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道

近日,谷歌公司在其官網上宣佈,已停止銷售Glass Enterprise Edition(谷歌眼鏡企業版),其作爲專門針對商業用戶推出的增強現實(AR)設備將於今年9月份停止軟件支持。此舉標誌着谷歌眼鏡產品線的終結。

而近段時間,AR行業似乎也遇到了寒流,AR隱形眼鏡廠商Mojo Vision宣佈裁員75%,並將市場轉向研發MicroLED技術。微軟則傳出公司AR眼鏡團隊受到了裁員影響。

國外的AR產業發展彷彿蒙上了陰影。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國內AR品牌熱情高漲。在B端AR項目遇冷的同時,消費級智能眼鏡仍在異軍突起。

多家巨頭的AR項目受挫

谷歌是業界最早推出智能眼鏡的一批廠商,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第一款AR眼鏡Google Glass。但由於價格昂貴、功能雞肋、侵犯隱私等一系列爭議,Google Glass的普及率並不高,2015年,Google Glass基本停止向消費者銷售,此後,谷歌將智能眼鏡市場瞄準企業客戶。Glass Enterprise也成爲Google Glass的後續產品。

“這並不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谷歌最初的眼鏡產品距今已經10 年了,而這個最新版本只是對原始設計的增量改進,已經有4年的歷史了。”TechInsights執行總監David MacQueen對記者表示,谷歌未跟上步伐,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與競爭對手相比,谷歌眼鏡是一款功能有限且過時的產品; 其次,其在市場增長快速的中國市場影響力有限。

有行業人士向記者指出,谷歌這款產品正式停售前其實早就沒什麼水花,業內這兩年基本沒什麼人談論,不是這兩年XR(擴展現實: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的總稱)產業發展的亮點,也不是目前AR品類主流的形態了,發展至今是產品定價、定位、內容等多種原因共同導致的。

而谷歌並不是個案。2023年1月,致力於爲醫療領域以及日常使用開發的AR 隱形眼鏡廠商Mojo Lens宣佈裁員75%,未來將專注於 MicroLED技術。Mojo Vision首席執行官Drew Perkins表示:“全球經濟下滑、資本市場極度緊張以及先進AR產品的市場潛力尚未得到證實,這些都導致Mojo Vision無法找到額外的私人資金來繼續開發Mojo Lens。”

另一邊,微軟似乎也遇到了麻煩,據彭博社報道,微軟計劃裁員萬人,其混合現實硬件HoloLens 團隊受到很大影響,其中包括AR眼鏡HoloLens業務,原因與軍方減少對微軟AR設備的採購相關。

不僅如此,據媒體爆料,Meta將在2024年推出其首款AR眼鏡,但後續因裁員等種種原因目前該項目進展不明。

國外多家AR 廠商發展似乎也逃不過經濟下滑等帶來的連鎖反應。

David MacQueen指出,幾乎所有科技公司一樣,微軟已經裁員,包括其混合現實部門的員工。然而,大多數裁員都在虛擬現實方面,微軟的虛擬現實社交網絡AltSpace已經關閉,“混合現實”平臺(實際上是虛擬現實)也已經結束。微軟繼續開發Mesh平臺,該平臺更側重於AR功能。

根據IDC研究報告,2022年全球AR/VR頭戴式設備出貨量僅有880萬臺,同比下滑20.9%,其中全球VR出貨量同比下滑了21.4%, 全球AR出貨量同比下滑2個百分點左右。

消費級智能眼鏡市場異軍突起

但這並不意味着AR市場不被看好。相反,自去年以來,國內智能眼鏡品牌發展迅猛,甚至不少AR初創企業仍在近期完成了融資。在AR市場,消費級智能眼鏡正在異軍突起。

2022年,國內Nreal、亮亮視野、雷鳥創新、李未可、Rokid等初創品牌先後推出了自家的AR眼鏡。其中,Nreal在2022年以近10萬臺的出貨量佔據了全球AR市場榜首。

IDC的報告指出,往年AR產品主要爲高價位的商用型號,新品湧入使得2022年AR產品的平均單價大幅下滑。到2022年第四季度,500美元(約合人民幣3450元)以下的AR產品出貨佔比已經接近90%。

