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篇亲子家书的长情陪伴

文/熊丽然

当家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重新活跃,出现在文学市场上时,我是带有一些怀疑的。既是家书,真情实意之中必然牵扯着私密情愫和琐碎家事,怎好公之于众?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于共同记忆基础之上的观念与共识,能使公众产生触动的又有几分?至于为了出版而作的“家书”,满纸的伪装,不看也罢。

当我听闻重庆作家晏菁刚刚获得第五届“温泉杯”全国短篇童话大赛大奖和第六届《儿童文学》金近奖大奖之后,又一力作问世,这本新书《女儿,我想把世界讲给你听》其主体就是88篇写给女儿们的家书,我惊异,我阅读,我感慨万千。

晏菁,是一位寒门逆袭的北大研究生,也是两位女孩的妈妈,妈妈的称谓比任何学历都值得她骄傲。也正是因她的知识层面和成长经历,她有着与绝大多数家庭不一样的教育理念,“世界辽阔,人生路远,我不盼你功成名就,只愿你远行平安。”晏菁花费了十年时间,带着两个女儿进行亲子旅行,为他们写下了上千篇旅行家书。这本书是从上千封亲子旅行家书中精选出来的88篇,全面诠释了育女心得。更有价值的是另外还加入了女儿和丈夫对旅行家书的回信。

作为师范大学的副教授和两个各方面都表现优异的女孩的母亲,晏菁的育儿理念称得上独具慧眼和耐心。陪伴着两个孩子,带她们从小游历山河、领略世界各地的文化,我重新认识了“陪伴,是最好的爱”这句话——单说这份毅力和坚持,就是给女儿最宝贵的财富,而晏菁还在每一次游历后,将此行的随感以家书的形式留下记录,成为孩子成长中可以反复回味的给养,这份智慧与远见也格外令人动容。

书中优美的文笔和从容的讲述将我很轻易地就带入了她们这十年的时光旅程中。

提到亲子旅行,我总是回忆起发生在我的儿子4岁时的那次手忙脚乱的旅程。晕机头痛、晕车呕吐、气温陡变、急性中耳炎……各种始料未及的意外,让孩子旅途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病痛中度过,也使计划中完美的育儿旅行演化为一场家长的自我教育。

从本书中,我也看到了这种曾独属于新手妈妈的混乱。不同的是,那次经历,使我三年之内都不敢再动带孩子跨省旅游的心思,而晏菁却用一句“时间将混乱变得有幽默感”将旅途中不堪的记忆覆盖。这也从一个侧面可见晏菁不同于常人的格局。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自从孩子呱呱坠地以来,我便不断地往他生命中注入我自己对人生、对过去对当下以及对未来的理解。最初的几年,我对这种“注入”还颇有自信,尤其是当孩子蹭着我的脸说“我喜欢这个妈妈”时,我也曾备受鼓舞。可是渐渐地,我发现人生许多因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条理清晰。

在某个场景里曾经格外坚定的主张,三年五载后发现,原来大可不必;年少时从父辈那里习得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成长中又被不断地冲击和剥蚀;甚至千百年来,人们奉为至理名言的古老智慧,历经数十代人检验依然流传不息的哲思警句,在我深信不疑地践行了十多年后,发现其中竟暗藏陷阱,而我早已落入井中……这让我意识到,在闳阔的生活面前,我们都是孩子,谁也不比谁高明,尊重时代的变化是比让孩子明白一个所谓“道理”更负责任的做法。我能做的大概只能是把那些或有趣的,或可悲的,或啼笑皆非的经历,尽可能丰富、翔实、多面地呈现给孩子,而不必自作聪明地给这些鲜活的过往赋予一个短命的主题。

让我欣慰的是,我的想法和晏菁所传达的理念基本合拍,只不过她寻找到了更恰当的成长陪伴方式——旅行,更恰当的情感记录方式——家书,晏菁很聪明地选择了旅途为载体,将那些丰富多样的见闻直接引入孩子的视野和人生。而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方法,错失了和孩子一起长大的宝贵时光,也遗忘了很多最值得回味的记忆碎片。

《女儿,我想把世界讲给你听》里的88篇家书应该推荐给更多的新手妈妈阅读,这算得上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心态平和,少有说教,每一篇都用轻松活泼的笔触将旅行的点滴进行串联,每一段旅程,都饱含着作者作为妈妈的无尽感悟和深远思索,她带着这些思索和爱,成就此书,也让我们更多的新手妈妈能有机会与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为重庆文学院第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万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