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據路透社報道,介於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特斯拉叫停其上海超級工廠的增資擴建。此前,特斯拉一度打算將上海工廠作爲其全球出口基地,如今計劃暫時擱置也意味着上海工廠只能維持現有45萬輛的年產能。


除了擴建受阻,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在中國市場也遭受質疑:此前的上海車展“車頂門”維權事件、一系列剎車失靈撞車事件的曝光、官方態度傲慢等負面新聞,讓其陷入到與輿論無盡的斡旋中。


被捲入輿論風口浪尖的特斯拉,其銷量數據備受關注。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特斯拉在華銷量爲25845輛,較3月35478輛減少了近1萬輛,跌幅超過27%。特斯拉正面臨在華髮展的“悲情時刻”,中國新能源車能否藉機上位?

在現有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當中,蔚來、理想、小鵬、比亞迪等自主品牌是特斯拉有力的競爭者。從電池研發等方面佈局來看,蔚來側重充換電技術與三電系統的研發;小鵬主要佈局自動駕駛感知操控、電池系統的開發;理想在數字信息傳輸、電池技術等維度進行佈局;而專業做電池出身的比亞迪目前已實現三電系統及自動駕駛系統的自產。從銷量方面來看,4月比亞迪新能源車型售出25034輛,同比增長104.2%,環比增長7.05%。這一數據均遠高於市場的平均水平,也直逼4月特斯拉的25845輛。可以預測,自主品牌或許能打破特斯拉在電動汽車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中國迫切需要本土“特斯拉”。

綜合以上信息來看,自主品牌與特斯拉的銷量差距正在不斷被縮小。不過,特斯拉完善的產業鏈條,包括動力總成系統、中控系統、充電系統等,是其佔據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較大份額的原因之一。國產電動車若想進一步打破特斯拉的“霸主”地位,勢必要在塑造品牌力的同時,着力提升產品力,並在包括核心三電技術、自動駕駛技術、OTA遠程升級技術、超充技術等多方面補齊短板,實現新能源產業鏈的升級與完善。


相信隨着自主新能源車企在動力電池及換電技術等方面不斷髮力,在不久的將來,以比亞迪漢EV、蔚來ES6、小鵬P7等爲代表的新一代國產新能源汽車將加快崛起。屆時,電動汽車市場將如同手機一樣,出現iPhone、華爲、小米等百家爭鳴的景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