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为了熬过干燥寒冷的乱纪元,进化出了“脱水”的技能。但是在地球人眼里,脱水的肉类可是一种常见的“美食”。加上香料炒一炒,使其变成松软的丝绒状,就是厨房里的“百搭辅助”,美食界的“黄金搭档”——肉松。它总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有时是面包和粥上的点缀,有时是煎饼果子或月饼里的内馅,还有时会成为减肥餐里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但似乎很少有人思考:肉松到底是从哪来的?它又是如何在美食界“无处不在”的?

谁是最先吃肉松的人?

将肉制品加入香料调味,煮至软烂,然后用慢火焙炒成丝状,这是如今最普遍的肉松做法。在这一过程中,肉里的水分被去除,保留下松软耐嚼的肉质纤维,既保留了蛋白质等营养,又创造出了完全不同于肉块的独特口感,还能自由调制不同的风味,可以说是吃肉历史中的一大“创举”。

把肉脱水风干后再食用,是在食品保鲜技术尚缺的古代常见的做法。在《周礼·天官·膳夫》中,就记载有一种叫“熬珍”的食物,也就是用牛、鹿、獐、麋等动物的肉做成的肉干。但这种肉干是什么时候变成丝绒状,成为肉松的呢?这恐怕还得等到宋代。在宋末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记载有一种叫做“肉珑松”的食物,做法是“猪羊牛精肉,切如指块,用酒、醋、水、盐、椒、马芹同煮熟,去汁,烂研,焙燥,要如茸丝,不许成屑末。鸡白肉、干虾尤佳”,也就是先把猪羊牛等动物的肉切块,加入酒、醋等调料煮熟,再倒去汁水后捣烂,最后慢火烘焙炒干至茸丝状。这与现代的肉松做法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成品形态也强调了必须“如茸丝”,不能炒成肉松粉。

可以看出,至迟到宋代,人们制作肉松的技术就已经十分成熟。用以制作肉松的肉类不仅局限于常见的猪、牛、羊肉,鸡肉和干虾肉也在其列。除了食材的多样,宋代肉松还十分讲求调味的丰富。而对制作肉松的厨子,也有相当高的技术要求。在翻炒焙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力度,既保证肉不会变成肉干,同时也要使肉均匀出丝,形成肉松。在这些技巧上,各位大厨都有自己的秘籍,演变出不同地区肉松的不同种类。

最早用于加工肉松的灶具及铲、勺、爪、篱等工具。来源/王敏红,顾江峰《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仓肉松的传承与发展》

福建肉松or太仓肉松?

虽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相信大部分人在吃到肉松时,都会觉得它们是一样的。即便会遇到形状、口味和干湿度上的不同,也都认为是厂家制作上的差别,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吃起来不太一样的肉松——它们可能真的不一样?

事实上,在我国,肉松确实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种类。它们被以地域命名:福建肉松和太仓肉松。从形态上来说,福建肉松的肉茸包裹得比较紧密,看起来呈颗粒状;太仓肉松则比较松散,呈絮状。从口感上来说,福建肉松肉质酥润,入口即化;太仓肉松则比较柔软,肉味纯正。

太仓肉松荣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甲级奖章。来源/王敏红,顾江峰《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仓肉松的传承与发展》

虽然这两种肉松以地区命名,但不意味着全国的肉松都出自这两个地方。这两种肉松本质上还是制作方法的不同。太仓肉松在肉块煮烂之后,只是经过炒压、炒松等程序使其出松。而福建肉松在炒出肉松之后,还会加入油、黄豆粉等炒出油酥,使其吃起来更油润。也正是这一制作方式上的差别,使两种肉松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满足食客的不同口感需求。掌握了这一层秘诀,任何人都能依据需要制作出不同的肉松。如今,即便是主打其中一种肉松的商家,也同样会制作另一种肉松来丰富产品种类。不过太仓和福建能从众多肉松中杀出重围,获得“命名权”,还真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太仓肉松传统制作技艺——第四步:搓松。来源/王敏红,顾江峰《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仓肉松的传承与发展》

1856年,福州盐运使刘步溪的厨师林鼎鼎办砸了一件差事。他在雇主的宴席上做砸了一道菜——把炖猪肉炖过火了,一锅猪肉变得稀烂。像这样达官贵人的宴席,菜的数量都有精准的讲究,缺一道菜可不行;可现有的食材和时间,又不允许林鼎鼎再补一道。苦思冥想之下,林鼎鼎将猪肉捞出,重新加入配料调味,然后慢火收汁,炒成了一盘肉质松软的肉丝粉末,凑数送了上去。可谁知道,这道仓促弥补的菜肴受到了宾客的盛情赞誉,以后刘步溪每次请客,都被要求上这道“肉绒”。林鼎鼎也在这样的阴差阳错下名声大噪,于是离开了刘步溪府上,自己开了一家食品店。老雇主刘步溪也十分支持,还赠送了一块匾额“鼎日有肉绒栈在此”,取“鼎鼎肉绒日日皆有”的含义,于是林鼎鼎的肉绒店便改名“鼎日有”,最终发展成为福建有名的老字号肉松品牌。

