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破浪图文组

文 | 赵妙琳

责编 | 章丽娟


上海,这座经常出现在小说和影视中的城市,提及它,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是“许文强、丁力、冯程程”,是“情深深雨蒙蒙”,还是“四行仓库和苏州河”,亦或是“红玫瑰与白玫瑰”?



而还未到过这座城市的我,首先想到的是郭敬明的《小时代》电影,没错,就是被很多人骂“烂片”、“三观不正”的那部。但电影里四位数一个的玻璃杯、几十万一件的大衣礼服和无处不在的绚丽场景,却也在我脑海中成功构造出了高楼林立、华灯璀璨的的魔都形象。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有着不容小觑的城市影响力,承载着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它同时还是新能源汽车最早的试点城市,12年的世博会后,便已经有超过200辆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上海街头。


因此眼尖的小伙伴可以发现,近年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所实施的政策,很多都是先在上海落地,之后视情况再在其它城市进行复制、优化和推广。


前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上海新能源新政大家应该还记得吧?除了今年2月份率先颁布“2023年购买插混汽车不再发放免费牌照”之外,这个5月,一则车身长度不到4.6米或价格低于10万的新能源汽车将无法免费上沪牌这消息一出,让上海再次火上热搜。



虽然关于此上海还未出台明文规定,但上海市内不少经销商均表示,这些微小型电动车目前确实已经无法上沪牌,其中,销量火热的宏光MINI EV、荣威RX5、欧拉好猫、小鹏G3和奇瑞小蚂蚁等都受波及,但目前政策应该仍在商榷之中。


对此,各行各界都在高谈阔论,车圈内还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些微小型电动车分明是符合国家所推广的节能排放的要求,为何新政策要特地针对这些车型,上海是否有提高消费者购车门槛的嫌疑?


依我看来,正是这些此起彼伏的质疑声,让此次的上海新政迟迟未正式出台。但是从目前已知的事实来看,相关政策还是会在不久之后面世。



此前上海率先官宣在2023年取消插混车型的免费牌照资格,是因为在上海新能源汽车生长蓬勃的环境之下,插混车型的“过渡”使命已经逐渐完成,想要减少“蹭牌”消费者买插混当燃油车开的现象。


此番新能源新政的预热,则和上海市目前呈现“井喷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可脱离不开干系。


众所周知,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包容性极强,除了当地常驻人口之外,比起一般的二三线城市,这个“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容纳了更多慕名而来扎根、漂泊或打拼的外地人。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常住人口超过了2487万人,其中外来人口超过了40%,截至目前,人口流入率仍在逐年攀升。反观时常让我感觉“人已经多到不行”的广州,常住人口只有1867万,上海的人口密度实在让人头皮发麻。


在人口密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以及汽车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的趋势之下,上海市内的交通环境加峻,所以不得不比其他城市地区优先采取汽车限行限号的措施,以缓解道路压力。



然,在限行限号的规定下,上海的交通压力得以舒缓,但从去年外牌限行加码后,免费上绿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爆发,销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突破了13.2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5倍,仅仅6个月,比去年全年的销量还要多出3%。


目前,上海区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国销量的占比从10%提升至13%,每个月的销量甚至超过了排名二三位的北京和深圳的总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了30%,这意味着,在上海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每10辆就可能有3-4辆新能源汽车。



可想而知,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让此前限行限号取得的积极成果几乎前功尽弃,城市道路压力再次加剧。因此,管理者不得不考虑将绿牌红利削弱,以优化上海市的道路环境。


需注意,上海市内很大一部分人购买电动车并不是出于保护环境的理念,更多的是想拿到免费沪牌和享受免限行,所以价格低廉的微小型电动车就成了很多人的购买对象。


不得不强调的一个事实是,微小型电动车的售价一般只要几万元,比如新能源车圈“网红”宏光MINI EV就只需3万多,而普通沪牌上牌采取拍卖的方式,到手就要将近10万,这让上海的汽车市场形成了一种类似“倒挂”现象。



长期以往,容易让上海刚起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内卷”,即为了迎合消费者为了蹭绿牌而购买低价电动车的“占便宜”心理,开始争相将新能源汽车的打造往低质、低成本靠拢,使得整个行业倒退。


为了保障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好和稳定发展,管理者不得不将“新能源汽车免费送绿牌”的门槛拔高,但后续的新政是否真的针对车身长度不到4.6米或价格低于10万的微小型电动车,我们仍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以推行新政为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之所以能在上海优先展现,除了市场刚需之外,更多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殊性。



这座GDP常年在全国排行第一的发达城市,有着强大的包容度,群众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为庞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构造提供了前提条件。


基于其庞大市场的明显变化,上海能迅速反应做出调整,而且优先制定、实施的政策可以给其他发展新能源的城市提供参考。



最早的上海,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渔村,在经历了百年风雨之后,它已经化身成国内潮流前沿代言的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中国的经济、金融、科技、信息、文化中心,更是喊话对标纽约、东京等,建设开放型城市。


追根溯源,中国第一辆进口汽车最早在上海登陆,在之后燃油车的发展中,上汽一直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而两年一度的上海车展,更是汽车产业动向的揭露,这无不显示了魔都和汽车市场的密不可分的奇妙联系。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上海新能源新政真的落地,那新能源市场紧随其后发展的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是否也受其影响,将新能源汽车补贴进一步收紧呢?


无可非议,不论是当下的市场环境还是未来的趋势走向,上海都将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阵地,虽然此次新能源新政迟迟未敲定落地,但不论是这个新政,还是之后的,都无疑将会给全国其它城市提供借鉴样本。


一方面,魔都要火速普及新能源,用以替代汽油车,达到绿色城市目的;另一方面,魔都也要适当给予降温,过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其本身也为城市增加负担。


这就是“冰与火”之歌。上海唱罢,广州、深圳就该登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