除了初創品牌之外,手機廠商們也躍躍欲試。2022年9月,聯想T1智能眼鏡發佈。12月,OPPO發佈了重量僅約38克的雙目AR眼鏡OPPO Air Glass 2,華爲也推出了智能觀影眼鏡 Vision Glass。小米在2023 年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佈了小米無線AR眼鏡探索版,榮耀觀影眼鏡(HONOR Vision Glass)也在2023年3月6日亮相。

“我們有一個非常大膽的判斷,這一次平臺更迭,中國會跑在世界的最前面。”對於中國AR品牌在過去一年的表現,Nreal創始人兼CEO徐馳表示,15年前,智能手機出來的時候,無論是硬件端還是系統端、交互端,中國相關人才儲備、知識儲備都不夠;但15年後,供應鏈以及移動互聯網培養的巨大人才儲備、龐大的市場已經讓中國完全有機會在這波新浪潮下更快創新和引領行業。無論對美國還是歐洲,在快速迭代過程中,中國完全具備優勢,能夠衝在最前面。

這種“冷熱不均”不僅表現在國外廠商遇冷、國內廠商卻積極佈局,也表現在企業級和消費級市場的發展差異。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商業用戶在AR領域的培訓和現場服務應用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但這類情況在2022年有所轉變,消費級AR眼鏡成爲各大廠商爭相佈局的重點方向。

IDC增強和虛擬現實研究團隊的研究主管Ramon T. Llamas指出,“隨着更輕的外形、更明亮的顯示屏、清脆的聲音和越來越多的遊戲列表的出現,早期採用者已經把目光投向另一個方向。再加上VR遊戲的廣泛流行,即使商業市場依然在不斷增長,但消費者市場將會引領AR/VR領域。”

“以國內市場爲例,2022年AR品類中有82.9%的出貨量均爲消費級產品。2022年可以說是國內智能眼鏡發展非常迅速的一年,低價位段的產品已經快速佔領市場。”IDC中國高級分析師趙思泉對記者表示,2022年全球AR消費級市場同比增長121.1%,商用級市場同比下滑50.9%。

記者瞭解到,以B端市場爲主的影創科技(Shadow Creator)2022年曝出大規模欠薪、遭遇市場困境等,也影響到了商用級AR市場的表現。

趙思泉也提到,微軟HoloLens 2022年在國內商用市場還是有相對穩定的出貨,但其定價及應用範圍等都使得用戶數相對有限。

對於未來,根據Wellsenn XR的推測,到2024年全球AR頭顯出貨量可能從2019年的42萬臺飆升至150萬臺。

IDC方面向記者預測,2023年,全球消費級AR出貨預計同比增長82.3%,企業級AR預計同比增長43.3%。

趙思泉對記者表示,企業級AR市場目前仍存在產品價格居高不下、技術門檻較高、工人的學習成本高等行業難點,目前來看主要是製造業用AR產品更多,仍有較多場景可開拓。

“現在的消費級AR更像是智能穿戴眼鏡,真正增強現實的應用很少,所以技術門檻不高。”趙思泉同時也提醒道,國內廠商們也還是面臨融資環境不穩定、初創企業在消費市場知名度較低、整體消費市場較爲低迷、產品同質化嚴重等諸多現實問題。

“AR仍然存在很多挑戰,關鍵的技術戰場之一是鏡頭技術。蘋果、谷歌、微軟、Meta和Snap的研發預算都相當大,它們都花費了額外的資金收購擁有AR鏡頭技術的公司,這顯示了創建高質量AR顯示器的重大挑戰。對於消費市場來說,挑戰甚至比企業市場更大。因爲對於消費市場來說,挑戰不僅在於製造有用的東西,還在於製造好看的東西。”David MacQueen舉例,Magic Leap和HoloLens都擁有令人驚歎的技術,但消費者不會佩戴如此笨重的設備。這不僅與鏡頭有關,還與其他組件有關,這需要形式與功能之間的潛在權衡。

儘管谷歌暫停了Glass Enterprise Edition,也並不意味着谷歌放棄了AR。谷歌方面稱仍然致力於增強現實技術。谷歌發言人Patrick Seybold表示:“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將AR構建到許多谷歌產品中,我們將繼續尋找在我們的產品組合中帶來新的、創新的AR體驗的方法。”

David MacQueen對記者表示,他也期待谷歌未來會有AR產品。值得注意的是,自上一版谷歌眼鏡發佈以來,其已經收購了North、Raxium等AR顯示公司。 爲此,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會有一款來自谷歌的、顯示屏得到大幅改進的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