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 環球時報記者 丁雅梔 任重 甄翔 張若】27日,美國商務部公佈《芯片與科學法》對半導體企業在美設廠補助的最新申請細節,其中包含多項要求企業披露關鍵經營信息的內容,引發企業擔憂。“美國要求公佈諸多商業祕密”,韓國《首爾經濟》28日報道稱,投資美國的半導體工廠獲得政府補貼必須要提供現金流等核心財務信息和生產、銷售等核心商業機密,韓國主要半導體企業陷入兩難境地。臺灣《經濟日報》28日的報道直言美國的限制措施正在令臺半導體產業淪爲美國的“棋子”或“籌碼”。

要求企業提交詳細信息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8日報道,美國商務部27日表示,根據《芯片與科學法》尋求美國撥款的半導體企業將被要求提交芯片工廠細節,以及對收入和利潤的詳細預測,以便評估申請。《芯片與科學法》將提供530億美元資金,旨在幫助美國恢復在半導體領域的製造實力。計劃在美國設立尖端芯片工廠的公司可以在3月31日開始申請這些資金。美國商務部在一份概述財務報表指南的文件中表示,“這些財務報表將用於評估申請項目的可行性、財務結構、經濟回報和風險,以確定撥款的金額、類型和條款。”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商務部的最新文件要求很細。例如,企業應註明工廠各類晶圓的生產能力、開工率、生產第一年的銷售價格、未來各年度產量和銷售價格增減等情況,並告知無缺陷合格品的比率。有分析人士表示,上述數據是體現半導體制造競爭力的主要指標,部分設施的數據屬於企業商業機密。

報道稱,美國商務部還要求企業告知用於生產芯片的材料和工廠運營所需的人工費、公共事業費、研發費以及正在領取的補貼和貸款規模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新廠的收入和獲利“遠高於預測”,指南文件還要求廠商必須返還一部分獲利。

此外,申請補貼的企業被要求不得用聯邦資金搞分紅或進行股票回購,且必須提交今後5年內回購股票的相關計劃。更值得注意的是,獲得補貼的企業今後10年內在所謂“值得關切的國家”擴大半導體制造產能將被加以限制,而“值得關切的國家”名單中包括中國。

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此次的做法很微妙,企業經營受多方影響,預測收入和利潤最後能否實現取決於現實情況。“對政府來說,如果願意支持,就拿錢支持,和企業一起分利潤更像是投資人而不是支持者。”項立剛認爲,未來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只有高預測收入和利潤的企業才能獲得補貼。至於美政府會不會對沒有達到預測收入和利潤的企業實施相應的措施就不得而知了。

投資或成“一場空”

“連半導體銷售價格也必須公開?美國政府的做法太過分,韓國企業不知所措”,韓國《金融新聞》28日的報道稱,由於美國政府要求獲得補助的半導體企業必須提供現金流等各種企業數據,韓國半導體企業陷入恐慌。面對企業核心財務信息及生產、銷售狀況或被迫提供給美國政府的情況,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企陷入窘境。不少專家認爲,未來多國投資企業將與美國政府展開激烈的後續磋商,並很有可能面臨陣痛。報道稱,三星電子正投資170億美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設半導體代工廠,計劃2024年正式投產。SK海力士也考慮在美國當地建設最尖端的半導體封裝工廠。

有韓國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美國政府試圖重組半導體全球供應鏈。美國出於發展本國產業並創造更多工作崗位的目的而要求別國企業提供企業信息的做法已經屢見不鮮。還有專家認爲,由於無法預測美國政府會給企業多少補貼,考慮到必須共享超額利潤、工會負擔,以及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的投資限制等,韓國半導體企業獲得美國財政補貼後到底能否獲益還是未知數。

臺灣《經濟日報》28日發表社論稱,美國通過各種方式壓制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臺企市場與客戶選擇受限,生產地點受限,甚至零組件、原料來源、合作對象也將受影響。臺半導體產業淪爲美國的“棋子”或“籌碼”,作爲牽制對手的利器,也可能在特定時刻淪爲棄子。

文章還表示,當美國要求半導體甚至其他高科技供應鏈遷往美國設廠時,有部分臺供應鏈業者“自願”配合前往設廠,接受成本高昂的生產條件。然而,當臺企赴美設廠後,當地政府卻可能祭出更多配套要求,進一步影響業者在該地生產的營運效率。

“美國的芯片補助是有選擇的,這爲申請企業提出更高要求。有可能一些赴美投資的芯片公司最終會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2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芯片與科學法》的關鍵難題在於當前美國通脹高企,勞動力價格很貴,且很短缺,對於芯片企業來說成本會大幅度上升,如果芯片企業沒有拿到補貼,會打擊積極性。

韓芯片大廠在尋找折中之道

臺灣《經濟日報》28日稱,美國提出的所謂“上限分潤”條款是業者最在意的部分,他們擔心分潤比例太高。同時,島內十分擔心臺積電在美國的利誘下“去臺化”,去年12月6日,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新廠舉行移機典禮,安裝首批設備。該項目第一期計劃量產5納米制程芯片,第二期計劃量產目前最先進的3納米制程芯片。

盤和林告訴記者,中美兩國都在爭取海外半導體企業設廠投資,但由於各家廠商利益點各不相同,首先要看他們是否有意願將芯片廠留在中國或者美國。盤和林表示:“中國的稅收優惠,工程師紅利,產業鏈完整性是這些廠商需要的,但美國的資金他們也同樣需要,且這些廠商大多數無法在技術上回避美國的‘長臂管轄’,所以我認爲他們會以分部、子公司的方式赴美投資,視美國芯片補貼兌現情況來做決策。”

雖然美國政府持續施壓,但韓國半導體企業仍不願放棄中國市場。“三星高層接連訪華,尋找半導體問題的解決辦法”,韓國《電子新聞》28日的報道稱,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和SK集團會長崔泰源接連赴華參加中國重要活動,試圖找到夾在美中之間的韓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解決之道。報道稱,韓國企業正面臨被迫遠離最大銷售市場——中國的境地,正在努力構建美國施壓下如何擴大對華投資並維持對華友好關係的折中方案。

項立剛認爲,在申請補貼時,美國本土企業會有各種辦法繞過限制,或找到議員爲其說話。但臺企和韓企的處境則不一樣,美國不會放過它們,同時還要制裁或抑制它們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未來結果可能是美國發展自己的芯片研發能力、生產能力,而盟友將受到損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