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造車新勢力三傑來講,這個牛年有點熊。

3月9日,據報道,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正在與數家銀行商討在港發行股份,籌資總額爲50億美元。對此,三家均不予置評。知情人士稱,這三家公司正尋求利用亞洲潛在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以籌集更多資金。

牛年市值劫

對亞洲投資者寄予厚望似乎理由充分。牛年伊始,三家公司股票開啓暴跌模式,正在被美國市場拋棄。截至3月8日美股收盤,蔚來汽車股價報收於35.21美元/股,較今年2月初62.84美元的股價高點跌去43.97%;小鵬汽車股價報收於26.92美元/股,較去年11月底72.17美元的股價高點跌去62.7%;理想汽車股價報收於21.33美元/股,較去年11月底43.96美元的股價高點跌去51.49%。

 

近年來,受市場波動影響,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迴流蔚然成風。今年3月,垂直互聯網資訊實現赴港二次上市。去年,京東集團、網易、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也都已實現赴港二次上市。如今造車新勢力迴歸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令人失望的是,亞洲投資者的種種行爲顯示,他們恐怕並不值得依靠。近日,高瓴資本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佈了2020年四季度末的美股持倉情況。數據顯示,高瓴清倉了其持有的中資新能源汽車蔚來、小鵬和理想的持股。

 

雖然清倉行爲發生在美國市場,但高瓴資本是亞洲頂級投資機構,一直以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著稱。本次清倉行爲耐人尋味,有分析認爲該行爲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新興市場投資者的投資取向,認爲造車新勢力的股價已經遠遠超出公司價值。

 

內憂外患競爭慘烈

 

投資者對造車新勢力前景的悲觀,很大程度上源於其競爭對手的強大。以國內車企比亞迪爲例,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引領着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在被特斯拉超越之前,它一直霸佔着全球電動汽車交付量榜首的位置。而且比亞迪靠電池起家,掌握着電動汽車成本最高的電池技術,同時在城市支持力度、自主生產方面也有較大優勢。

 

拋棄造車新勢力後,高瓴資本選擇擁抱的正是比亞迪。2月2日,比亞迪發佈公告稱,擬對全資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增資 8.5 億美元或等值人民幣,對控股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增資 30 億元人民幣。2月18日,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雲飛就確認了這一消息。據悉,在本輪定增中高瓴資本斥資2億美元參股比亞迪。


不管是新勢力三傑,還是比亞迪,當前最大的外患卻同爲特斯拉。去年,理想汽車公司國內汽車交付總量爲32624輛,蔚來公司爲43728輛,小鵬汽車爲27041輛。行業數據顯示,相比之下,特斯拉的汽車數量爲147445輛,是造車新勢力銷量總和的1.4倍。

 

同樣是在去年,上海工廠徹底解決特斯拉的產能問題,同時寧德時代等中國供應鏈企業大幅降低了特斯拉Model 3的製造成本。加之新能源補貼傾斜,特斯拉用降價的方式殺入30萬以下區間,不光擊潰新能源對手,使得寶馬奧迪奔馳等傳統車企岌岌可危,新舊市場雙殺成了去年Model 3的最好註解。


今年伊始,特斯拉的攻勢依舊凌厲,Model Y國產降價策意圖複製Model 3神話。不同的是,這次特斯拉主攻的是30-40萬價格區間。高端車層面,特斯拉被車友反覆吐槽的內飾廉價也得到了糾正,特斯拉超高端跑車的方形方向盤和橫屏被下放到Model S和Model X,兩車中控也被抬高。雖然還爲上市,未來感十足的內飾已經引起市場的巨大關注,不少網友表示最酷內飾沒有之一。

 

一系列操作下,有車友甚至戲謔地評價,特斯拉正在用不同的產品在不同的價格區間無差別攻擊,特斯拉出徵寸草不生。

 

拋開市場,特斯拉在自動駕駛芯片、電池管理、智能駕駛軟件系統等技術層面都有較大優勢。,且護城河效應明顯。尤其在國際關係不穩定的當下,芯片等隱患隨時可能爆發,稱特斯拉爲國產新能源車企的終極對手並不爲過。

 

經歷暴跌,對造車新勢力不一定是壞事,可以更加冷靜的看待強敵並起的現實。小鵬蔚來理想回港上市,表面上看似乎是榮歸故里,但本質上卻是一次前途未卜的趕考。能否募到充足的資金,資金如何花才能補足自己的短板等一系列難題都在等着他們。

 

無論如何,希望牛年造車新勢力能考個好成績。

相關文章