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 黄娅娜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其发展水平和趋势直接影响整个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推动经济体系深度变革的重要抓手,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必须立足并适应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内涵来看,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应该是产业基础高级发展、科技创新引领前沿、链式结构完整协调、生态环境和谐适应、竞争优势全球领先和发展成果社会共享等多维度共同推进的现代化过程。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面临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应具备强大、融合、高端、开放、自主、智能、绿色、韧性八大特征。

(一)强大

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是指产业链具有强大的产值创造能力,对整体经济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能有效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制造业是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为居民生活、各行业的经济活动提供其他任何行业都无法替代的物质产品。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体系,我国就会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受制于人地位。通过几十年持续不断地推进工业化,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生产体系,拥有世界上最为复杂完整的各类制造产业链条,是全世界制造业规模第一的大国。制造业一直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到发动机的作用,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强大的“中国制造”也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

(二)融合

融合的制造业产业链包含多重含义:一是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主要是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在数字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不同产业间的关联合作在逐步提升,最明显的特征是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即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企业及时动态地与客户形成互动,科学统筹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增值服务。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融合,产业链现代化带动全面的现代化。我国一直是通过工业化来带动城市化,制造业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也包含了与地方的资源环境、社会生活、文化背景的和谐相容,能产生全面的社会发展效应,从而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三)高端

高端的制造业产业链是指要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突破全球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低端锁定,增强中国在中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通过廉价的生产要素吸引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制造大部分以来料加工、模仿跟随为主,因而长期停留在低端制造的阶段。近年来,我国逐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快速增长。具体来看,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高铁等领域的一批高端品牌走向全球。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正持续攀升,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四)开放

开放的制造业产业链是指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共赢发展,加强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努力推进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分工不断完善、合作共赢不断增强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建立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跨国投资、贸易、金融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已经把世界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有效发挥优势、取长补短。 “开放”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开放才能使得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

(五)自主

自主的制造业产业链是指要关注产业链的安全问题,提高自主可控水平,降低产业对外依存度,解决产业链中的“卡脖子”短板问题。虽然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加工制造能力很强,但是制造业一些领域的核心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先进生产设备、关键基础材料、高端研发和市场营销等环节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容易被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中国工程院对我国制造业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光刻机、通信装备产业的高端芯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轴承和运行控制系统、电力装备产业的燃气轮机热部件,以及飞机、汽车等行业的设计和仿真软件等基础能力弱,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存在安全隐患,揭示了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的紧迫性。

(六)智能

智能的制造业产业链是指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要素投入到生产中,利用数字化改造,提升产业链的智能化程度。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赋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的内涵和活力,不仅在生产力方面推动了劳动工具数字化,而且在生产关系层面构建了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共享合作生产关系,促进了组织平台化、资源共享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催生出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商品交换方式,提升了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利用数字技术将分散或孤立的设备、产品、生产者、企业等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方式紧密连接起来,形成联动发展,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制造业的智能化不仅要注重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更要注重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制造业全链条的全面智能化。

(七)绿色

绿色的制造业产业链是指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走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制造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绿色化转型战略和理念,“绿色制造”等清洁生产过程日益普及,节能环保、新能源、再制造等产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已正式宣布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制造业领域,要紧紧抓住新工业革命有利时机,加快推广绿色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

(八)韧性

韧性的制造业产业链是指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针对突发事件的风险应对能力,能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及时做出调整,具有较强抗冲击能力,从而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相对稳定。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断、供货渠道单一、应急能力缺失等韧性不足的风险集中暴露出来。从影响态势看,新冠疫情的冲击从对产业内部冲击转向内外两面冲击,从供给端冲击转向供需两端冲击,一系列的全方位冲击导致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危机的集中爆发。中国作为制造业的第一大国,是全球产业链稳链保供的“中流砥柱”,中国在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通畅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具有强大的韧性。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本文是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研究”(项目编号:21ZDA021),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产业经济学)项目的部分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