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头无两”到在退市边缘,3年间,*ST中潜发生了什么?

公司面临退市风险,股价却一飞冲天。这样异常的走势,再次发生在*ST中潜(300526.SZ)身上。

3月23日开盘,*ST中潜就快速拉升冲击涨停,此后虽然有所回落,截至当天收盘,仍大涨14.98%,最新股价为12.28元。而就在两天前(3月21日),该公司披露了可能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

这样的走势,不是第一次在*ST中潜出现。3月17日,其股价也曾大幅拉升,上演“20CM”涨停。而更早的2019年5月中旬至2020年4月,其股价更是从不足9元,一路猛涨到182.79元,涨幅达到近20倍。到当年9月,其市盈率已突破2万倍,雄踞沪深两市第一,而后又在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股价遭遇持续下杀,最低下探至4.73元。

截至3月23日收盘,*ST中潜市值仅剩25亿元,虽然较低点有所反弹,但仍不到最高点的7%。从“风头无两”走到退市边缘,在这三年间,*ST中潜发生了什么?

营业收入突击增长

3月22日,*ST中潜小幅低开后,随即快速下挫,盘中一度大度下跌11.67%,截至当日收盘,跌幅仍然达到11%。不料到了23日,就再次出现戏剧性的大涨。

*ST中潜3月21日公告称,若2022年度出现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

*ST中潜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亏损。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ST中潜营业收入分别为1.71亿元、2587 万元,同比下降66.42%、84.49%,净利润分别亏损1.86亿元、1.43亿元,同比下降992.12%、24.49% 。

此外,该公司的2021年年报,也被审计机构出具带有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保留意见。从2022年4月25日起,其股票就因此被ST。

去年前三季度,其经营状况仍然没有改观。三季报显示,去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0.36万元,净利润为3423.56万元,扣非净利润-4240.70万元。按照年报预估计算,去年第四季度单季营收接近7000万元,超过前三季度营收规模的总和。

在这种情况下,*ST中潜的退市风险已经一触即发。然而,到了四季度,其营收却迅猛增长,并且冲过了1亿元的营收退市生死线。

*ST中潜此前披露,预计剔除部分扣除金额外,2022年营业收入为1.1亿元至1.1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6483万元-63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99%–50.86%。若最终审计结果为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触发上市规则规定的退市情形。

该公司解释称,导致去年四季度营收大幅增长,从而使得营收跨过“退市线”的原因,是控股子公司江苏瑞智中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瑞智中和”)纳入公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后,其收入增长带动公司营收增长。同时,公司原有的潜水装备订单的增加相应也有帮助。

根据*ST中潜2月6日披露,预计瑞智中和2022 年 度预计完成固定支架业务订单7559.2万元至 8031.69万元,并完成了多个跟踪支架系统科研项目及样板工程项目。

不过,*ST中潜在3月21日的风险提示中称,若最终审计结果为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将触发退市风险。

跨界收入真实性遭疑

ST中潜去年下半年的收入猛增,主要来自瑞智中和。公司2022年预计总收入中,瑞智中和的占比达到66.54%。

公开信息显示,瑞智中和成立于2021年8月,人员规模约50 人。注册资本1亿元, 由中潜股份持股51%,主要业务是光伏固定支架及跟踪支架系统的研发、设计及方案优化, 为客户提供光伏区的优化设计,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瑞智中和旗下拥有安徽瑞智中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徽瑞智中和”)、陕西舜宝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卓诺世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百色瑞智中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家全资子公司。

*ST中潜2022年9月披露,瑞智中和拟在广西省百色市右江区投资建设光伏跟踪支架系统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0.2亿元,项目流动资金0.8亿元,项目用地约40亩。

不过,*ST中潜去年四季度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引起了监管关注。

深交所3月14日发出关注函,要求*ST中潜补充披露瑞智中和及其控股公司的具体情况、 2022年确认的光伏支架业务是否涉及委托加工瑞智中和是否具备光伏跟踪支架生产能力、2022年光伏支架业务收入仅包含光伏固定支架相关收入的原因,以及光伏支架业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形成稳定业务模式等。

*ST中潜3月22日回复称,瑞智中和2022年7月份才正式投产,但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却达到7559.24万元至8031.6万元。其中,2022年3月才成立的安徽瑞智中和,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就达到6903.7万元至7376.1万元。

光伏是*ST中潜多次跨界转型的业务。2016年登陆创业板的*ST中潜,原本是一家专业生产海洋潜水装备的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为海洋潜水装备和高性能复合材料。2019年7月份以来,该公司筹划了多次跨界收购。

*ST中潜2019年7月披露,计划以1元的对价,收购大数据北海慧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到一个月后,中潜股份就以该公司股东兼技术总监去世为由终止收购。与此同时,又在北海设立从事大数据业务的子公司北海中潜科技公司(下称“北海中潜”)。

同年9月,中潜股份再次公告,以1元对价收购上海招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招信”)50%的股权,并同时对其增资1581万元,成为持股51%的股东,以整合其大数据产业链。一个月后,该公司再次出资2000万元,收购了后者剩余49%股权。

不久后,北海中潜业务停滞,上海招信股权已出售,收购大唐存储的交易已终止,该公司多次筹划跨界收购均不乐观。

2020年3月,中潜股份又开始筹划向半导体领域转型,并把目光看向了专注于存储控制芯片的设计研发的大唐存储。该公司主要经营为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销售,以及电子通信产品、网络设备的研发等。

中潜股份与合肥大唐投资、合肥亿超电子、合肥瑞瀚电子签署的《股权收购意向书》显示,公司拟通过现金购买合肥芯鹏100%股权,并请上述三方协助促成收购共青城海之芯持有的大唐存储9.051%股权。通过上述交易,中潜股份将持有大唐存储84.116%的股权。到了10月9日,中潜股份突然又公告称双方未能就主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一致同意终止双方于2020年3月签署的《股权收购意向书》。

此前,*ST中潜就因虚增营业收入、误导性陈述,多次受到监管处罚。公开披露显示,2021年8月,ST中潜因2019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3728.7万元,虚增营业利润虚增2574.4万元,而遭到监管处罚。此外,该公司此前关于“大唐存储也是国内少数掌握商用最高安全等级国密商用算法芯片技术的公司”的描述,也被监管认定构成误导性陈述。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