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月以来,A股市场上的跌跌不休几乎抹平了去年内涨幅,可见这种跌势不仅引发了明星基金经理的恐慌,就连“韭菜们”也笑称要花重金约一下“巴菲特的午餐”,痛骂之前说A股将保持长期结构性牛市的人都去哪了?资本市场为何猎杀吉利?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现在无论是A股还是H股市场,情绪导致的市场下跌早已超过了技术面,尤其是2020年深受基金重仓以及散户欢迎的新能源汽车类股票,从二月底以来像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已经累计股价回撤25-35%之间,快速杀跌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从政策面来看,不管是国家导向还是地方政府导向上,全面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定是汽车发展“新十年”的主旋律,因此在这一轮资本市场杀跌中,资本市场选择了“吉利汽车”作为杀跌龙头,为何?因此这几家主流自主品牌中就属吉利发展新能源产品进度最慢。

销量上来看,2020年吉利整体销量虽已跃居到自主品牌中第一的位置,但从吉利财报日给出的2020年业绩来看,吉利控股实现营收921亿人民币,同比下滑5%,全年净利润为55.7亿人民币,同比下滑33%,由此可见,吉利虽然在整体销量上跑赢了去年汽车产业大盘,但利润却不升反降,这其中虽有疫情影响的因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主品牌卖传统能源车型的毛利早已不同于往年了,转战新能源已是必须。

比亚迪早已笑看吉利

的确,纵观吉利集团旗下子品牌,除了极星、几何品牌外,剩余耳熟能详的吉利、领克以及沃尔沃几乎都是销售传统能源车型作为主导,而极星和几何虽然在产品线上侧重于新能源产品,但从市场反馈中也可以发现,极星品牌定位的过于高端,导致市场对其依旧不认可,随时被踢出局的概率很大;而几何品牌定位平民化用车,但产品上无论是几何A、几何C还是刚刚上市的几何A Pro仍是老套的“油换电”产品,除竞争力不及新势力产品外,价格上也没能形成自己的优势,所以说这两个品牌新能源车型全年销量在吉利体系中只属于“九牛一毛”。

利润的下滑,投资人的质疑,令吉利在财报日上正式官宣吉利将打造一个高端新能源品牌极氪,从规划上来看,全新品牌将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计划现金注资20亿元,首款车型Zero将在4月21日开启预订,9月份实车交付,而在人员规划上,现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将出任极氪汽车董事长,原吉利控股集团CEO兼总裁安聪慧出任极氪汽车CEO,构成新一轮的“李安”组合。

临阵磨枪,缓慢梳理

如此之大的高层人事变动,揭开了吉利集团巨轮转舵的大幕,不管在外界看来这种快速转变虽然像极了2019年大众集团做法,但实际上吉利在新能源车型领域积累只是刚刚开始,距离新能源技术最新发布是在去年9月25日领克品牌发布的ZERO Concept概念车上,这台概念车采用了吉利开发的SEA浩瀚架构,具备以硬件层、系统层和生态层三位一体式的机构,同时这个平台也可实现从A级到E级车的全尺寸覆盖。

也就是说,SEA浩瀚架构作为吉利历史上第一个智能纯电模块化制造平台,未来领克品牌发展上将会率先在集团中依托这个平台开发电动车,因此从ZERO Concept概念车上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北极之光家族元素,还是Z时代所需求的动感内饰,ZERO Concept概念车完整继承了现在领克品牌内涵,量产指日可待。

然而再把目光转回到极氪上来看,安聪慧透露“极氪不是PPT造车,不是画饼,一上场就做现货而非期货“,并且在上海车展接受预定在新车命名上同样也是Zero,由此可见,极氪极有可能是”拿来主义“路线,还未进行第一轮品牌宣传以及战略规划,就匆匆上马”领克“版新车,可见这不仅会造成集团内部品牌纷争,同时也会导致极氪在短期内很难在品牌建设上走向正轨。

对于吉利来说,极氪品牌时承载吉利未来和希望的重要棋子,由李书福亲自挂帅,足以见得吉利对极氪品牌的重视程度。因为这不光关系着吉利的全新汽车霸业,还可能事关吉利未来的生死存亡,毕竟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掉队的吉利,再也输不起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