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与设计层面上,本田大法好虽已深入人心,但唯独在车机层面上,不管是日系、德系还是美系,恐怕发展至今也没能争出一个谁输谁赢,毕竟相比那些造车新势力,这些老牌厂商无一例外还是靠硬件技术实力出来吃饭的。

用户感受服务是第一步

不过,汽车终归是汽车,不管是新能源车还是传统燃油车,用户并不会因为一套极好用的车机或者说是语音交互系统成为主观购买因素,车机相对于整车只是用户衡量车的加分项或者减分项。也正是如此,本田于3月22日官宣推出的第三代智导互联(Honda Connect)系统,在宣传海报中也丝毫不避讳这套系统是与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合作开发的,毕竟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在车机系统上更愿意相信互联网公司开发的使用体验,本田所能提供指导的无非就是界面UI要与内饰设计相搭调,再有就是测试硬件、软件底层上能否达到车规级稳定标准。

既然是车厂与互联网公司的跨界合作,那么发展至今国内厂商能选择的成熟互联网公司解决方案无非也就是两家,百度或者高德,前者的优势在于基于地图所产生路况信息、兴趣点足够丰富,可以满足车主日常生活需要;而后者优势同样也很突出,由于高德地图被阿里巴巴并购,因此地图导航算法以及阿里系支付、小程序端口更加丰富,所以两者综合比较来看,无疑阿里系所提供的这套综合服务场景更香一些,毕竟在本田合作之前,上汽乘用车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的斑马系统已经拥有实战多年的市场经验。

有了阿里巴巴服务场景以及科大讯飞语音交互加持,本田智导互联自然能被称得上新一代车机系统,相比现款第二代系统,第三代系统增加了数字钥匙、车家互联、远程控制、在线导航以及OTA升级等关键进步,因此对于用户来说这些功能的加入,虽然可能没有像造车新势力应用场景上那么极致,但对于购买本田系的潜客来说肯定有总比没有好。

系统为何要去苹果化?

当然,本田这套第三代智导互联(Honda Connect)系统看上去诚意更足了,但其实本田本土化车型选择与国内互联网巨头深入合作,无形之中也令车企无形卷入到互联网企业竞争之中,举个关于用户体验例子来看,第三代智导互联还将不支持与苹果Carplay的互联,这么做原因第一是本田不想让苹果Carplay系统间接接入车辆Can总线了解车辆电控机制,从而让苹果想开发车机生态系统可能性变低,其次则是出于价值考虑,传统汽车是依靠硬件销售获取赢利,而在未来汽车赢利模式将是以“硬件+软件+服务”三个维度而来,因此车企一旦让巨头苹果进入市场,未来车厂或多或少还将损失新的赢利模式。

如此来说,本田第三代智导互联系统虽然是与阿里巴巴深入合作,但其实本田拱手相让赢利模式也是在于服务层面,未来溢价更加丰富的软件架构上,本田还是与大众、特斯拉一道,选择基于Linux操作系统进行有限的定制化开发,举个未来可能发生的例子来说,用户在车机上购买了加速性能提升套餐,那么本田就会像特斯拉一样通过OTA远程为车辆ECU发出新的固件,从而让用户感受到消费所带来的快感等等。

对于销售传统能源车型为主线的本田,虽然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来自造车新势力的压力,但本田六年时间内对Honda Connect系统两次大革新也体现了对于未来汽车赢利模式的认同,虽然这套系统目前来看技术和亮点并不是很突出,只是能达到与自主品牌服务体验上的平起平坐,但至少未来十年雏形已经得到奠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