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28日訊(記者 徐川) 在今日舉行的2022年度業績發佈會上,浙商銀行行長張榮森詳解了該行在2023年的“321”經營策略。其中,“3”是要優先投向零售、小貸和供應鏈金融;“2”是要做大綠色中收和綠色收入,即不消耗或短期佔用資本的交易收入;“1”是要繼續壓降存款付息率,降低負債成本。

經營業績方面,浙商銀行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610.85億元,同比12.14%;實現歸母淨利潤136.18億元,同比增長7.67%;不良貸款率自5年來首次同比下降。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2021年因推行配股方案而暫停現金分紅後,浙商銀行又重啓派發2022年度現金股息。該行年報顯示,向A股、H股股東每10股派息金額2.1元,現金分紅共爲44.66億元(含稅)。

對於配股和分紅之間的關係,浙商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祕書劉龍今日回應稱,先把時間順序讓位於分紅,預計今年5月上旬完成分紅,然後爭取在6月底前、三季度前分別完成A股、H股配股。“當分紅與再融資在時間上有衝突時,希望能夠分紅優先。”

不良率5年來首次下降 涉房貸款不良小幅增加

貸款質量方面,浙商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不良貸款率1.63%,比上年末下降0.25個百分點,爲5年來首次出現下降。

從其它相關指標來看,浙商銀行副行長景峯透露,截至2022年末,逾期90天貸款佔不良貸款的比例是79%,也從側面印證了5級分類是審慎嚴格的。另從貸款處置角度看,據景峯介紹,2022年全年通過各類方式處置了表內的不良貸款233.7億元,較2021年增長近39%,創下歷史性新高。

其中在房地產領域,景峯進一步介紹說,“2022年個別高負債、高槓杆、流動性緊張的房企出現了一些信用風險,因此在2022年浙商銀行是有步驟、有序、有計劃地壓降房地產敞口餘額。”

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浙商銀行房地產業貸款餘額1668億元,較2021年減少近19億元,在貸款金額中的佔比也從12.52%下降至10.94%。

但同時,2022年末該行房地產業的不良貸款餘額增長至27.7億元,不良貸款率爲1.66%,較2021年上升1.04個百分點。

“(房地產業)不良餘額有所增加,但不良率是控制在行業內較低的水平。”據景峯介紹,針對房地產行業貸款,進行了嚴格分類並審慎計提,其貸款撥備率達到了3.97%,比2021年末提高了1.11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於房地產貸款業務的主要擔保方式仍然是抵押,截至2022年末,抵押項下的業務餘額佔比達到86%。

景峯進一步表示,從數據監測來看,自2018年以後新增業務的不良率不到0.5%。“因此,一方面會嚴控新發生業務的新增不良,另一方面也全力推進存量業務的風險防控與化解,進一步加大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和撥備計提力度。”

浙商銀行在年報中亦提到,審慎開展房地產信貸業務,根據國家政策和行業運行情況適時調整房地產授信導向;對房地產行業貸款實施限額管理和名單制動態管理,不斷調整優化資產結構,並加強存量貸款風險的監控和管理。

應對息差下行:加大小微貸款投放 主動壓降高息存款

年報顯示,2022年末,浙商銀行的淨息差爲2.21%,較2021年末小幅下行0.06個百分點。在生息資產中,該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的平均收益率爲5.12%,較2021年下降0.24個百分點。

對於如何從資產端來緩解收益下行壓力?景峯今日在業績會上回答財聯社記者提問時表示,“圍繞着經濟週期弱敏感資產‘壓艙石’的經營策略,來主動調整資產佈局,以平滑經濟週期對經營業績的影響,尤其是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力度”。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速17.22%,高於各項貸款增速近6個百分點。

同時在負債端,截至2022年末,該行吸收存款的平均付息率爲2.29%,較2021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也帶動了付息負債總額的平均付息率降至2.35%,同比降幅爲0.19個百分點。

這源自於高息存款的主動清退。“在去年3季度,當年的存款增量已接近4000億元,但到去年年底又回到2600億元左右,從而較好地實現了存款的‘量價’平衡。”景峯介紹說。

對於2023年淨息差展望,景峯表示,在資產端,要把有限的信貸增量資源優先配置到零售小貸及供應鏈金融,預計貸款收益率的下行壓力會較2022年有所減緩;另在負債端,景峯重點提到,要嚴控高成本存款新增,不會追求存款規模的增長。

綜合資產負債兩端來看,景峯預計,2023年資產收益率的下行速度或許將快於付息負債的壓降速度,雖然息差仍面臨收窄壓力,但幅度相對有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