投身其中,新能源賽道的投資人也在市面上尋找合適的項目。

經過2022年的快速發展,不少入局的創業公司和上市公司,公開表態最快會在2023年形成鈉離子電池量產能力。

其中,寧德時代正推進鈉離子電池在2023年實現產業化。據相關報道,該電池將率先應用在A00級車上,首款車是上汽科萊威改款,項目已經定點。此外,也有消息稱,比亞迪的鈉離子電池將於2023年率先在A00級車型海鷗上裝車。

2023年2月,中科海鈉推出三款可規模化量產的鈉離子電池電芯產品,並與思皓新能源展示了搭載鈉離子電池的A00級思皓花仙子電動車。珈鈉能源將在2023年,實現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一定規模量產。至於衆鈉能源,則是計劃於2023年實現鈉電新品的上市及批量供貨。而在2022年10月,鈉創新能源便舉行了全球首條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投運儀式。

據蔡偉介紹,此前已經有不少細分行業巨頭主動找到珈鈉能源等鈉離子電池賽道的創業公司來合作,同時這些下游客戶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崑崙資本相關負責人稱,鈉創新能源和衆鈉能源目前也在提高產能,從而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

米磊則表示,“中科海鈉持續處於訂單多到生產不過來的狀態,甚至還有海外的訂單,公司已經在擴產提量。”

多份研報提到,2023年將是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元年。從入局者的動作及對外釋放的信號來看,鈉離子電池在今年實際的量產規模倒是值得期待。至於大規模量產及商業化,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

由於鈉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存在多種路線,並且業界尚未形成普遍共識,其正極材料有普魯士藍類材料、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型化合物等,而負極材料則包括硬碳、軟碳等,目前以層狀氧化物爲正極、硬碳爲負極的鈉離子電池是業界主流的技術路線,但市場仍在期待性能更好的新材料。

這些初創企業未來要想成長爲頭部企業,甚至是鈉離子電池賽道的“寧德時代”,也會受到自身選擇的技術路線最終能否獲得市場認可的影響。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投中網”(ID:China-Venture),作者:魯智高,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