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過去一週,德意志銀行成爲歐洲銀行業風波持續發酵的新焦點。

上週五,德意志銀行信用違約掉期(CDS)一度達到208個基點,創下2020年以來最高值,且過去三個交易日大漲66個基點。

與此同時,當天德意志銀行股價一度下跌約15%,創下過去3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觸及過去5個月以來最低點。

“事實上,沒人知道德意志銀行到底發生了哪些業務風險。目前資本市場猶如驚弓之鳥,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大型銀行股股價驟跌。”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不同於深陷經營鉅虧與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瑞信,過去3年德意志銀行通過業務轉型“脫胎換骨”,不但在去年淨利潤達到約57億歐元創下近年最高值,且這家德國大型銀行CET1比率(銀行資本充足率的一種衡量指標)、流動性覆蓋比率、淨穩定資金比率分別達到13.4%、142%與119%,具有較高的資本儲備應對金融資產價格波動風險。

何況,德意志銀行決定在5月24日提前回購2028年到期的15億美元二級資本市場債券,凸顯這家銀行有着充足的資金實力。

在這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看來,德意志銀行之所以成爲歐洲銀行業風波發酵的新焦點,一是受市場恐慌情緒波及,尤其在德國兩家地區銀行計劃不提前回購其額外一級資本(AT1)票據後,市場普遍擔心德國中小銀行也面臨資本金短缺壓力,迫使德國政府不得不通過大型銀行收購問題銀行“渡過難關”,但這可能給德意志銀行業績增長與業務穩定性帶來新的不確定性;二是部分投資機構擔心瑞信財務風險或將引發連鎖效應,導致與瑞信存在複雜業務合作的德意志銀行等歐洲大型銀行風險敞口驟然擴大。

“目前,針對歐洲大型銀行的沽空能否得到有效遏制,還得看美國能否迅速平息地區銀行存款外流浪潮。”一位美股經紀商向記者指出。

3月24日,美聯儲發佈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的過去一週,美國銀行業存款流失額總計達到984億美元,其中地區銀行的存款流失總額高達1200億美元。

與此對應的是,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當週,約1174億美元流向美國貨幣市場基金。這表明大量美國企業個人資金正從銀行存款轉移到貨幣市場基金“避險”。

“若美國地區銀行的存款流失風波繼續升級引發金融市場恐慌情緒居高不下,歐美銀行股價仍將面臨巨大的沽空風險。”這位美股經紀商指出。3月27日,金融市場正密切關注第一公民銀行收購硅谷銀行後,能否有效遏制硅谷銀行存款流失潮,這或許對近期歐美銀行業風波迅速平息有着風向標作用。

德意志銀行“躺槍”背後

去年11月,德意志銀行CEO克里斯蒂安·澤溫(Christian Sewing)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德意志銀行淨利穩步增長,主要得益於銀行在2019年7月啓動的業務全面轉型。當時德意志銀行做出一些艱難決定,包括退出股票交易業務等,集中資源精力專注具有強大競爭優勢、能爲客戶創造最多價值的業務領域。如今這些業務轉型已進入收穫期,令去年德意志銀行有望實現有形股本回報率8%的目標,全年收入預計比轉型前高出近20億歐元。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在當前歐洲銀行業,德意志銀行無論在業績表現,還是業務穩定性方面算是“優等生。”

比如這家德國大型銀行CET1比率(銀行資本充足率的一種衡量指標)、流動性覆蓋比率、淨穩定資金比率分別達到13.4%、142%與119%,表明它具有較高的資本儲備應對金融資產價格波動風險。

但是,過去一週金融市場仍對德意志銀行“用腳投票”——巨大的股票拋售壓力令這家銀行股價一度跌至過去5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其CDS也一度創下2020年以來最高值208個基點。

上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這背後,不排除是部分投機資本在炒作德意志銀行在美國商業地產領域存在約168億歐元的風險敞口,因爲美聯儲大幅加息後,美國商業地產價格不斷下跌導致違約風波不斷,令銀行這部分資產風險敞口驟然放大。

但他承認,按德意志銀行目前的資本金儲備,完全有能力妥善解決上述風險敞口。

記者多方瞭解到,目前金融市場之所以將德意志銀行視爲下一個“瑞信”,主要是基於兩大因素,一是歐美央行持續大幅加息或令德意志銀行約42.5萬億歐元的名義場外衍生品風險敞口大增,二是歐洲大型銀行之間的複雜業務往來,令瑞信財務風波很容易傳導至其他大型銀行,引發後者業務風險加大。

相比而言,多數投資機構認爲德意志銀行之所以遭遇股價大跌與CDS價格大漲,根本原因是“市場反應過度”——當瑞信財務風險引發市場對歐洲大型銀行業務風險的擔憂驟增時,總有投機資本會炒作各種題材沽空其他大型銀行股價獲利。

花旗分析師Andrew Coombs發佈最新報告指出,儘管德意志銀行存在CDS大漲、商業地產風險敞口隱患、鉅額名義場外衍生品風險敞口增加等問題,但這些因素不足以解釋其股價爲何突然大跌。德意志銀行或許更像是市場不理性的“受害者”。

摩根大通分析師Kian Abouhossein認爲,德銀CDS報價上漲與近期市場參與者避險情緒高漲有關,但這種情況不足以反映德意志銀行的經營基本面。

美國銀行業存款流失緣何“高燒不退”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歐洲大型銀行風波不斷,美國地區銀行的存款外流風暴也未見好轉。

美聯儲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的過去一週,美國銀行業存款流失額總計達到984億美元,其中地區銀行的存款流失總額高達1200億美元。

美國摩根大通分析師認爲,在3月硅谷銀行遭遇擠兌風波後,約5000億美元存款從美國各家銀行流出,

與此對應的是,美國衆多地區銀行不得不從美聯儲等金融監管機構籌資度過擠兌壓力。

3月24日,美聯儲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當天美聯儲貼現窗口貸款達到1102億美元,較前一週的1529億美元有所回落,但仍處於高位;此外,美聯儲的銀行定期融資貸款增至537億美元,較前一週的119億美元大幅增加,美聯儲向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 旗下過橋銀行提供的貸款資金達到1798億美元,較前一週1428億美元也有所增加。

前述美股經紀商表示,這三項數據正成爲華爾街投資機構判斷美國地區銀行存款流失是否好轉的重要依據。若這些數據持續在高位徘徊,他們對地區銀行的沽空力度不會減弱。但這又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歐洲大型銀行的擠兌壓力將“陰魂不散”,隨時可能成爲投機資本沽空獲利的重要題材。

Muzinich & Co投資經理Tatjana Greil Castro指出,當前金融市場仍處於高度緊張狀況,大家都在努力尋找下一個“瑞信”,然後不顧一切地提前拋售相關股票債券離場。

花旗銀行分析師也指出,儘管德意志銀行不存在實際業務風險,但金融市場仍在擔憂新的銀行會陷入險境。目前金融市場正進入一個奇怪的邏輯怪圈——衆多投資機構都將自己的擔憂,轉變爲“即將實現的預言”。

(作者:陳植 編輯:包芳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