在林鼎鼎创立“鼎日有”的十八年后,他的一位在苏州太仓工作的同行倪德犯了几乎同样的错误。他的雇主是清末状元、太仓名门望族陆增祥,这一餐饭乃是陆增祥告老致仕后宴请当地名流士绅的还乡宴。如此重要的场合,自然更不能出半分差错,可倪德还是忙中出错,将拿手好菜红烧五香焖肉烧砸了。为了挽回场面,倪德倒是与林鼎鼎心有灵犀,同样用慢火炒制的办法,将软烂不堪食的焖肉做成了一盘肉松。凭借倪德高超的厨艺,这盘肉松不仅受到在场宾客的赞许,还借着宾客们的传扬迅速驰名太仓,乃至短短两年时间,太仓便形成“无松不成宴”的风俗。不仅自己爱吃,太仓地区的士绅还将倪德的肉松当作礼品,向外地友人赠送,太仓肉松的影响由此遍布全国。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倪德也同样有了单独开店的想法。于是在1876年,“倪鸿顺肉松店铺”出现在了太仓武陵街昭忠祠旁。

倪德开设的字号为“倪鸿顺”肉松店原址。来源/王敏红,顾江峰《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仓肉松的传承与发展》

在这一阶段,太仓肉松和福建肉松还都只是一种地方美食。到了20世纪初,借着世界展会的东风,两种肉松开始走向世界。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两种肉松都远赴重洋参展,且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之后的历程中,两种肉松各有发展,福建肉松重家族传承,太仓肉松则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公私合营的改革,实现了工业化、品牌化的生产。如果有机会去福州和太仓,一定记得品尝当地正宗的两种肉松。

肉松也是世界美食

在世界范围内,肉松也饱受不同国家、不同饮食习惯的人群喜爱。在日本,肉松是寿司中的重要配料之一。不过受物产的影响,日本的肉松大多为鱼肉松,因此别有一番风味。除了日本,亚洲的韩国、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区也十分喜爱肉松,且都以各种改良的方式“丝滑”融入了本地饮食习惯中。韩国人将肉松包进紫菜包饭里,缅甸、越南则根据本地情况调整肉品种类,缅甸选择了虾肉松,越南则更“创新”地出现了青蛙肉松。这种看起来相当“炸裂”的肉松,在当地人眼里却有着独特的作用。越南认为,青蛙肉松对营养不良的孩子有非常好的“滋补”效果。想来这种肉松,应当也有着相当独特的味道吧。

除了亚洲以外,非洲地区同样是肉松的重要消费地。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将肉松视为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因此十分风靡。不过受到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肉松并没有成为当地占重要地位的食物。

现在我们最常看见肉松的地方,往往是各种甜点店里,和面包、蛋糕等西式甜点一起出现,成为店里最大众化的美味。这往往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误解,那就是肉松在西方也很流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肉松在西方的消费十分有限,中国一直是最大的肉松消费市场。至于西方人为什么不喜欢吃肉松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看起来很像头发”——考虑到肉松呈金黄细丝状的形态和细腻耐嚼的口感,这种说法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西方生产肉松并不普遍,国内的肉松出口也往往受到肉制品行业出口的种种限制,比如荷兰,就不允许含有肉制品的月饼入境。因此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含有肉松的西点反而是十分少见的美食。

肉松浮沉史

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易储存、口感丰富的食物,肉松一度风靡我们的生活。对于不爱吃饭的小朋友,肉松可以在作为零食获得青睐的同时提供丰富的热量和营养,时至今日仍是饱受欢迎的儿童辅食。走进任何一家面包店,你可以看见不止一种含肉松的甜品。大家的童年里,也一定都有一款摆在超市面点窗口、金黄色带肉松的长椭圆形面包——肉松面包。咸味的肉松和甜甜的面包相组合,就是我们对“咸甜永动机”的最初感知。在南方地区,肉松早已成为桌上一道常见的菜肴。在白粥上撒上一勺,其他小菜便都显得失色。我们对肉松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肉松在近些年的发展,也不全是一帆风顺。首先是营养专家对肉松高油、高盐提出的质疑。为了追求口感,肉松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加大量油翻炒和盐分调味。相比于油盐的危害,肉松“高蛋白质”的优点显得相当弱势。更重要的打击是,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市场化浪潮中,有关肉松的质量问题频出。2003年,央视报道了肉松行业中将病死母猪肉做成肉松的乱象,直接让太仓市原有的20家肉松生产企业锐减到四、五家。还有一些肉松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在肉松制作中过量加入豆粉。虽然加入豆粉可以适量补充纯肉松不具有的植物蛋白,有利于营养的全面吸收,但这种做法显然会影响肉松的口感,压榨本应有的含肉量,毫无疑问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但这些问题并没有阻碍肉松产业的发展。在被曝光用料问题后,全国肉松企业都及时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对用肉质量的要求。而针对在肉松中过量加入豆粉,2009年出台的肉松国标《GB/T23968-2009》,对肉松产品中的淀粉含量做了更严格的规定,将含豆粉的“肉粉松”开除出了肉松的大家庭。不过,作为消费者,我们在购买肉松产品时还是要看好食品标识,这样才能让可口又健康的肉松点缀我们的餐桌。

参考文献:

[1]丘庞同着.知味难 中国饮食之魅[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15.01.

[2]周永昌,李磊.中国猪肉加工利用现状与展望[J].肉类工业,1994(09):16-23+29.

[3]刘兴义,夏文云,盖圣美,刘登勇.肉松品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6):5547-5553.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0.16.036.

[4]姚冰冰.《肉松》行标废止,肉松粉不能再叫肉松[N]. 中国食品报,2017-06-08(006).

[5]张曙红.现代肉松制作加粉工艺研究[J].肉类工业,2000(10):40-41.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万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