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王柯瑾 北京報道

金融科技正成爲金融行業創新與競爭的制高點,各家銀行在這場競賽中已按下高質量發展的“加速鍵”。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各地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創新應用探索提速,除大行參與外,中小銀行也表現出高度積極性。

近日,四川省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實施工作組面向社會公示新一批創新應用,應用主要聚焦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破解高原畜牧養殖、中小微企業經營等場景中因信用信息不對稱引起的金融支撐不足問題,不斷創新數字化普惠信貸產品,助力鄉村振興提速增效。此外,今年2月,深圳10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創新應用已進入測試運行階段。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認爲:“區域監管部門引導加快科技金融發展,有助於金融機構加大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科創企業等領域支持;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科技創新,突破技術難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聚焦小微及農業企業融資痛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到2035年,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加快實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強化對金融科技創新的引領、護航和孵化作用,可以爲金融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又稱“監管沙箱”,旨在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運用新興技術驅動金融創新,着力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監管沙箱”是監管者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構建一個可依條件豁免相關監管後果和法律責任的相對獨立的“安全空間”,以鼓勵企業的產品、服務、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從而有效防範金融創新風險的實驗性監管機制。

“‘監管沙箱’是適應金融科技創新的監管創新,本身包含了容錯試錯機制在裏面,是金融科技大發展背景下提升監管靈活性、尋求對金融科技產品或業務實施數字化監管的一種探索。隨着‘監管沙箱’機制的日漸成熟,與金融科技創新的契合度會更高,將對銀行業金融科技創新發揮積極推動作用。”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表示。

從近日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公佈的四川省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創新應用看,主要爲破解中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以及農業養殖企業或個人融資痛點。

具體來看,一個項目爲基於大數據技術的普惠信貸服務,申請機構爲成都農商行。該應用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RPA等技術,融合應用行內外數據,構建客戶主體信用評估和風險預警模型,及時掌握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情況,提升銀行普惠信貸風控水平,助力銀行爲中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普惠信貸服務,紓解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難題。

另一個項目爲基於物聯網技術的畜牧業抵押貸款服務,該應用由四川阿壩州農村信用聯社負責系統研發及運維,並提供金融應用場景。該應用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圖像識別等技術,實現對犛牛活體抵押物的智能化管理和動態化檢測,並基於多維度數據構建涵蓋貸前、貸中、貸後全流程風控模型,輔助銀行更好評估犛牛活體抵押物價值及犛牛養殖企業、個人養殖戶的經營風險,爲其提供更爲精準、便捷的畜牧業抵押貸款服務,有效緩解高原犛牛養殖面臨的資金壓力。

楊海平表示,“農村地區地域廣闊,人員居住相對分散,農村金融服務運營成本相對更高。農業經營的不確定性較大,農村金融風險管控難度相對更大。此外,農村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數字鴻溝相對更爲明顯。”

楊海平表示,“‘監管沙箱’項目聚焦小微企業、農村企業符合中央關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安排部署,符合人民銀行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導向。人民銀行發佈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將公平普惠作爲重要原則,在打造數字綠色金融服務體系任務中,重點提到了金融科技在農村金融服務領域的應用。”

下一步,四川省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實施工作組將在人民銀行總行的統籌指導下,積極引導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等市場主體把握好金融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金融數據綜合應用試點等重點工作,將技術應用新、服務公衆多、影響範圍廣的金融科技創新應用納入監管,推動技術創新成果更高質量落地應用並服務公衆,助力金融服務降本增效。

今年以來,除了新公示的創新應用項目外,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消息顯示,2023年2月20日,深圳新一批創新應用在經過輔導公示、登記聲明後,正式進入測試運行階段。據瞭解,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已組織開展測試“百行徵信信用普惠服務”“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綠色信貸服務”等10個創新應用。

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入實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合作,不斷打磨出既滿足市場需求又符合監管要求的優質產品服務,構建深圳守正創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開放共贏的金融科技新生態。

中小銀行加大投入積極參與

上述四川省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創新應用的申請機構爲農商行和農村信用聯社,此前,多家城商行也積極參與其中。

2019年12月,人民銀行支持北京在全國率先啓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2020年4月擴大試點範圍至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六市(區)。從試點應用項目申報主體看,中小銀行已經成爲金融科技“監管沙箱”試點的重要參與主體,中小銀行充分發揮本地優勢,着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涉農金融服務方面的難題。

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聯盟調查顯示,金融科技的突飛猛進也加速了監管創新,“監管沙箱”是其重要代表。“監管沙箱”通過提供一個“縮小版”的真實市場和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爲金融機構提供了可以測試其創新性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和機制的彈性監管空間。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九成以上受訪銀行認爲“監管沙箱”試點對中小銀行參與金融科技創新實踐、隔離和降低創新風險具有重要的影響,其中55.36%的受訪銀行表示“監管沙箱”試點的影響“非常重要”,37.50%的受訪銀行表示這一影響“重要”。

3月16日,在中國金融科技生態建設與發展論壇(廈門)上,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潘潤紅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金融科技在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中取得了諸多成效:金融科技繁榮發展的局面初步形成,通過“監管沙箱”、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範工程、金融數據綜合應用試點等舉措,促進了金融產業公平、合規、可持續發展等。

零壹智庫特約研究員於百程表示,“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目的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動科技在金融中的應用,提升金融業務效率。試點在區域上不斷擴容,在領域上不斷拓展,在應用上不斷成熟。這些領域要麼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中的難點,要麼是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體現了金融科技在賦能金融業務上的價值。”

“近年來,各地監管部門也在積極出臺科技金融發展扶持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金融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科創企業的支持能力。銀行部門也在積極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尤其是中型銀行投入持續在增加。”周茂華表示,“對中小銀行來說,需要加大數字化技術方面的投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提升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創新應用探索能力。”

此外,在創新應用項目測試運行甚至落地投產後,商業銀行還要根據金融科技產品的屬性,做好持續管理工作。“持續關注‘出箱’投產產品的運行情況,關注其技術表現和市場反應,特別是消費者投訴相關信息,關注相關監管規則的變動。並且對項目持續開展階段性評估,以決定其是否繼續運營以及如何修改完善等。”楊海平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