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白波 吳娜 童沛

以“經濟復甦:機遇與合作”爲主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3月26日在北京開幕。在3月25日的經濟峯會分組會“全球價值鏈調整:新趨勢與新機遇”中,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價值鏈研究院海外學術院長邢予青表示,新冠疫情發生後,全球價值鏈的重組進程已經開始,不再只考慮純粹的經濟效益,也要兼顧韌性和安全。全球價值鏈以中國爲中心,中國從全球價值鏈的發展中獲益最大,應該積極採取措施應對當前挑戰。

全球價值鏈不再以純粹的經濟效益爲目標

“在過去三年的疫情中,我們發現全球供價值鏈由於過度擴張,在全球的分佈實際上存在很大的脆弱性。當疫情來臨,許多國家都面臨着缺少口罩、呼吸機甚至藥品等醫療用品的問題。”邢予青說,疫情中採取的防疫措施也會對地區企業的運作產生衝擊,沿着全球價值鏈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順着上下游傳遞,疫情衝擊由此擴大化。爲了避免這些問題,全球價值鏈面臨重組,實際上已經開始。

這位全球價值鏈專家指出,傳統的全球價值鏈以純粹的經濟效益爲目標,現在已變成多目標的發展過程——除了經濟效益外,還要考慮韌性與安全。全球價值鏈要能夠抵禦自然災害或類似新冠病毒這樣的災難。疫情期間,醫療產品的供給關係到每個國家國民的健康,關係到健康安全。由於國與國之間的信任逐漸變得稀薄,出現“信任赤字”,許多國家開始考慮到基礎建設、通信設施以及核心產業的國家安全。強化國家安全的概念也迫使全球價值鏈重組。

“許多政府和企業都開始了所謂的‘在岸外包’或‘友岸外包’,實現所謂的分散化、區域化。”邢予青說,許多國家的政府和企業已經開始了價值鏈重構,比如美國通過“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計劃投資約2500億美元打造“有韌性的價值鏈”,側重半導體、大容量電池、關鍵礦物材料和藥品四大領域。日本在2020年4月推出日本企業的供應鏈改革計劃,主要強調供應鏈的分散化和韌性,推動產業迴流。在企業層面,三星和蘋果將手機等產品的組裝轉移到越南和印度等國。

中國企業應在全球價值鏈調整中加快海外投資

全球價值鏈的調整爲何對中國至關重要?邢予青指出,過去幾十年中,中國是從全球價值鏈的發展中獲益最大的國家,以中國爲中心的全球價值鏈已經形成。中國是全球價值鏈網絡圖中最重要的國家。

2009年,中國出口佔全球出口的比重上升至9.5%,超越德國成爲全球第一大出口國。邢予青表示,中國的出口奇蹟正是中國企業經通過改革開放緊密融入全球價值鏈而實現的。如何應對全球價值鏈重組的挑戰,對中國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

去年,邢予青的作品《中國出口之謎:解碼“全球價值鏈”》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不同於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本書以全球價值鏈爲框架,從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的角色出發,揭示了跨國公司技術、品牌和市場營銷網絡對中國出口奇蹟形成的決定性作用,闡述了全球價值鏈如何推動中國出口快速增長的機制。

作爲全球製造業價值鏈的中心,中國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應對當前的挑戰?邢予青表示,短期而言,中國要積極地通過談判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中美之間可以成立投資和貿易相關的委員會,來管控兩國貿易、投資的衝突和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中國還應該考慮積極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出口更多產品。根據邢予青的測算,中國向發達國家每出口100美元獲得60美元增加值,向發展中國家則可獲得69美元的增加值,收益可觀。

長期而言,邢予青認爲中國應該順勢而行。中國企業也可以通過全球價值鏈的區域化和分散化加快海外投資,形成更多以中國企業爲主的全球價值鏈,使更多中國企業成爲跨國公司。這是作爲目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將成爲第一大經濟體的中國所需要的。中國要沿着全球價值鏈不斷進行產業升級,使勞動密集型產業更多升級爲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最終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發展自己獨立的技術。

邢予青還提出,中國要實現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的轉化。“我們生活在一個供給大於需求的時代,需求應該比供給更爲重要。通過不斷地開放,中國在國際市場博弈的地位會進一步加強。”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於3月25日至27日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這是2020年後論壇第一次恢復線下舉辦。作爲每年全國兩會後首個舉辦的國家級論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自2000年創辦以來已舉辦22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